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後,北京的週末素質教育如火如荼,隨便去一個植物園動物園,都能看到各種團的紅紅綠綠大背心。
有的觀鳥就是帶去動物園認識鳥的名字、講鳥的知識,有的打著“自然教育”的旗號,帶著孩子去踩草皮、捉癩蛤蟆,還把在草地裡覓食的青蛙踩傷了,家長看了都不忍心。
這真的是“自然教育”嗎?非專業家長自己確實教不了,別的孩子參加得頻繁,好像就變成像模像樣的“小博物家”了,知識淵博,什麼都知道。但是這樣把孩子當隨身碟、傷害小動物,好像也不太對勁。
我們今天分享的嘉賓紅隼,是一位觀鳥愛好者,自然體驗師,自然之友·蓋婭親子團北京團總團長,也是一個13歲男孩的爸爸。
他說:培養熱愛自然的孩子,家長不需要成為“百科全書”,與孩子一起融入自然就行了。
哪怕是家門口一個樹林、小山坡,也能玩深入,玩了十年,越玩越香。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以下是紅隼自述。
01
我童年的“後山”
也成了兒子的“後山”
大家好,我是紅隼。我生活在北京,人們對北京的印象,多是一片鋼筋混凝土的城堡,跟“自然”不搭界,其實不然。
北京,離山林和野生動物並不遙遠,而是有機和諧地結合在了一起。北京西側是延綿的太行山脈,也就是我們口中的西山,北面則是燕山山脈,這兩座山脈就好像北京的後山。
我生活的地方,離北京的西山非常近,家附近有座再普通不過的小山包,我把它也稱為“後山”。童年時那裡是我的樂園,抓不完的螞蚱,摘不盡的酸棗,和小夥伴們追逐著互相扔著蒼耳……
但隨著離家求學、步入社會,後山逐漸退出了我的生活,直到兒子小魚降生,後山再次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跟當年雜亂的荒坡不同,後山如今變成了一個小公園,是社群居民平時活動的地方,不過管護得並不細緻,人為干預較少,卻讓它更好地保持了山林原來樣貌,有了更加豐富的植物和動物。
因為離家近,從小魚會走路開始,我就經常帶著他去後山玩。今年他13歲了,上了初中後相對忙一些,但寒暑假我們會花大把時間在後山裡,可以說,後山不僅是我童年的樂園,也陪伴了小魚的成長。
02
小山包有啥好玩的?
後山看似不起眼,對我和兒子小魚來說,卻是一座寶庫,我們一起探索了十幾年,它仍不斷給我們驚喜。
小山包有啥好玩的?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玩法,春天萬物復甦,我們常去看花觀鳥;夏天蟲多,我們會觀察蟲子;秋天可以看植物果實;冬天沒有了遮擋物,是觀察小動物們的好時機。
後山讓我們不斷有發現的樂趣。
觀鳥
後山有片小森林,春秋的遷徙季節,會吸引很多鳥類在此停留,比如各種柳鶯、山雀、鶲和鴝類,會經常在樹林中穿梭跳躍,天空中還會不時飛過猛禽、大雁等等候鳥。每到這個時候,我常常帶著小魚去觀鳥。
紅喉歌鴝
提到觀鳥,很多人覺得門檻高,是專業人士才能做的事,就連剛才提到的這些名字都顯得很晦澀難懂。其實並不然,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好一點的加上一臺望遠鏡就可以了。就算沒有裝置,用自己的肉眼,看看這些鳥類,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特別是對於小一些的孩子,用肉眼看更合適,因為他們不太能夠熟練使用望遠鏡,反而容易對觀鳥這件事喪失了興趣。
觀鳥觀什麼?用眼睛去觀察鳥在自然狀態下的動作、活動、習性,只要方法得當,你會發現野鳥更加生動有趣的一面。
灰喜鵲啄食構樹果實
用心去發現野鳥在自然中生活的真實狀態,你會感受一個真實的生命在同一片天空下與你的心在一起跳動。
鳥類豐富且多樣性好的地方,一定是自然環境相對好的地方,藉由對鳥類的觀察,對當下的環境有更深入的瞭解,並積極關注和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這也是觀鳥帶給孩子們積極意義。
觀昆蟲
另外,很多孩子喜歡昆蟲,觀昆蟲也是非常有趣的活動。
夏日的後山,是蟬最活躍的時期。我們俗稱的蟬,大都是半翅目蟬科昆蟲,後山上常見的有三四種,大的如周身烏黑的蚱蟬,小一點如一身翠綠的鳴鳴蟬,這些蟬的叫聲各異,喜歡待的地方也不同。
還有洋剌子(毛毛蟲),它是刺蛾幼蟲的通稱,後山有很多,種類繁多。夏末秋初是洋剌子大爆發時期,一個月後它們就消失了,但是樹枝上多了很多白色的蛋,有10mm長,就是刺蛾的繭。
小魚還很好奇,洋剌子大概有15mm長,它們是怎麼爬進去這些不足1cm的微型蛋裡,然後變成了蛾子的呢?
不止是蟬和刺蛾,螞蚱、蜜蜂、瓢蟲、蜻蜓,我們的周圍很多昆蟲都有著好玩的故事,觀察和了解它們的特性和行為,會有不少有趣的發現。
金綠寬盾椿,這是一隻漂亮的“臭大姐”,只不過照片裡是它的若蟲,想知道它有多漂亮嗎?讓我們到大自然裡去發現吧。
現在市面上也有非常多關於它們的圖鑑、科普書籍,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多瞭解它們的故事。
發現和記錄野生動物
後山還隱藏著不少野生動物。比如老鷹!
我們都玩過“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卻很少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老鷹,其實,老鷹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後山上就有。
有一天清晨,我和小魚發現,一隻不大的鳥嗖地滑進了山谷,落在小溪邊,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鷹!我們趕緊按下了快門,回到家裡,對照圖鑑,原來是一隻雀鷹。能看到它們的飛行表演,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還有一次,我和小魚發現一個奇怪的洞。二十釐米寬,十幾釐米高,朝洞口望去,用手電照了照,大約比一個小臂還深。
這是誰幹的呢?為揭開這個秘密,我和小魚在那安裝了一個紅外觸發相機,想看看到底有什麼。
紅外觸發相機,幾百塊錢可購買
過了幾天我們去收相機,看到驚人的一幕,居然是獾!從來沒有想過在我們後山有這麼大的野生動物存在,我和小魚都非常興奮。
紅外觸發相機拍攝的獾
從熟悉的生物中
尋找新的發現
在後山裡,還有各種各樣生物,人們也許熟知它們的名字,卻極少有機會仔細觀察它們。
後山有一個小水坑,水坑裡最常見一定是蝌蚪,每個人都知道“蝌蚪會變成青蛙”,但有多少人觀察過蝌蚪長到青蛙的過程呢?
從黑色芝麻點的蛙卵,到變成蝌蚪,有的只長著尾巴,有的已經在身邊長出了小芽樣的後腿,後來後腿長得更長了,用尾巴游動,直到夏季的一天,它們的身體變成了棕綠色,尖尖的腦袋和大大的眼睛,噼裡啪啦地跳進池塘。小魚對我說,“再看到蝌蚪,都會覺得跟青蛙挺像的”。
拖著尾巴的黑斑蛙
黑斑蛙
從蝌蚪到青蛙,看到了生命的成長過程,我們都知道了,不存在一蹴而就的飛躍,而是漸變。
後山有一片松林,我們很多時候會在松林裡輕鬆地躺下,揀拾松塔,觀察松塔。別小看一顆松塔,它能讓孩子玩很久。
有一次,小魚發現松塔裡有松子,於是把松塔砸碎了,把裡面松子撿出來,拿一個石頭敲碎,剝開了吃。之後他就開始痴迷看各種各樣的松塔裡面,哪些會有什麼樣的松子,哪些松子更好吃。
不知不覺中收集了很多松塔,它們來自不一樣的樹:馬尾松、油松、白皮松、華北落葉松……雖然不一樣,但每一顆都有秩序又有美感。
然後,我們一起發現了和這顆松塔息息相關的更多有趣的動物。比如啃食它們獲得松子的松鼠,比如以松塔為“家”養育後代的松實小卷蛾……有趣的故事,從這樣一顆松塔層層展開。
北松鼠
松實小卷蛾
還有隨處可見的狗尾草。拿兩根長長的耳朵,再揪下幾根一層層繞在草稈上做身子,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就出現了。
這看起來不起眼的“荒草”,還供養了億萬人類。有研究表明,中國人最早馴化的糧食作物粟,就源於這些名不見經傳的狗尾草。
只要有好奇和探索之心,開啟自己的五感,就能意識到,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生物,都藏著驚喜的發現,帶給你關於自然與生命的啟發。
03
對自然保持敬畏很重要
更加友好的方式
滿足孩子探索的興趣
與自然接觸多了,我們會對自然裡植物動物,產生朋友一般的感覺,在後山裡,不論觀鳥、觀昆蟲還是小動物,我們都儘量不打擾它們、不傷害它們。
其實,自然界的生物也會用各種方式提醒人類,要對生命保持足夠敬畏。
在我和小魚身邊,就發生過兩件事。
一次,我們在野外看到一條王錦蛇,可能是過於興奮,我倆都忘了危險,只顧舉著相機拍攝不斷接近。突然,這條蛇竄了出來,重重地落在地上,把我倆都嚇了一跳,這條蛇也消失不見了。
王錦蛇
人類對蛇有一種深深的恐懼,認為它們很兇殘,一旦被咬可能會被毒死,這是寫入我們基因的恐怖記憶。
但在現實中,其實更多的蛇類都是些低調羞澀的動物,它們並不喜歡主動攻擊人類,大多時候只要不把它們逼到角落無處可逃,它們大多會選擇悄悄的溜走。如果它們選擇還擊,往往是有人“主動挑釁”的結果。
還有一次,小魚在戶外時不小心壓到了一隻隱翅蟲。隱翅蟲在農田、林間、雨林、山地、河畔及海邊有分佈,別看它不大,但有些是有毒的,遇到危險時會分泌強酸的物質,對面板有一定程度的傷害,只聽小魚慘叫了一聲,兩個禮拜過去了,面板還沒恢復。
這些事情,都在提醒著我們,人類對自然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切不可妄自尊大,要時時提醒自己尊重它們,這樣彼此才能和諧相處。
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喜歡踩昆蟲,或者抓小動物來玩弄它們,我覺得作為成人,要去引導孩子,用更加友好的方式滿足孩子探索的興趣。比如我們可以拿望遠鏡去觀察,仔細地聆聽,拍照或者把它們畫下來等等,而不要用捕捉、甚至傷害的方式。
人與自然的關係,就是人與自我、人與他人的關係。我們都希望自己能被平等對待,同樣也要把這種“平等”帶入到我們對待其他生命上面,在互不傷害的原則下,與世間萬物共生,這種同理心和對生命尊重,是我們作為成人,應該傳遞給孩子的理念。
04
家長不需要成為“百科全書”
與孩子一起融入自然吧
十幾年來,我帶著兒子小魚,不斷親近自然、探索自然,他了解了不少知識,對動植物都很感興趣,知道如何自然相處,我們還共同把探索後山的故事寫成了書《後山》。
小魚的手繪畫與《後山》
但更重要的,自然讓我和小魚建立了非常好的親子關係。自然是我們共同愛好也是交流的橋樑。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我們互相用自然名稱呼彼此,我叫紅隼,他叫小魚,很少出現“爸爸、兒子”等字眼,自然名成了最親切直接的稱呼,沒了直呼其名的“不恭”,少了輩分尊卑的“壓力”,剩下的就是父子間的親密,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因為喜歡自然,也喜歡帶孩子在自然中玩,身邊總有朋友,想要我能提供一些經驗和方法,這些年,自然教育也成了家長們比較關注的領域,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多掌握一些知識和技能。
但是,在我看來,懂不懂根本沒那麼重要,我們到自然中是觀察和感受,不是去上課,所以父母們不需要有壓力,逼著自己成為“專家”才敢帶著孩子出去玩。
自然是個複雜的系統,人類是無法全部探究清楚的,在大自然面前,誰敢稱自己是“全知”的呢?
我和小魚在後山玩耍,經常會遇到沒見過的植物和生物,我會跟他坦誠說:我也不知道,咱們回去一起查查。
甚至有時我知道答案,也不會告訴他,而是引導他自己去發現和學習,他會自己拍照和記錄,回家翻閱圖鑑來滿足好奇心。
我在自然之友·蓋婭親子團很多年了,接觸過非常多的孩子,這些孩子裡沒有一個不喜歡自然的。尤其是小一點的孩子,他們和自然的那種親近感我覺得是與生俱來的。
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小時候與自然的連結比較缺失,可能會與大自然有些疏離,但只要給他們機會去接觸,這種與人類與生俱來的與自然的親近感就會重新喚起。
但現實中,更多的情況是,孩子對自然的探索與好奇,剛萌發,就被摁下了。我們常聽見身邊的大人說:別碰,髒,快來了,別玩了!
所以,家長不需要成為“百科全書”,最重要的是,與孩子一起融入自然,一同接觸自然、瞭解自然,探索自然也尊重自然,與自然、與他人、與自我,建立和諧的關係。
注:本文圖片由紅隼提供。
紅隼,觀鳥愛好者,自然體驗師。自然之友野鳥會工作組成員,自然之友·蓋婭親子團北京團總團長。北京遷徙猛禽監測專案協調人、監測組核心成員。著有《天空王者——飛過北京上空的猛禽》《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