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一位媽媽在後臺和小唷分享了她寶寶的故事:
這位寶寶1歲多,但已經常常發脾氣了,最開始的時候,媽媽還能和寶寶正常溝通,讓他不要發脾氣,但發展到後來媽媽的話孩子完全聽不進去,發脾氣,摔東西,尖叫、打滾。
哪怕媽媽已經表現出生氣了,較嚴厲地罵孩子,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媽媽最後沒有辦法,把孩子一個人關在屋子裡。
孩子在屋子裡崩潰地大哭,媽媽聽著心都碎了,但是她知道如果把孩子立馬放出來,孩子肯定不改,最後孩子被關了五分鐘才放出來。當寶寶出來的時候,已經哭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媽媽一方面,心疼寶寶,怕他會留下心理陰影,另一方面寶寶發脾氣屢教不改,媽媽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一、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發脾氣?
美國兒童教育心理學教授認為:對於小孩來說,當大人憤怒時,他們的情緒會讓孩子非常害怕,這時的寶寶會有失控感,失控感與安全感相悖,當孩子產生失控感時,隨之而來的則是無助感。
孩子出現這樣的情緒時,因為大腦尚未發育完善,且情緒處理經驗較為匱乏,往往不能做到像大人那樣表達,所以ta們的第一反應往往就是出於本能的“反擊”,有些孩子可能會出現非常極端的行為,比如摔東西大吼大叫發脾氣。
這時,如果爸爸媽媽用激烈的情緒跟孩子相對抗,會更加重孩子內心的混亂,陷入更加失控的狀態。
所以當孩子這樣的表現和行為時,爸爸媽媽要給予一定的寬容,但也要教會寶寶一點——情緒無好壞,但行為有對錯。
任何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有它的價值,覺察 “寶寶怎麼了”,比如當寶寶憤怒時,往往是因為受到了冒犯;失落時,往往是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等等。它幫我們感知寶寶、瞭解寶寶,所以,對孩子的情緒要“無條件接納”。
但是,在情緒主導下產生的行為是有“對錯”的,所以,寶寶可以有脾氣,但不代表ta做什麼都可以——孩子需要知道良好行為的邊界在哪裡。
二、給ta“無條件積極關注”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提出“無條件積極關注”的理論:
即不以評價的態度來對待寶寶,不依據寶寶行為舉止的好壞來決定怎麼對待寶寶。無條件地從整體上,接納對方,對待寶寶像對待和自己一樣的人。真誠地對待ta,細心傾聽ta所說,包容ta的不合理行為,尊重ta,看重ta。
簡要說即是:“我愛你,我希望你能聽取我的建議”、“你不做我會不高興,但這並不影響我對你的愛”。
父母的無條件積極關注能讓孩子有安全感、控制感,樹立孩子積極的自我,有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髮展。
所以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不是否定自己對孩子的愛,刻意跟孩子對抗,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感到很無助,而是要溫柔且堅定地對孩子明確你的愛,告訴ta即使在發脾氣,ta也是安全且有控制感的。
三、 同理孩子的感受,予以正確引導
對於我們來說,孩子始終是弱小的勢力,雖然他們發脾氣時表現得張牙舞爪,但也擋不住自己內心的恐懼,會產生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恐懼。
所以做爸爸媽媽的,在孩子發脾氣時要學會同理孩子的感受,這樣有時就能讓孩子的情緒緩解大半。
同時,作為成年人,可以幫助寶寶理順自己生氣的原因,比如可以引導:“你覺得很生氣,是因為沒經你同意就把玩具收起來了,是嗎?”這會讓孩子因為自己“被看見”“被理解”,更願意傾聽你或和你傾訴。
接下來,爸爸媽媽可以進一步引導ta思考冷靜下來的方法。
比如對孩子說:“寶貝,我們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呢?”,孩子可能會說“要抱抱”,那就給他一個擁抱;
如果孩子說“想打人、扔東西,那你可以給他一個軟枕頭或者一團紙,對他說:“寶寶生氣了,很難過,可以捶枕頭或者揉紙,努力把壞心情扔掉,但不能打人、扔東西。”,由此可以幫助ta用更好的方式疏解自己的情緒。
當然,爸爸媽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佈置一個“積極暫停角”,裡面放上軟墊,孩子喜歡的玩具、書籍等等,告訴孩子,ta心情不好時,可以去“積極暫停角”,直到讓自己心情好起來為止。這是在教孩子學會“暫時抽離”,用換個環境”的方法來讓自己的情緒好起來。
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在負面情緒中管理好自己的行為,是成長的必修課。
學習總是很痛苦,所以有時也會出現爸爸媽媽加以引導後,下一次寶寶發脾氣依然大吼大叫、大哭大鬧,這時,爸爸媽媽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耐心,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就能完全掌握的技能,ta需要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反覆地面對、改進、再面對……
一次又一次的引導後,相信寶寶們都能變成一個能管理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的小小勇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