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38軍推崇備至,按道理我是1軍的,跟38軍毫無淵源,為什麼這麼看重38軍?
原因很簡單,解放軍各個部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解放戰爭不是檢驗標準,國民黨軍就那點水平。抗日戰爭,日軍作為對手夠格,但我軍還比較弱小,也不是檢驗標準。所以只有對外戰爭,才是檢驗標準。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個對手不行,也不是標準。珍寶島,規模太小,不足以評判。對越自衛反擊戰,因為歷史原因,解放軍的訓練、戰備都未處於正常水平,也不是評判標準。只有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迎戰實力遠超自己的強敵,這種成色才是十足的。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軍戰史上最重要的一場戰爭,是與世界強敵的不對稱較量,這是最能檢驗解放軍部隊的,也是為解放軍提供經驗,指導現代戰爭的一個研究途徑。
至今我已經看了美軍關於朝鮮戰爭的論文100多篇,美軍認為朝鮮戰爭是研究解放軍,指導美軍作戰的重要途徑。美國人這麼重視,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網路的軍迷有很多人老是說古代戰爭對現代戰爭沒指導意義,以前的戰爭對現在的高科技戰爭沒指導意義,這完全是不懂軍事的胡說。沒用?那美軍寫那麼多論文幹嘛?
那什麼是解放軍的王牌部隊?這得看戰績。戰績並不是殲敵多少,而是在什麼樣的戰場態勢下和什麼樣的強敵交手。在最惡劣的戰場態勢下,與最強勁的敵軍交手,並獲得勝利,這必然能被稱為“天下第一軍”,解放軍第一王牌部隊。
38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打出了志願軍部隊在攻防兩端的巔峰。也就是第二次戰役對美軍第2師、土耳其旅、韓軍第7師團的進攻戰鬥,以及第四次戰役的漢江南岸防禦戰鬥。雖然38軍在白馬山失利,但失利的原因在於領導,和部隊沒關係,在錯誤的決策下,38軍依然展現出了強勁的戰鬥力。39軍我也很喜歡,這支與38軍齊名的部隊如果在第二次戰役中能狠狠打擊美軍第24團,那到底誰是天下第一軍,就有懸念了。
為什麼我給38軍漢江南岸防禦戰鬥給予如此之高的評價?我已經簡單說過兩次了。志願軍防禦戰鬥最厲害的時候,是坑道工事出現之後,美軍從此再也未能前進一步。這種成功的關鍵在於坑道。而在坑道工事出現之前,無論是機動防禦還是堅守防禦,志願軍都很難頂住美軍的攻勢。機動防禦正是志願軍認為無法在堅守防禦中頂住美軍攻勢而採用的戰法。
坑道工事出現之前的所有的防禦戰鬥中,志願軍都是節節後退的。哪怕是志願軍兩大阻擊戰,鐵原阻擊戰和華川阻擊戰也無法做到堅守不動。
唯一的例外就是38軍漢江南岸防禦戰鬥。
而且此戰是38軍處於背水絕地,被美軍第9軍三面包圍的情況下進行的。上圖中的戰線只是大概示意,每一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變化,會在後面的文章裡具體再畫。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38軍總實力數只有入朝時的78%,戰鬥人員為入朝時的65%。
當時38軍正面寬度達到45公里,美軍一個師的防禦正面如果達到10公里,美軍就會叫苦連天,直言四面通風、漏洞百出。而38軍當時兵力不到美軍一個師的兩倍,正面卻超過了4.5倍。
我來具體介紹一下,38軍的三個師中,114師正面最寬,達到19公里,113師最窄,為9公里,一線展開的六個團中,335團最寬,為11公里,336團最窄,為6公里,平均是每個團7.5公里。營一級,最寬的是335團3營,為6公里,最窄的是338團2營,只有1公里。連一級,最寬是334團7連,為2公里,最窄的是335團7連,為1公里。摺合到人,高達19米一個人;最稀的地方,一個人要管20米的戰線。
以上資料,均高於運動戰期間志願軍防禦戰斗的平均水平。
在火力上,當時38軍每公里火炮密度僅為5.3門,這還是包括了60迫擊炮,與平均水平平齊。
美軍一個師在運動戰期間防禦正面為10-12公里,火炮密度每公里19-22門,這是大口徑火炮,如果和志願軍一樣算上全部火炮,則達到每公里密度50門左右。也就是說志願軍和美軍防禦時,火炮密度之比為1:10,火力密度一般是1:50。
我們不管美軍,就和志願軍其他軍對比,38軍在漢江南岸防禦戰鬥時兵力密度和火力密度基本和其他軍一樣。區別只在於兩點,其他軍沒有被三面包圍以及背水作戰的惡劣態勢,也沒有像38軍一樣,堅守近一個月,基本陣地紋絲不動。
這是志願軍防禦戰斗的最高水平。
本文要討論的就是38軍為什麼能打出這麼高的水平?
所以,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我軍戰史沒有公開記載的381高地戰鬥,38軍只在總結裡提到了出擊失利的教訓,結合《美軍騎兵1師朝鮮戰爭戰史》我們方可還原其過程。本文也是國內第一次出現381高地戰鬥的介紹,這在我的文章中屬於常態。
381高地戰鬥是38軍漢江南岸防禦戰斗的一部分,是前哨戰。381高地位於漢江南岸38軍前沿陣地泰華山的東側,芳都裡的東北側,高尺裡的西側,還有一個名字叫羊角山。
1951年1月15日,時任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發起“狼狗行動”,這是一次師一級的威力偵察行動,在世界戰爭史上是罕見的。1月18日,美軍第9軍直接展開下屬的美軍騎兵1師、第25師,英軍第27旅對利川地區開始搜尋偵察。韓國人組成的武裝便衣隊深入志願軍38軍112師防區,試圖抓捕我零星人員。韓國武裝便衣隊的伏擊和偷襲取得了成果,抓住了112師336團一名採購人員。美軍非常重視偵察,志願軍也不例外,在這類接觸中,38軍的偵察部隊取得了比美軍更大的戰果,除了反偵察捕獲韓國武裝便衣隊之外,還多次潛入美軍陣地抓走了哨兵,因此查明瞭當面之敵的番號和兵力。
1月28日,美軍騎兵1師7團1營和希臘營進至芳都裡一線,希臘營佔據了381高地。
敵軍前出,大軍壓境,112師師長楊大易自然不會坐視不管,任憑美軍打上門來。因此楊大易決定組織出擊戰鬥。
出擊戰鬥,是我軍極為重視的一種戰鬥樣式,能有效地破壞敵軍進攻部署,打擊敵軍銳氣,疲敝、干擾、消耗敵軍。三國時期的張遼和曹仁都是組織出擊戰鬥的高手,張遼的出擊戰鬥,一舉打掉孫權的銳氣,合肥就此安全。曹仁的出擊戰鬥,也殺了周瑜的威風,提振了曹軍堅守江陵的信心,這是江陵能堅守一年的關鍵。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楊大易的決心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此希臘營和美軍騎兵7團1營成為了112師出擊戰鬥的目標。
於是,在381高地的希臘營將第二次與志願軍交手,在前一天,希臘營和美軍騎兵7團也遭到過志願軍另一次出擊戰鬥的襲擊,美軍戰史稱騎兵7團和希臘營後退,天亮後又重新佔據了陣地。希臘營是1950年12月8日抵達釜山的,12月28日配屬給美軍騎兵1師,兵力1000人不到一點。
希臘人根本沒有想到,他們剛到朝鮮半島,就會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
1月28日晚,志願軍112師又組織了3個營的兵力進行了出擊戰鬥,其中一個營目標直指381高地。只一轉眼381高地上就充斥著志願軍和希臘營戰鬥的身影,希臘人發現四面八方到處都有中國人,以至於他們在戰後認為遭到了至少3000個志願軍的進攻,實際上志願軍攻擊部隊的兵力不及希臘營。
戰鬥的激烈程度讓希臘人極為吃驚,他們拼命呼叫美軍救援,在夜間,美軍步兵未敢接近,但各型火炮和相鄰的騎兵7團的機槍瞬間發出吼叫。在美軍的火力打擊下,志願軍並未後撤,依然反覆攻擊381高地,終於希臘營頂不住了,他們的陣地接連被志願軍突破,志願軍衝上了山頂和希臘人展開了肉搏,一次兩次三次,志願軍一共三次衝上了381高地的山頂。戰鬥的激烈程度甚至讓希臘營打光了攜帶的所有彈藥,最後在山頂了發生了血腥而又殘酷的白刃交鋒,雙方動用了所有能用得上的武器,刺刀、槍托、鐵鍬、拳頭、牙齒,一次又一次嘶吼著衝向對方。最終幸運女神站在了希臘人這一邊,天亮了,志願軍退出了戰鬥。這是因為這次出擊戰鬥的行軍路程太遠了,達到12公里,志願軍的時間花在了行軍上,攻擊的時間不足,讓希臘人逃過了一劫。但是也要承認,希臘的步兵遠比美軍步兵強悍,死戰不退也是他們能堅守到最後的關鍵因素。
美軍第71坦克營在漢江南岸的偵察、進攻、防禦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志願軍退出戰鬥後,美軍立馬瞧出了便宜,美軍騎兵1師和第24師馬上尾隨志願軍撤退部隊之後,發起了進攻,美軍的指揮官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下子就看出了攻防轉換的戰機,並抓住了戰機,334團和336團前沿警戒陣地一下子就失守了。這一幕和第一次戰役124師在東線黃草嶺地區出擊戰鬥失利隨即被美軍陸戰1師反攻丟失陣地的情況非常相似。
但是奇怪的一幕在隨後發生了,這次出擊戰鬥失利導致了防禦的失利,可在之後一直到38軍撤出陣地返回漢江北岸的差不多20天時間裡,美軍第9軍想要再前進一步都難如登天。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非常簡單,美軍的指揮官還是很厲害,一下子就抓住了志願軍進攻失利、向後撤退、陣地不穩的戰機,但梁興初和楊大易等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馬上從失利中總結出了經驗教訓並找出瞭解決辦法。
梁興初和楊大易等人發現,現在的美軍和之前有了很大不同:
1、齊頭並進,穩射急打,行動謹慎,不突出冒進。
志願軍336團對希臘營的出擊,是在美軍騎兵1師和希臘營的進攻之後。其實當時在美軍狂暴的火力打擊後,陣地上的志願軍所剩無幾,而二梯隊由於空中威脅無法增援。其實陣地很容易就會失守,但美軍和希臘營在進攻受挫後,立即佈置火力、兵力構築工事,並派出坦克保護前沿。所以志願軍在兩次出擊戰鬥中面對敵軍預先佈置的坦克、炮兵的優勢火力,未能成功穿插,無法迂迴敵軍兩翼。
2、充分發揮諸兵種聯合作戰優勢,動作協同密切。
對於各部隊之間的結合部,美軍極為重視,在轉入防禦後,立即佈置裝甲部隊加以保護。炮兵大量構築假陣地,防止志願軍偷襲,各種火炮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射擊由點到面,構成層層火網。志願軍對美軍進行了兩次出擊,除了成功攻上381高地,與希臘營發生激戰外,其他部隊基本上都受阻於美軍炮火阻攔和坦克阻攔。
3、敢於進行戰術迂迴。
美軍在進攻時並不是單純的只是步步為營,而是不斷透過試探進攻,尋找志願軍陣地的薄弱處,一旦找到,立即分兵多路進行猛攻,其迂迴包圍分隊混在其中,一旦成功,立即進行重點進攻。
4、善於利用側翼。
美軍的迂迴分隊一律輕裝,故在山地行動較快,一旦成功,立即佔領要點,配合正面進攻,而且警覺性極高。
5、加強欺騙行動。
美軍進攻時通常先在非主攻方向進攻,還故意暴露目標,以迷惑志願軍。而在主攻方向力求隱蔽,故意減少炮兵射擊,忙碌於設定防禦設施以麻痺志願軍,待到拂曉,再突然發起進攻。進攻時,沒有規律,兵力忽大忽小,方向忽左忽右,力求達成欺騙效果
6、重視火力協同
美軍步兵進攻,絕不脫離炮兵支援,沒有掩護絕不深入志願軍縱深,通訊聯絡時刻保持暢通,步兵每進至一地,除了無線、有線通訊,立即利用打訊號彈、放火、擺對空聯絡板、甚至揮動旗幟等各種手段提高空地協同效果。
7、重視偵察。
對偵察,美軍極為重視,透過各種手段和器材逼近志願軍陣地,進行反覆偵察。飛機、坦克、便衣特務、化裝偵察都是美軍熟練運用的手段,想盡一切辦法搞清楚志願軍的陣地構築、指揮所、炮陣地和機動道路。
在寬大正面,地廣兵稀,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碰到這樣小心謹慎,而且不但火力佔據絕對優勢,還發揮出高超的分隊戰術水平的美軍。這種仗,非常難打。
但是38軍軍長梁興初和112師師長楊大易,一下子就從前期出擊戰鬥失利和防禦不利的戰況中總結出了美軍的戰術特點,並找到了解決辦法。
一、既然美軍極為謹慎,佔領陣地後立即修築工事,各部之間又密不透風,不利於志願軍出擊戰鬥,梁興初等人認為,那就立即停止,只以小兵力進行騷擾。
二、朝鮮半島的地形多山,對志願軍有利,但是朝鮮半島的山基本上都是北坡陡峭,南坡平緩,既不利於志願軍進攻,也不利於志願軍防禦。所以針對地形和美軍進攻時分隊戰術多迂迴包圍的特點,梁興初等人認為那就應該採取少數兵力配置在前,逐段抗擊的戰術,工事構築要採取環形的支撐點防禦,儘可能以火力控制地形,抗擊美軍的迂迴包圍。
三、梁興初等認為,美軍佔據絕對優勢,因此決不能採取單純防禦,必須採取積極防禦的作戰樣式,在夜間採取廣泛的小部隊,分多路的反衝鋒,反衝擊作戰,恢復陣地,打擊美軍,捕捉俘虜。
四、針對美軍穩紮穩打的特點,梁興初等人認為要利用美軍過於謹慎的弱點,設定了很多斜交陣地,要求一線部隊決不能驚慌失措,二線部隊反擊時不能留給美軍構築工事組織防禦的時間和空間,利用防禦地域山谷路徑短的優勢,一定要趁美軍立足未穩,立即反擊,一舉奪回陣地。防禦做得再好,在美軍絕對優勢的火力面前終究是守不住的,只有反擊奪回陣地才能爭取到足夠的防禦時間。而且因為美軍非常謹慎,總是立足於先組織防禦,所以對這類反衝擊戰鬥要求極高。在這一點上,38軍部隊做得特別好,各個部隊也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因此失去的陣地38軍總是能反擊奪回,這樣就形成了在一線陣地與美軍反覆拉鋸,有力地保障了縱深和後方安全,爭取了時間。這一時間的爭取一直延續到漢江南岸防禦戰鬥結束,美軍第9軍沒有一點脾氣。我會結合後面的戰鬥內容再展開具體講述。
五、在火力運用上,大膽。以前有讀者問我,你為什麼會重點強調美軍把陣地構築在山腰?道理很簡單啊,山腰的視線好、射界好,便於發揚火力,而且這是明著欺負志願軍火力弱,對他們威脅小。在漢江南岸防禦戰鬥中,梁興初等人要求部隊敢於把火力陣地設定在山腰,而不是防禦效果更好的山脊。同時透過設定假陣地、加強工事構築和偽裝和多道陣地的方法來避免美軍火力傷害,畢竟在山腰上設定陣地,更容易捱打,所以要想辦法儲存自己,以發揚火力。
以上五點只是概略講講,梁興初等人和38軍各部隊還有很多的辦法,下一步會結合具體戰鬥再來講述。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美軍比之前更為強大,而且也想出了很多辦法來遏制志願軍,併發揮自己的優勢。但梁興初等人依然在最短時間內透過失利戰鬥總結了經驗教訓,並找出了克敵制勝的辦法。所以38軍才能在三面被美軍包圍,自己處於背水絕地的情況下把美軍第9軍打得沒有脾氣。鮮明的對比就是38軍的友鄰50軍,在漢江南岸防禦戰鬥中50軍真正的脫胎換骨,讓彭德懷刮目相看,因此志司給出了志願軍唯一一個團級榮譽稱號“白雲山團”——50軍149師447團。
但需要注意的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鼓勵。畢竟和國民黨時期的60軍相比,50軍打出了超水平的戰鬥。但實際上和友鄰38軍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50軍和38軍同時開始戰鬥,戰至1951年2月6日,50軍已精疲力竭,彭德懷即命50軍撤回漢江北岸,而38軍獨立留在漢江南岸孤軍作戰至2月18日。
1955年授銜的那些將軍,水平是非常之高的,從戰火中走出來的將軍,那都是真正的戰將。下半年,會推出2021年最佳文章——38軍漢江南岸防禦戰鬥,敬請期待。
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