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選“關注”,每天都會定時傳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偶然的一次聚會,我遇到了楷楷的媽媽。受過良好的教育,微笑總是帶著剛好的溫度,說話條理清晰,她看上去就是一位對自己生活和孩子教育遊刃有餘的家長——這跟我經常遇到的星孩家長有明顯的狀態上的區別。
大部分自閉症孩子家長在孩子14歲前往往十分焦慮,帶著“快幫我”的訊息,或者茫然脆弱的痕跡。這樣的表現在7歲前更是常見。可楷楷媽媽呈現出來的從容,讓人十分印象深刻。
出於好奇,我與楷楷媽媽聊了起來。當我提及到她不同尋常的從容時,她意外地笑了起來,說出的話卻十分苦澀:“當你的小孩平均一個月走失2次的話,你很快就會像我一樣躺平隨便生活怎麼亂來。”我十分驚訝。
在美國,每年自閉症個體走失的報案個數在2800萬起左右,其中有同一個孩子反覆走失報案的情況,我們足以知道這樣的情況多麼普遍。在中國,自閉症個體走失報案的資料並沒有官方統計,但考慮到龐大的自閉症個體群體數量,我們可以推斷:在中國,2800萬應該只是一個基數。
“有時候在超市,轉個頭他就能不見。我在他手上綁了個繩子掛在自己褲腰上,他也能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掙開跑個不見蹤影。我們家附近的大潤發,那個服務檯我簡直閉著眼就能找到。”每一次,楷楷媽媽都會去拜託服務檯描述一下孩子的情況全場廣播,讓分佈在賣場的工作人員看到了送到服務檯。每一次,她都要頂著別人異樣的眼神,反覆解釋孩子的自閉症譜系障礙。
她自嘲說:“幾年這樣下來,你不從容都不行。”
縱使我一向都擅長安慰別人,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合適的話來回應。
一旁聽到了我們對話的一位家長,也靠過來,絮絮叨叨講起她家孩子走失的驚魂記憶。也許是經歷相似,兩位媽媽迅速聊起了孩子走失時候的痛苦體驗。
首先,是極度慌張。
一剎那真的只是慌張,什麼都想不起來的慌張。只能憑著本能流淚,喊叫和四處奔走。楷楷媽媽提到,楷楷第一次走失的時候是3歲3個月。那時候的他還只會講單字,看人都只是簡單瞟一眼,除了認得媽媽,其他人在他眼裡都一樣。足以想象第一次楷楷跟家人回家過年卻在村子裡走失時,父母是多麼慌張和焦慮。
然後,是各種可怕的猜想。
楷楷爸爸來自南昌的一個小縣城,有山有河。楷楷媽媽說:“真的不是開玩笑的,腦子裡面過了幾十種孩子出意外的情況。”迷失深山,河裡溺水,被人拐賣,高速事故等等等。當孩子從身邊走失時,伴隨著慌張的就是一切最壞可能的猜想。當時楷楷媽媽和縣裡的幾個鄉親徒步走了將近12公里,甚至沿著村外的高速走了好長一段。
“當時最安慰的就是沒看到任何血跡。”
找到了是哭泣,沒找到也是哭泣。
後面哭腫著眼睛抱著找回來的楷楷,媽媽整個人都是沒有力氣的。她癱軟在地上的時候,還害怕著孩子再一次離開,只懂得死死抱著他,甚至帶著他都一起癱倒在了地上,只懂得嚎啕大哭。
這是劫後的喜悅。而新聞報導裡面那些最終沒能找回孩子的家長,整日以淚洗面,令人無比心酸。
“楷楷這還算好的了。現在我買了最貴的gps裝置綁在他腳踝上,怎麼我都能找到。也就不怎麼掉眼淚了。”
我坐在一旁聽著,也是頗感酸澀。楷楷媽媽提到,今年回老家過年,除了跟鄰居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玩得太瘋,把自己塞到人家灶膛裡差點被點火以外,楷楷終於沒有再像往年一樣每次過年必走失。
其實,這裡面固然有孩子不能自控的部分,也有家長可以改善的地方。但那樣的場合似乎說什麼都不太合適,我也只能安慰地擁抱了兩位家長。現在我把這些建議寫下了,希望家長們都能夠做好各種準備。
1、瞭解孩子跑開的原因
孩子每個行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走失的表現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孩子是會有目的地跑開還是漫無目的閒逛?是遇到啥就往哪走一切看心情的隨機型,還是突然就會跑開讓你猝不及防的型別?出門在外的時候,愛跟著好聞的味道走,還是害怕嘈雜的聲音要躲開?
如果你注意到這些不同的表現,那麼就可以針對這些表現進行專門的訓練。克服感官干擾,或者技能的缺失。訓練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平和,不要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到焦慮。可以模擬一些場景,幫助孩子學習遭遇這些場景的方法。
這是楷楷媽媽在談論楷楷的經歷是從頭到尾未能提及的一部分。因此我也無從得知楷楷一家是否針對這部分做過功課。
考慮到之後楷楷出現的一個月兩次的走失情況,那麼很大可能性上,其實楷楷容易與家人分散的原因還並未找到。如果找到根本原因,很多事情都可以進行調整,可三年過去了,媽媽還經常扭頭再回頭,就找不到孩子的身影。
2、學習如何“待在一起”
當我們知道孩子容易走失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針對一些核心的問題“開小灶”。比如感覺統合混亂,那麼就需要系統的感統訓練調整;是技能缺失的問題,就為孩子提供技能的訓練。這其中就包含“待在一起”的訓練。當孩子知道需要和你待在一起以後,孩子走失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小。下面有一些訓練可以幫助教會孩子要和你待在一起。
在離家之前做一個“待在一起”的計劃,並且在每次離家前都複習一遍,這樣可以讓孩子強化這種安全觀念;和孩子玩一個遊戲,在遊戲中你不停地變換方向,讓孩子緊緊地跟著你,像膠水一樣粘著你,比如老鷹抓小雞;使用“待在一起”的安全標誌,或者創造一個孩子熟悉的固定標誌,並在可能有誘惑孩子離開你的東西的地方,比如商店或者農貿市場,練習使用這個標誌。
“到媽媽這裡來。”如果孩子馬上照做,你就給他一個小小的獎勵。這樣的練習會讓孩子瞭解和你在一起的益處,也會對防走失有所幫助。
除了上述的幾種方法,用心良苦的父母們還找到了下面的一些方法讓孩子和自己待在一起。
“晚上的時候,我在孩子的脖子上纏一根發光的熒光棒,這樣我就能看見他了。我在自己的脖子上也會纏一根,這樣孩子也能看見我。”
“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我都用一個很不起眼的手繩把他栓在我身邊,儘管這樣看起來有點難看。”
“我事先和孩子約定好邊界:房間,家,院子,街區,小區,等等。當我的孩子只沿著一個方向在人行道上跑的時候,我花很多時間教會他什麼時候‘停下’或‘轉身’。”
3、學習如何“等待”
孩子會跑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孩子對於“等待”的耐心非常少。讓孩子記住要等待,這可以防止你的孩子在你短暫分神時突然離開某個地方,比如你轉頭拿商品,或者結賬掏錢包,又或者公園與熟人打招呼等。
門上或地板上的紅色絲帶;貼在門上的大大的停止或等待的標誌;貼在手掌心裡的停止或者等待的符號等。在生活中經常使用這些標誌,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理解需要等待或者停止的狀況,並且有效地告知孩子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這樣被任務佔據注意力的孩子,容易減少分神亂走的情況。
通過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你就可以制定出這些可行方案,因為這些方案在生活中會被不斷地重複用到。比如下面這幾位家長:
有一位家長說,“我們兒子特別喜歡膠帶。我們最終意識到他似乎把紅膠帶視為停止標誌。因此,我們用紅色膠帶在過道上貼成一條線,他就不會跨出這條紅線。”還有的家長把孩子的鞋子收好,因為沒有鞋子孩子就不願意離開,所以也能防止意外走失。
有的家長則使用特殊的詞彙,比如“安全地點”這個詞。最開始“安全地點”意味著離開家之前,在門口等待。後來‘安全點’可能會被用在各種地方。比如,在超市購物的時候,“安全地點”就是超市入口的手推車區,在水上樂園,“安全地點”就變成了水池邊的欄杆或者扶手。
這樣孩子一旦離開家長身邊,起碼他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去,而家長在這個地方找到自己孩子的可能性更高。
4、給孩子戴追蹤裝置
科技的發展很多時候讓我們有了其他的選擇。特別是以前漫無目的找人的情況,可以透過地理定位大大減少其中產生的盲目、焦慮和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
目前透過網上諸多購物平臺我們都可以輕鬆購置適用於兒童位置追蹤的產品,他們不僅提供最基礎的定位服務,有的還附加了其他一些功能,包括強制通話,自動警報等。這些都能夠幫助你在第一時間鎖定孩子所在之處。
這類追蹤裝置會佩戴在孩子手腕或腳踝上,對孩子進行定位。你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讓孩子習慣佩戴這樣的裝置,不為此感到困擾,也不時刻試圖將該裝置從身上拆下。
就像楷楷媽媽購置了gps定位儀綁在楷楷腳踝,這樣就能及時快速的找到他所在的位置,相對也就從容了許多。
孩子走失不僅發生在外出,包括旅行、走親訪友等情況,在家中,一扇沒鎖好的門,沒關緊的窗,甚至一把沒收好的鑰匙,都可能讓孩子一瞬間消失在你的視線中。所以家長與其經歷這樣的恐慌,不如提前將能做的準備做好,也為孩子日後的社會融合打下基礎。
願每一位星媽,都少流淚,多從容。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相簿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文章排版:覓健 胡蘿蔔素
文章來源:覓健 - As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