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區就是中華文明向西開放的門戶,是東西方文明交流傳播的重地,這裡多元文化薈萃、多種文化並存。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長期交流交融,既推動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發展,也促進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發展。那麼新疆有哪些特色文化呢?帶你瞭解史上最全的新疆風俗、文化!(由於篇幅較長,故分為上、下兩篇進行敘述。)
方言文化
新疆是語言文字使用的大區,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主要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漢語漢文和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錫伯等5種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新疆13個主要民族中,漢族、回族共用漢語漢文,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有自己的文字。新疆方言總體上分為蘭銀官話、中原官話和北京官話。這三片方言中,蘭銀官話北疆片形成時間最長,使用人口最多。
飲食文化
新疆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飲食文化特色突出。長久以來,牛羊肉食在新疆,長期佔據主導地位。改革開放後,隨著新疆地區的經濟水平提升及加上工業化水平的提高,蔬菜瓜果逐步在新疆普及開來。由於新疆距離陝甘兩省較近,加之頻繁的貿易往來,陝甘兩省豐富多樣的麵食文化隨即傳入新疆當地,填補了新疆飲食文化在麵食方面的空白,新疆拉條子、油扯麵、炒麵片無自錄不是現在新疆麵食的典型代表。
特色美食:烤羊肉串、抓飯、手抓羊肉、烤饢、烤包子、拉麵、油饊子、油塔子、薄皮包子、奶茶、油扯麵、炒麵片等。
傳統節日文化
新疆各少數民族除了享有傳統的國家規定的節假日外,還享有自己的傳統節慶假日。如“古爾邦節"和"肉孜節"期間,都能享受到法定的節日假期。此外新疆還有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特色節日和慶典,如哈薩克族每年在春分時節要過"那吾魯孜"節;蒙古族每年7、8月間舉行的"那達慕"大會;錫伯族一年一度的"四一八”西遷紀念日和農曆正月十錄的"抹黑節"等。此外,每逢節日慶典時,少數民族還有許多妙趣橫生的娛樂活動,如叼羊、姑娘追、賽馬、摔跤、馬上角力、飛馬拾銀、射箭、高空走繩、對唱、麥西來甫、阿肯彈唱、趕巴扎等,使人流連忘返!
嫁娶文化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由於地理、歷史條件的不同,各地傳統的婚姻嫁娶的風俗也不盡相同。過去新疆各少數民族中長期流行早婚和多生多育的傳統,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結婚時,有請阿訇念“尼卡”(證婚)的習俗等。為了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的婚育傳統及其風俗習慣,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補充規定》中,對男女結婚的年齡做了補充和調整。如今,新疆各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相互影響,在結婚嫁娶的風俗裡面,逐步形成了新的傳統結日!
服飾文化
少數民族的服飾色澤豔麗、五彩繽紛,華麗堂皇,種類繁多。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婦女愛著彩色連衣裙,戴鮮豔或潔白的頭巾,喜愛耳環、耳墜、項鍊、手鐲、戒指等裝飾物。男性愛穿西服、繡花襯衫或袷袢等。維吾爾族男子還多喜歡在腰間繫一條腰帶。戴繡花帽幾乎是大多數少數民族的共同愛好,但又隨民族與地區不同而互有差異。如維族男女都喜歡戴繡工精緻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貓頭鷹羽花帽;柯爾克孜族青年婦女則喜歡戴紅色絲絨圓頂花帽等。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歡穿長統皮靴。每逢喜慶節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裝,色彩斑斕,令遊客目不暇接。
生活禁忌
新疆人待客和做客有許多講究。忌踩餐布或從餐布跨過。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的食物,不能嗅食物,不能隨便到鍋灶前去,不能隨便揭看鍋盆等炊具。儘可能不剩食物於碗中。不能將飯粒落地,萬一掉到地上,要撿起來放在餐布上。要把碗中的飯吃乾淨。吃饢或饅頭時,要將饢或饅頭掰開吃,不可整吃。吃完飯後不能敲碗碟。作客時,如有事要離席,不能從人前走,必須到人後走。吃完飯祈禱時,禁止東張西望、嬉笑和起身目錄走動。在飲食上,新疆穆斯林群眾禁食豬、狗、驢、騾肉和猛獸猛禽的肉,忌食未經殺而自死的動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動物的血。這些禁忌源於伊斯蘭教,現已演變為生活習俗。
民間文學
比較出名的有《瑪納斯》、《江格爾》、《格薩(斯)爾》,分別講述了: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一部英雄史詩,體現了柯爾克孜人頑強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團結一致、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
《江格爾》是蒙古族的一部英雄史詩,主要流傳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爾泰山一帶的蒙古族聚居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理想和美學追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斯)爾》流傳於中國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納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後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迴歸天國的英雄業績。《格薩(斯)爾》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疆其他著名傳統文學:維吾爾族達斯坦、哈薩克族達斯坦、柯爾克孜約隆、祝讚詞、恰克恰克、阿凡提故事、西王母神話等。
傳統音樂文化
蒙古族長調民歌
長調系蒙古語“烏日汀哆”的意譯,它是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創造的一種民歌,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長調在蒙古族社會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那達慕大會、婚禮、喬遷和嬰兒降生慶典等傳統社交與宗教節慶活動中都能聽到長調的演唱。新疆地區的蒙古族長調民歌主要分佈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等地區。長調民歌具有極高的研錄價值,是人類學、民族學、音樂學等學科重要的研究物件。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疆花兒
新疆花兒是新疆各地回、漢、錫伯等民族人民喜愛的民歌,新疆花兒源於河州花兒、洮岷花兒,系從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傳入,新疆獨特的地理環境、民族習俗和語言音韻的影響使之逐漸成為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歌形式。新疆花兒吸收了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的音樂元素,除常見的徵、商、羽調式外,還採用了較為完整的小調式及調式交替手法。與關內“花兒”相比,“新疆花兒"裝飾音少,多為規範的節拍,具有很強的舞蹈性。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疆其他著名傳統音樂:羅布淖爾維吾爾族民歌、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維吾爾族民歌、哈薩克六十二闊恩爾、維吾爾族鼓吹樂、哈薩克族冬布拉藝術、柯爾克孜族庫姆孜術、蒙古族綽爾、哈薩克族民歌、哈薩克族庫布孜、錫伯族民歌、蒙古族託布秀爾音樂等。
如你意猶未盡,且看下篇分解,歡迎關注或留言,望我們風雨同舟,共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