“雙減”如火如荼進行中。
“減”之前,家長非常焦慮,覺得孩子每天作業太多,學業任務太重,休息不好,沒有時間鍛鍊,眼睛近視了,身體肥胖了,情緒低落了……為了催促孩子完成作業,家裡每天雞飛狗跳。
“減”之後,家長依然非常焦慮,如果作業變少了,學習的內容能落實嗎?如果不讓補課,一旦孩子學不好,怎麼辦?如果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又該怎麼辦?一連串的問題,困擾著每一位家長。
但是,我卻不同,不管是“雙減”前,還是“雙減”後,作為老師,我一點都不焦慮;作為家長,我也一點都不焦慮。因為“雙減”於我而言,並不是什麼新事物,不是什麼剛出臺的新政,而是始終如一的教育追求,是一以貫之的教育實踐。
我兒子在剛滿週歲時,忽然有一天腹瀉嘔吐,我就急得不得了,馬上找一個熟悉的兒科醫生家長幫忙,家長親自幫忙看了之後,對我說:“老師您不用擔心,沒什麼大事兒,就是有一點兒積食著涼,稍稍調理一下就好。”她說得很輕鬆,但我依然很焦慮。
等給孩子看完病,聊起她家的孩子,說起孩子雖然讀書不少,但語文成績總是不大好,這讓她很著急。我對她說:“不用擔心,沒什麼大事兒,孩子閱讀積累不錯,只是應試上弱一些,到初三,老師系統講應試的基本技巧,成績很容易提高上來。”我說得很輕鬆,但她卻依然很焦慮。
你看,轉瞬之間,我們的角色就發生變化了。她當兒科醫生,對孩子的疾病一清二楚,所以一點兒也不焦慮;我當語文老師,對孩子的語文學習也瞭如指掌,所以一點兒也不焦慮。但換了個未知的領域,我們就都焦慮了。
那次經歷之後,我更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的焦慮都來源於對所要面對事物的“未知”,甚至是“無知”。
可憐天下父母心,“雙減”之前焦慮,“雙減”之後更焦慮。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教育的基本規律理解得不夠。
下面就這次“雙減”過程中家長最為關心的兩個問題,從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出發來談談我的看法。
先說第一個問題,真的作業佈置得少,就一定學不好嗎?
我教學生,有一個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三不”政策,即:不加課,不拖堂,不佈置硬性作業。不僅僅初一、初二這麼做,到初三也這麼做。這非常符合現在的“雙減”精神,甚至比“雙減”更進一步。但在早前,我的“三不”政策,卻一直是“非主流”的存在,受到很多質疑。這麼幹,能教好學生嗎?事實是,在這“三不”政策之下,往往初一、初二階段,學生考試成績看起來不很理想,但到了初三,面對中考,卻能奇蹟般地實現逆襲。
為什麼?
因為我從不做機械訓練,更不會要求學生窮盡式地刷題,而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在課堂上會主要講方法和思路,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短期看,這樣做節奏很慢,效果也不太理想,但長期看,則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打下良好的基礎,掌握良好的方法,就是在“厚積”,總有一天可以“薄發”。一旦做好了“利其器”的工作,自然就可以很容易“善其事”。
反之,如果大量地做各種機械作業,雖然短期看效果可能不錯,但長期看則是得不償失,因為大量的機械作業,嚴重消耗了孩子的學習熱情。看看今天有多少孩子考上了大學,甚至讀完了博士,然後就把書本一丟,再也不讀書了呢。拼命壓榨出來的成績,最終只會讓他們更加厭倦學習。在厭學的孩子那裡,終身學習就成為一句空話。他們只是吃老本,最終連“老本”都沒有的時候,就真的完蛋了。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如果不進行課外輔導,就一定學不好嗎?
課外輔導,為了迎合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常常針對性特別強,就專門講考試。短期看,有一定效果。但長期看,因為專注於考試,專注於套路,卻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常常會被套路套住,就像頂在了玻璃天花板上了,明明看到上面還有很大空間,但再想往上走卻沒有任何可能。很多人特別相信應試套路,所謂“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然而就學習而言,實在沒有什麼終南捷徑,有些看起來好像是捷徑,好像可以做到立竿見影,實際上卻更可能是飲鴆止渴。
我平時上課,尤其是初一、初二階段,根本就不會講什麼考試。更不會反覆強調這個考試要考,那個考試要考,這樣的“威脅”聽多了,學生也就麻木了,“狼來了”說多了就不管用了。
七、八年前,我教的班上,有一個男生,學習認真極了,但也功利極了,經常質疑我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和考試沒有關係,要求我必須要講考試。我就對他說,如果覺得我講的哪個內容和考試沒關係,可以立刻指出來。
課下,我拿著歷年的中考真題,慢吞吞地翻到某年的某一道題,告訴他,你看,這道題與我今天所講的方法和能力密切相關,我只不過是沒有講那個題而已,我是“有意”為之,但你們並不知道我的“有意”,你們只要“無意”聽之就好。語文課開開心心,輕輕鬆鬆地把素養提升了,能力掌握了就好,幹嘛非要那麼急功近利,弄得苦哈哈的,沒有一點趣味呢?幾次下來,他就不太敢輕易質疑我所講的和考試沒關係,批評我在胡說八道了。
初一、初二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多多讀書,打好基礎,初三階段系統講一講應試的基本原則和技巧,則非常容易提升起來。反之,如果一開始就想著要學技巧,而不從理解文字上下功夫,不從提高語文素養上下功夫,則會南轅北轍。就像是練武術一樣,最開始一定要練好內功,打好基礎,而不是一上來就學花架子。
並不是非要上課外輔導班才能學得好。不要輕易相信那些販賣焦慮的文章,更不要輕易被焦慮所裹挾。每教一批學生,我都會做一些調查,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現象,班級裡總有幾個學得特別出色的同學,他們什麼輔導班都不上,就是抓住課堂,提高效率,有問題及時找老師解決。與這些同學相反,也有一些同學,一週有四五個甚至更多的輔導班,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效果依然很差,他們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教育務必要搞清楚根本是什麼,千萬不要捨本逐末。一門心思只是盯著成績,一門心思之關注分數,卻完全忽視其他,是當今教育領域裡的最大問題。
我很少會和家長談關於孩子成績的問題,不但全體家長會上不談,單獨溝通時也不談。更多談的是成長,談理想培養,談發展自控力,談規則意識,談如何利用網路,談如何不要把假期變學期,談如何培養質疑精神等等。這些看似和成績無關,但實際上卻是成績的基石,任何單獨追成績的行為,都是沙上建塔,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家長關注成績,總是覺得成績是敲門磚,沒有這塊敲門磚,就不能上一個理想的高中,不能上理想的高中,就沒法上理想的大學。他們把211、985作為目標,甚至要把清北,或者國外的名校,當成是學習的最終目標。
可是,對一部分孩子來說,大約他們考上大學的那一刻,就是人生的最高光時刻,然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有些孩子雖然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是心理出了問題,甚至患上了抑鬱症。可能傷及自己和家人,也可能危害了別人。一旦惡果發生,再後悔就來不及了。這些年來,作為一線老師,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心理出了問題。不能心存僥倖,覺得那都是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網上才看到的事,自己家孩子不會遇上。其實幸運與不幸,並不偶然,而是選擇之後的某種必然。
消除了“減少作業”和“減少課外輔導”可能會帶來的負面作用的擔心,接下來家長們要面對的問題就是,“雙減”之後,空餘下來的時間,孩子可以用來幹什麼呢?
我給出這樣的三點建議:
一曰睡覺。我很討厭“既然死後長眠,生前何必久睡”這樣的“勵志標語”貼在教室裡。睡眠對於孩子來說太重要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身體發育。與其頭腦昏沉低效地延長學習時間,不如頭腦清醒高效地利用時間。
二曰讀書。機械做練習,各種刷題,能夠接觸的範圍畢竟有限,而且整體效率不高。其實,閱讀是最為主動,最為高效的學習方式。閱讀可以擴充套件視野,閱讀可以加深思考,一定程度上來說,閱讀的水平決定了學習的能力,決定了學習所能達到的高度。
三曰運動。運動在我們的傳統中,是不被重視的。甚至可能會被扣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帽子。事實上,生命在於運動,“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有一個好身體,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要讓孩子養成一個熱愛運動的習慣,掌握一門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
關於教育,問題太多太多,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逐一述及。即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減法教育》一書,是我二十幾年來作為一線教師,在教育實踐和教育思考方面的結晶,書中對家長最為關注的多個教育問題都有深入論述。
什麼是“減法教育”呢?
“減法教育”就是在教育中要學會做減法,而不是一味做加法。“減法教育”的核心是對 “快”與“慢”的深入思考,精髓是寧慢毋快,寧拙毋巧。
“快”與“慢”在教育領域存在著奇異的相對性。往往一味求快,反而欲速則不達,常常心急火燎,卻急之而不得。唯有慢下來,靜下來,減下來,然後才有可能走得更穩,更快,更遠。
今天,在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社會風氣裹挾之下,我們的教育在相當程度上是缺乏常識的。 “減法教育”其實就是在貫徹教育常識。我深信,唯有教育迴歸常識,才可能有好教育。
因此,我持續不斷地談為什麼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學習,為什麼狂熱追求高分既是病態也是無知,為什麼教育不等於管教,為什麼興趣是最大的內驅力,為什麼孩子才是學習的第一責任人,為什麼家校合作中,家庭和學校都要有強烈的邊界意識,為什麼學習要“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為什麼不要輕易相信逆襲的宣傳,等等。
本書雖然名之為“減法教育”,但絕不僅僅是為了迎合“雙減”這個熱點,其中的文章,沒有任何一篇是急就章,全部都來自我的公眾號文章。中信出版社編輯在通讀了全部公眾號文章後,摘選了這些文章,主要關注家長的需求,回應引起家長焦慮的諸多問題。雖然只摘取了五百餘篇原創文章的十分之一不到,但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我希望告訴諸位家長,“快是斷腸草,慢是還魂丹。”減法教育,是要減去那些非必要,非重要,非緊要的學習負擔,“減”的最終目的是“加”,是要達成更好的效果,讓孩子成為擁有獨立、完整、健全人格的人,讓孩子成為擁有感受幸福能力的人。我希望有一天,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循序漸進等詞語,會成為教育領域中最為光輝的詞彙。
作為教育戰線上的一名小卒,我願意傾盡個人的微薄之力,能影響一個是一個,能推動一點是一點,為教育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