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電總檯國際線上
編輯:梁靖雪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阮佳聞、餘鵬):德國是馬克思的故鄉、共產主義的發源地。上世紀20年代初,包括周恩來、朱德在內的中國老一輩革命家曾在德國長期生活、學習、進行革命工作。如今,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探尋德國的紅色足跡——第二站哥廷根。
1923年至1925年年初,朱德在德國中部城市哥廷根學習和生活。期間,他創辦了革命刊物《明星》,一方面向德國人民介紹中國的革命情況,另一方面爭取當地民眾對中國民主革命的支援。
哥廷根市檔案館保留的朱德戶籍卡
朱德來到哥廷根後,首先在當地註冊了戶籍。哥廷根市檔案館至今仍儲存著朱德當時的戶籍卡以及其他一些珍貴的資料。檔案館歷史學家羅爾夫·科爾施泰特向記者展示相關資料並介紹說:“哥廷根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一箇中國學生會,朱德是裡面的成員。這是當時學生會的照片,你看,朱德就在上面。還有這張學生會成員的合影,拍攝日期是1923年的10月10日,朱德坐在右下方的位置。”
2.1923年10月10日朱德(前排右四)與部分中國留德學生合影(資料圖)
在哥廷根大學深造時,朱德是第二任哥廷根中國學生會主席,也就是如今哥廷根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前身。現任學聯主席王佳雯表示:“身為朱德的校友,我們感到非常自豪。他在哥廷根求學、生活期間開展和組織了很多革命活動。當時,身為哥廷根中國學生會主席的朱德將同學們緊密團結在一起,表達中國留學生反對帝國主義壓迫戰敗人民的立場。朱德是我們學聯跨越百年的前輩與同事,這時刻提醒著我們,身在國外,言行代表著祖國。”
王佳雯在哥廷根大學接受總檯記者專訪
根據相關資料,1923年5月,初到哥廷根,朱德住在文德·朗特路88號,約5個月後搬至普朗克街3號,並在這裡一直住到1924年12月。當年跟朱德同來的還有原先他部下的軍官和學生,所以普朗克街3號可謂是朱德當時的“革命辦公室”。
文德·朗特路88號資料圖
文德·朗特路88號現照
從1874年起,哥廷根市開始為在當地生活過的名人的一處代表性故居掛紀念匾。1986年12月1日,恰逢朱德誕辰100週年紀念日,時任哥廷根市市長親自為普朗克街3號的樓房掛上朱德故居的大理石紀念匾,上面用德語鐫刻著:“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23—1924”。
普朗克街3號資料圖
普朗克街3號現照
1986年12月1日,時任哥廷根市市長親自為朱德故居紀念匾揭幕(資料圖)
哥廷根市檔案館館長克莉斯汀·卡利什告訴記者:“朱德在哥廷根有兩處住所,其中一處被掛上了故居牌匾。通常來說, 即使一位名人在這座城市的多個地方居住過,也只在一處故居掛紀念匾。”
哥廷根大學保留的包含註冊資訊的朱德學籍卡
朱德1924年在哥廷根大學修讀課程的登記表
根據朱德的學籍註冊資訊,他當時所學的學科是“社會科學”。哥廷根大學法學專業學生李遊凱在市檔案館裡還找到了一份檔案,上面清晰列明瞭朱德在1924年入學時所修讀的課程以及需繳納的學雜費。
他說:“我看到這份檔案的時候感觸特別深。因為我沒有想到,以前只能在書本或者螢幕上見到的革命先輩竟然和我在遠離祖國的同一所大學裡面修讀過類似的社會科學課程。說實話我感到特別親切。因為我看到這份檔案的時候就好像在和一位師兄完成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更加激勵了我為夢想奮鬥和拼搏。另一方面,朱德在德國不斷學習、思考、探尋救國救民真理,並在之後回到祖國繼續投身革命事業的經歷,更是堅定了我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
李遊凱在哥廷根大學接受總檯記者專訪
百年前,周恩來、朱德等革命先輩在德國求真求學。他們的經歷時至今日依然激勵著廣大留德學子傳承薪火、不斷奮進,為實現偉大強國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