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看行歷史
1946年5月下旬,當杜聿明率領主力長驅直入,一路追擊林彪部隊時,南滿後方只有蔣軍60軍184師分兵防守鞍山、海城、大石橋三個地方。這一切被遠在延安的主席看得一清二楚。23日清晨,主席急電南滿軍區迅速發動進攻,一定要把進攻北滿的杜聿明部隊牽回來。
南滿軍區我軍遼東第10師,在4縱副司令員韓先楚率領下,兩天之後對鞍山發起進攻,乾脆利落全殲敵軍兩個營。得到鞍山失守訊息的杜聿明,急令新1軍軍長孫立人26日集結部隊於遼陽,準備增援駐防海城的184師部及第552團。杜聿明面見蔣氏,催促新一軍趕快行動。誰知第二天,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發生了。
蔣氏突然召見杜聿明,鄭重其事地說,他已同意孫立人休息三天,再去解184師之圍。
理由很簡單:
1,新一軍剛剛拿下德惠,部隊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2,只需要休息三天,時間不長,完全來得及去解圍。
不救火會死人,無援軍往往意味著全軍覆沒。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孫立人軍長,連救兵如救火這個最淺顯的道理都不懂,荒唐不荒唐?
杜聿明對於蔣氏放縱孫立人耽誤戰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建國後,終於搞明白了實情。
當時是因為蔣氏害怕處理了孫立人,會得罪青睞孫的美國人。一旦失去美軍的援助,蔣在東北就沒有任何勝算。
要知道,當時蔣氏從大後方調兵遣將到東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津浦路上南有陳毅,北有粟裕;平漢路有劉鄧大軍,離東北最近的平綏路,則是聶榮臻和賀龍控制的地區。
為此,美軍花費6億美元,以空運、海運的方式,全力以赴將蔣軍14個軍30多萬人的兵力,運到東北和華北地區。
美軍從來不是搞公益的慈善者,他們做任何事,都把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為了控制蔣氏的部隊,美軍提出“只有全部美械裝備的部隊才有資格,搭乘美軍運輸機和軍艦前往天津、廣州、上海等大城市接管受降”。
據資料記載,為了教訓一心想搶地盤卻不太聽話的蔣氏,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之後,美軍就將原本已經運到印度準備交給蔣軍的武器裝備,包括M4坦克在內,共計300輛中型和重型坦克直接送給了英軍,並把雲南當地大大小小的軍用機場、上千架軍機和裝置,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拆除。
為了讓自己的部隊搶在八路軍、新四軍的前頭,蔣氏只好忍氣吞聲。
值得一提的是,蔣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新編第一軍,是原新編38師孫立人師長的部隊改編而成的。抗戰中期,該師曾在赴緬作戰的曼德勒會戰中,以一個團的兵力救出被日軍包圍大名鼎鼎的英第1師和第7裝甲旅共7000餘人。新編38師擴編為新一軍以後,自然成了美軍心目中的“天下第一軍”,軍長孫立人更是被美軍冠以“東方隆美爾”的稱號。
1945年9月,美國曾發公函通知蔣氏,點名要新1軍,協助盟軍佔領日本,甚至把佔領區都劃好了。將日本愛知縣為中心,同時把加靜岡和三重兩縣劃給中國軍隊作為佔領區。愛知縣首府名古屋,是當時日本的三大工業城市之一。
這件千載難逢駐軍日本的好事,從頭到尾磨磨蹭蹭了近一年時間,最後蔣氏當局回覆說,佔領軍新1軍來不了。此事引起了美國遠東軍司令、駐日盟軍司令官麥克阿瑟的強烈不滿。
可麥克阿瑟哪裡知道,蔣氏處心積慮要調新一軍到東北搶地盤。
1946年5月中旬,杜聿明率領部隊進攻四平得手,馬上命令新一軍為中路,新六軍為右路,71軍為左路,兵分三路齊頭並進兵鋒直指長春。
然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杜聿明。全然忘了之前新一軍在四平城外圍正面苦戰了一個月之久。碰得鼻青臉腫、兩手空空不說,反讓新六軍廖耀湘搶個先,率先打進四平城拿下首功的尷尬。
在孫立人看來,既然杜聿明一點道理也不講,安排廖耀湘搶先拿下四平也就算了。再讓他們去搶佔長春的功勞,這不是讓新一軍更難堪嗎?新一軍是不是應該歇一歇再說?
於是,按兵不動成為孫立人與杜聿明磨嘴皮最好的辦法。
新六軍拿下四平,就是搶了新一軍的功勞?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荒唐事,這更加說明美軍教出來蔣軍將領,自視清高、不顧大局,以自身利益為中心的特點。
這個由美軍教出來蔣軍軍長,鬧出令人不可思議的事,這對於被逼著來東北打仗的滇軍官兵來說,也埋下了一個難以下嚥的苦果。
這已經不是蔣氏嫡系部隊第一次刁難遠道而來的滇軍官兵了。
早在1945年10月,蔣氏暗中指揮杜聿明,搞了一個震驚中外的“五華山事件”,一舉把“雲南王”龍雲抓了起來。此後,滇軍第六十軍、第九十三軍於1946年4月,被迫登上美國軍艦前往東北。
到了東北後,第六十軍、第九十三軍被蔣氏分成四路,歸其嫡系部隊新一軍、新六軍、長官部、華北地區的嫡系直接指揮。同甘共苦、患難與共的滇軍將領,這下怨聲載道。搞得六十軍長曾澤生只能苦口婆心,好言相勸屬下官兵。
然而,曾澤生的苦心沒有得到回報,就在孫立人抗命,對防守海城的第60軍184師潘朔端所部來個見死不救時,離梅河口最近的廖耀湘新六軍,在杜聿明兩份急電命令增援海城的情況下,以“四平到梅口河等地區已被敵軍佔領,我部正在激戰”為由,玩了個坐山觀虎鬥,不肯向184師派一兵一卒。
孤立無援困守海城的師長潘朔端,沒等到援軍,卻等來了杜聿明東北長官部派來的一個督戰專員。
這個督戰專員來者不善,一踏進184師師部大門,就劈頭蓋臉地大聲罵:“這仗,你怎麼打的?”
潘朔端師長拍案而起:“你問我,我問誰去?”
站在一旁的副師長鄭祖志,趕緊把潘朔端拉到一邊,說:“師座,先消消氣,何必跟這種人生悶氣?”
剛才還氣勢洶洶督戰專員一見潘朔端不好惹,找個藉口溜了。
面對危局怒火中燒的潘朔端,忽然想起之前韓先楚透過被俘蔣軍捎給他的一封信。信中奉勸他認清形勢,要以大義為重,抓住時機果斷率部舉行起義。潘朔端原本就是抗日名將,一向深明大義,蔣軍內部的傾軋讓他心灰意冷,遂召集手下開緊急會議。
會上,他義憤填膺地說:“弟兄們,我潘朔端和你們同生共死,有如手足,你們也知道,老蔣逼得我們走投無路,把我們當雜牌軍,受夠了他的氣,吃盡了苦頭。我們這樣打下去,不會有好下場,所以我下定決心投奔解放軍……”
潘朔端可謂一呼百應,率184師部及第552團全體官兵,通電加入我軍。
新中國成立後,杜聿明曾經在文章中說:“184師潘朔端將軍臨陣起義,震撼了整個蔣軍部隊。”
歷史是公正的,美軍推崇的“東方隆美爾”孫立人和他的新一軍,曾經是“天下第一軍”,但在解放戰爭中,全世界看到了這支部隊見死不救的一面。
在東北戰場,新一軍的戰鬥力雖然強,但在幾年後的遼瀋戰役中,美軍一手塑造的新一軍被徹底終結。新一軍軍長孫立人,雖然沒有在戰場上殺身成仁,但從此給蔣氏留下極不好的印象。
敗退到臺島後,孫立人因與美國的親密關係,美國人甚至一度想讓他取代蔣,這無疑犯了蔣的大忌,他後來被革掉軍職,開始了長達33年幽禁生活,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才重獲自由。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