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過去,由於知識的系統化不夠,稍有學識的母親便可以充當孩子的老師。但是,在資訊高速公路都已開通的今天,讓母親仍然充當孩子的一位無所不能的老師的時代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像帕斯卡、穆勒那樣只受家庭教育即可成功的可能越來越小,那種幻想只憑自己的雙手便能建立孩子人生大廈的想法也似乎越來越顯得天真。由於學校在孩子知識教育中充當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母親不僅要懂得對孩子進行早期智力教育,而且還要懂得如何與學校教育進行教育上的協調。在對待學校這個問題上,我們父母常表現出兩種極端,一種就是我們在前面批評過的把孩子全權委託給學校,父母幾乎不再承擔什麼教育責任,孩子的好壞也取決於學校的教育,這是我們目前絕大多數父母的做法。
我們父母對待學校態度的另一種極端就是認為學校無用,因此不加重視。這種情況又可以分為下列兩種型別,一種型別是由於自身對學校教育沒有好感,甚至自身就是學校教育的打擊物件。他們之所以能成才,與其說是學校培養的結果,倒不如說是他們自學的結果。由於他們對學校充滿了偏見,對自己孩子的學校教育自然不加關心,其結果竟有相當一部分傑出人物的後代為此而斷送了他們的才華,碌碌無為地度過了他們的一生。
丘吉爾是一個對學校沒有好感的人,自然也就談不上對學校教育的重視,更談不上與學校教育的協調了。他有一子三女,兒子倫道夫·丘吉爾4歲時就因為逗人喜愛而上了報紙,十幾歲時就認識了教皇,丘吉爾曾十分得意地說:“他會成為一個偉人。”並竭力加以扶持,而他的兒子也躊躇滿志,準備為家族贏得更大的榮譽。可遺憾的是,丘吉爾對學校教育不以為然的態度影響了他的兒子,倫道夫進牛津大學不久就退學出來迫不及待地投身政治。由於沒有深厚的學養及經驗支援,最後只取得了極有限的成功,成了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在他57歲時因為過度飲酒引起肝硬化而死。據說在他的最後幾年裡,酗酒和暴飲暴食讓他變得肥胖、禿頂,看起來根本不像是丘吉爾的兒子,而更像一個比丘吉爾小不了幾歲的弟弟。他的三個女兒也不成器,大女兒在他88歲時自殺身亡,另一個女兒莎拉曾幾度在公開場合醉酒而被捕……
愛迪生也是如此。他對學校的成見比丘吉爾要大得多,因此他對孩子的讀書態度是“如果一個男子抱有雄心壯志,他不需要進大學”。他前妻同他生的3個孩子,由於無人管教,結果一事無成,甚至連自食其力都無法做到,最後只能靠愛迪生給他們買的農場生活。與其前妻成鮮明對照的是其後妻對孩子教育極嚴,她不僅把她同愛迪生所生的3個孩子送進了大學,而且其中的一個孩子後來還成為該州的州長。同為一父所生,重視與不重視教育,其結果竟如此迥然相異,母親教育的重要不僅體現在愛迪生身上,而且竟也如此絕妙地體現在他孩子的身上。
對於這一型別的家長來說,他們的錯誤儘管看上去表現在對學校教育的輕視上,實際上反映出的是對教育的輕視,是他們忘了自己雖然沒有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是卻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這一事實。
就拿愛迪生來說吧,他被母親從學校領回家後,當過老師的母親就承擔起了教育他的任務。有一傳記是這樣描述這個家庭學校的:春天,孃兒倆坐在屋門前,邊曬太陽邊上課;夏天,他們一面納涼,一面給他講羅馬帝國的興衰,講英國的演變;秋天,母親又讓他念上了《魯濱孫漂流記》《悲慘世界》這一類古典文學作品;到了雪花飛舞的冬天,母子倆就待在屋裡,烤著火,在化學和物理學上用心思。當母親發現他特別喜愛物理和化學後,便專程上街給他買了本《派克科學讀本》,這本書當時極有影響,專講物理和化學上的實驗,有簡單扼要的說明,有詳詳細細的插圖。愛迪生就按照上面寫的一個一個地做實驗……
正是因為得到了這麼好的家庭教育,愛迪生才有了後來的成功!愛迪生儘可以對學校有偏見,但絕不應該對教育有偏見。他顯然是將學校教育同教育混為一談了。當他有孩子時,他的思想仍集中於他的發明,因而沒有想到自己的母親在培養自己時所花費的心血,相反卻誤以為孩子不受教育就可以成才!
與丘吉爾、愛迪生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不僅受到良好家庭教育,而且受到良好學校教育的偉人,他們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表現得大不一樣,因為他們深深體會到,這兩種教育中缺少任何一種教育,他們都難以有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在這方面玻爾家族堪稱典範。他們家族不僅已經幾代興旺,出現了兩代諾貝爾獎獲得者,且新的一代也已嶄露頭角,以至於有人這樣預言,如果再有家族獲諾貝爾獎,最大的可能便是玻爾家族了!
對學校教育不加重視的另一種型別,同上面那種將學校教育同教育混為一談的父母恰恰相反,這些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並由這種重視而對學校教育產生不信任,在這種不信任的心態裡又同學校產生對立情緒,從而指責學校教育。
這類父母的立足點是對的,那就是教育的主動權不是在學校而是在家庭,但是他們沒有認清主職與助手的區別,也就是說學校儘管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導,但卻是教育的助手。讓助手頂替主職當然不對,但主職包攬助手的事務也不正確,尤其是在社會化分工更趨精細的今日更是這樣!
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信奉早期教育重要的母親,常有意無意地忽視學校教育,這種傾向在當前我國的一些施行早教的母親中尤為突出,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學校教育的落後、呆板不能滿足施教孩子的要求,但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則是由於這些年我國一些早期教育學者的誤導所致。
如果我們撇開社會以及母親對早教的內在需求,而僅僅將它集中在某一點上,那麼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早教熱起源於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與天才》,這部著作對中國早教的貢獻甚大,起到了啟蒙的作用,但它畢竟是20世紀初的產物,它貶低了學校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這種忽視和貶低在我們的一些宣傳者那裡,不僅沒有得到糾正,相反卻更加被推向極端,出現了一批對學校教育持否定情緒的母親。
例如,于光遠1985年在給一個早教家長的信中曾極敏銳地指出了這種傾向:“教育是一個專門的學問,有許多人長期的整天從事教育工作,研究教育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教育工作經驗,掌握了這一領域的科學。近代教育也形成一整套幼兒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等成熟的制度,現在我們的任務是進一步發展它,不是忽視它。工作中有這樣或那樣缺點,我們需要對之進行討論,目的是克服缺點,提高我們的教育工作水平。”
忽視家庭教育而將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當然不對,但忽視學校教育而企圖以家庭教育代替學校教育同樣不對,這種做法最後也會窒息孩子的成長,除非有極強的經濟做後盾!
因此,對更多的母親來說,當自己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早期智力教育之後,就需要將孩子送進學校了,這並不意味著母親智力教育方面的結束,相反卻是一個新的知識教育時期的開始,在這樣一個新的時期,母親雖然不要親自授課、講解,但是她卻要為尚不懂得事理的孩子進行指導與協調,指導與協調成為孩子入學後母親教育工作的新的重心。
在這一系列協調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協調,也就是刀刃與斧背的協調。
學校所加強的不過是刀刃功夫,而母親所加強的應該是斧背功夫。手術刀固然鋒利無比,但是它卻砍不了樹,劈不了柴,原因是它有刃無背。鐵錘固然一錘萬鈞,但卻沒有人用它去披荊斬棘,原因是它有背無刃,而只有利斧才是克服困難的最好武器。對於斧頭來說,不僅要有利刃,更要有厚背,人才的競爭最後總是歸結於斧背的競爭,很多優秀的家長無不在孩子的斧背上煞費苦心。楊振寧在初中時期的一個暑假裡,父親不去教他學微積分,卻請師教讀《孟子》;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後,毛澤東沒有讓他留在身邊,而是鼓勵他到農村去上“勞動大學”等,無不說明這種“功夫在詩外”的重要。
但是我們很多母親卻不是這樣考慮的,她們不是讓孩子增加斧背,而是幫助磨刀。孩子回到家裡變成了去上另一所學校,而且這第二所學校還是第一所學校的複製品:在學校裡坐著,在家裡還是坐著;在那裡要安靜,在這裡也要安靜;在那裡說一不二,在這裡也不許頂嘴;在那裡不許做小動作,在這裡也得聚精會神;學校裡沒有民主,家裡也一樣,不同的是在學校還打鈴下課,在家裡則一坐幾個鐘頭,沒有下課休息時間。更有甚者,一些母親完全照搬學校一套,在家充當學校裡的老師,既讓孩子失去了課堂上學習的新鮮感,又滋長了他學習的依賴性,殊不知,即使對於母親自己來說,同時上兩所同樣的學校也無幸福和愉快可言,更何況是對於孩子了。
當然我這裡並不是反對幫孩子磨刀,相反磨刀同打鐵是相輔相成的,要讓孩子的斧背厚實,必須首先讓他能夠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這樣母親的調節作用便首先表現在調節老師同孩子的關係上,只有師生雙方的關係融洽起來,才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在現代化大生產裡,母親不要過多地寄希望老師能夠找上門來同你聯絡,最主動的做法便是你經常同老師保持聯絡。
遺憾的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現實卻不是這樣。由於母親沒有同學校協調好,孩子在學校違犯了紀律,老師便通報母親,有時還指定讓父親來學校,怕母親心軟不好配合。父親被老師的一面之詞激得火冒三丈,個別的甚至當著老師的面就打,而這隻能使師生矛盾加深,同時也傷害了自己與孩子的感情。家長與老師搞統一戰線,對孩子進行壓制,不僅使問題得不到解決,而且還會使學生感到走投無路,甚至被逼到邪路上去了。與之相反的是母子建立聯盟共同對付老師,一味地偏袒,結果孩子更加有恃無恐……
因此,這時真正的家庭配合應該是,冷靜地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錯誤,啟發孩子理解老師的心情,指出老師是關心和愛護他的,老師雖然生氣,只要他認真改正錯誤,老師就會歡迎。同時母親要把孩子改正錯誤的決心轉告老師,讓老師對孩子不抱成見,對孩子的進步充滿信心。
其次是調節各科知識間的關係。
孩子在校學習是多科並進的,由於對各學科的興趣不同,常常出現偏科廢科現象,自己喜歡的科目花的時間多,成績不好、不喜歡的科目理應多花時間,結果卻是花時間最少的科目,出現跛腳或偏癱現象。這種學習上的不全面發展,單靠老師是難以解決的,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讓他自行克服更是難上加難。學校老師只能在學習目的、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但卻不能完全控制學生對每一學科使用的時間比例,這就需要母親在家庭自學時間上給予調解,並提供相應的學習條件。
在那麼多著名的曾被譏為“笨蛋”“傻瓜”的天才中,他們幾乎都是由於這種偏科導致的,他們實際上是神童而非笨蛋。但是由於母親沒有及時予以調節,結果導致這些天才學生失去很多成才的機會,甚至真的成為笨蛋。母親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歷史上那些最終成功的這類天才,其實都是某種程度上的僥倖者,每年的高考有相當一部分這樣的天才學生被淘汰,從而走上另外一條讓人平庸的道路。有一些學生的數、理、化成績幾乎滿分,這個時候的誤差絕非人為誤差,而僅是機械誤差,但是由於其他課目拖了後腿,從而可能一輩子讓他與他最喜歡的創造領域擦肩而過。由於偏科、廢科而泯滅的天才何止萬千。畢加索等的數學極差,他們之所以最後能夠成大才,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努力,更大的原因在於他們的家族對他們提供的非個人品質方面的支援。
但是,即使是有家族背景做後盾,如果母親不加調節,學校的環境也同樣會對他們的性格造成極大影響。拜倫是個大詩人,但他在校時卻最討厭詩歌,儘管他後來成為詩歌天才,但長期的壓抑卻讓他行為怪異、生活墮落。
最後,母親還必須調節孩子之間的關係。
孩子上學要麼同知識產生矛盾,要麼同同學產生矛盾。知識上有老師引導,而在同學關係上則要靠母親的關心了。中小學時代孩子最容易受這種同學間的影響。由於大多數母親把眼光僅僅盯在分數上,常常忽略了孩子的交友,而一般孩子交上壞友後又千方百計瞞著家裡,等到不可收拾時母親才發現晚了。1951年物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沃爾頓便是如此,他的母親一連換了三所學校,朝夕相伴,最後才讓孩子走上正軌。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賴伯格·芬森倒不是交上壞伴影響了成績,而是受到同學欺負成績難以提高,最後也是將他轉學到他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的一所學校,成績才直線上升。
文/《發現母親》(作者:王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