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網友吐槽江蘇省淮安市的相關地名太混亂,被弄得暈頭轉向。事實的確如此,對於一個外地人來說,他們確實很難理清淮安市、淮安區和淮陰區之間的關係。即使對於本地人,說清楚其中的關係也非常吃力。
要想清晰地理清它們之間的關係,還得從城市的變遷史說起。
與其它任何一個城市相比,淮安的地名變遷及其管轄範圍的變化一樣紛亂複雜,尤其對於淮安來說,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72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短短的一瞬,但地名變遷和區域調整之多變之紛繁,即可見一斑。下面將牽涉到淮安-淮陰的有關變化摘其要者介紹一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區劃地名變遷
建國後的七十二年中,如果按照地級行政區名稱的變化,可以將其分為四個時期。
一、淮陰專區時期(1949-1970)
建國時,成立淮陰專區, 專員公署駐淮陰縣(當時的淮陰縣包括如今的市區)。這一時期值得一提的是,1. 淮安縣(今淮安區的主城和主體)則被劃歸於鹽城專區,但時間不長;2. 下轄淮寶縣,由原淮安、寶應兩縣運河以西的部分地區所組成,但很快被撤併。
其間,按時間順序一些重要的變化如下:
- 1950年,撤銷淮寶縣,分別併入淮陰、淮安和揚州專區的寶應3縣;
- 1951年,原淮陰縣縣城被劃出單列為清江市(從清江浦簡化而來),淮陰縣政府搬遷至王營鎮。此為民國時淮陰市、縣分置後的再次分置,其後又分別於1958年和1964年再次合併和再次分置;
- 1953年,蘇南、蘇北行署與南京市合併恢復江蘇省,淮陰專區屬江蘇省,專署駐清江市;
- 1954年,淮安縣從鹽城專區劃歸淮陰專區。
二、淮陰地區時期(1970-1983)
1970年,淮陰專區改稱淮陰地區,專署駐清江市。這一期間相對比較穩定,只是在1971年,六合地區所屬盱眙、金湖二縣被劃入淮陰地區,共下轄1市12縣,為建國後該行政單位所轄面積最大時期(可參考雲淡風輕輕談風雲發表於20210904的相關微頭條)。
三、淮陰市時期(1983-2001)
1983年,行政改革為市管縣,撤銷淮陰地區,將清江市改名為淮陰市,成為省直轄。市區設清河、清浦兩個區,轄2區11縣(灌雲縣被劃歸連雲港市)。
其間一些重要的變化如下:
- 1987年,淮安縣、宿遷縣改為縣級淮安市和宿遷市。也就是說,此時的淮安市是原淮安縣更名而來,非如今的地級淮安市;
- 1996年,宿遷市、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4個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將灌南縣劃入連雲港市。由此開始,為該行政區域所轄面積最小的時期。
四、淮安市時期(2001— )
2001年,地級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此所謂實施“三淮一體”戰略,縣級淮安市更名為淮安市楚州區,淮陰縣更名為淮安市淮陰區。
但其間又發生一些重要的變化如下:
- 2012年,淮安市楚州區更名為淮安區;
- 2016年,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合併更名為清江浦區。
至此,淮安市下轄4區3縣: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
>淮安-淮陰說複雜其實也簡單的關係
關於淮安-淮陰理還亂、相互糾纏不清的關係,我用下面幾句話概括一下,也許能幫助域內外人稍稍理清一下思路:
- 這一區域有“三淮”,從東到西北依次為淮安縣-淮陰市-淮陰縣,演變至今則為淮安區-淮安市-淮陰區(見下圖);
- 如今的淮安市市中心區不在淮安區,依然位於原來的淮陰市市區,即清江浦區,也就是說,市名雖變但治所卻未變;
- 淮陰市、淮陰縣是由民國時期的淮陰縣分置而成(分置時稱清江市),所以在當地人的觀念中最關注的還是淮安和淮陰的“兩淮”關係。
由此可以看出,淮安-淮陰的關係原本很簡單,就是相鄰二十公里不到的兩個市、縣級行政單位,地名上的一切混亂,皆由原來的地級淮陰市借用其所隸屬的淮安縣地名而起,也就是說,市級行政單位的地名與其治所所在地發生了錯位,進而引起了錯亂。
一般而言,歷史上的府、州、郡、路和現在的市多用其治所所在地的地名,或者另起新名,不會出現如今淮安-淮陰這樣錯位的情況,從現在的效果看,這樣的挪用也確實不夠明智。簡單講就是,本地人很難接受,外地人暈頭轉向。淮安人不接受,有地名被無端奪去的感覺;淮陰人同樣也不接受,一是覺得淮陰更親切,歷史長;二是有一種被自己所轄的縣級行政單位反吞的感覺(實質上不是,因為治所依然位於原淮陰市區)。
既然如此,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合常理的操作?背後的因素和動機有點複雜,地方管理者的意圖和其中的爭議,我們小小百姓難以詳盡瞭解,也不便多做無謂議論,故而此文不必述及,只是客觀地敘述城市的歷史沿革和變遷。
>淮安-淮陰區劃地名的變遷史
如上文所述,建國後短短的七十二年即有如此複雜多變的區劃調整和地名變遷,可想而知,如果將時間軸拉長到這一地區整個的建城史,那就更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所以,我們只能大概地理一理,捋一捋,儘量化繁就簡,這樣反而便於我們理清頭緒,看得更清晰一點。根據這個思路,我覺得可以將淮安-淮陰的變遷史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根據歷史史實和習慣,也為了敘述的方便,後文中的淮安皆指現在的淮安區所大致對應的地域,淮陰則指現在的淮安市區(清江浦區)及淮陰區大致對應的區域。
一、隸屬關係模糊和多變時期(春秋-南北朝)
文明史的起點 早在五、六千年,淮安境內即有先民們的活動蹤跡,並在淮安宋集鄉留下了“青蓮崗文化”遺址。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從揚州至淮安開鑿邗溝以溝通長江和淮河,成為京杭大運河歷史最早的河段。邗溝與淮河的交匯點位於淮安城北的末口,至今古末口遺址尚存。
“古末口碑記”上對末口之於淮安的重要性做了較高和客觀的評價:
噫!古末口,實乃淮安城之根本也。設若無末口,則斷無淮安之城市。而末口之彰顯於史,亂世則緣於攻守之劇也,盛世則麇以舟車之繁也。
正如碑文所說,淮安作為淮河與邗溝的交匯點確實顯示出了它特殊的重要地位,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物件,也因此曾先後為吳、越、楚所有。
淮陰地名初現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始置縣邑有淮陰,淮安有部分地區屬淮陰縣,當時這一帶分屬泗水郡和東海郡。隨後的西漢、東漢,這一地域大體隸屬於臨淮郡、下邳國和廣陵郡。淮安的東南部分屬於增置的射陽縣(此射陽並非今日鹽城市射陽縣,可視為淮安舊稱,淮安人吳承恩即號射陽居士,又稱射陽山人)。
山陽地名初現 東漢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劉荊為山陽公(治白馬湖北,位於淮安境內),山陽之名始見。東晉義熙七年(411年),置山陽郡,治所在山陽縣。此時射陽與山陽並存,分屬臨淮、山陽2郡。
淮安地名初現 魏晉南北朝時期,淮陰、淮安均為軍事要塞,多設州郡治所,為邊帥駐節之地,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戰亂中的經濟和文化不但得不到發展,還遭到嚴重破壞,相應地,建置紊亂,隸屬多變。南朝齊永明七年(489年)置淮安縣,轄直瀆、破釜塘以東地區,“淮安”之名始見。
南朝時期,淮陰多次被設為郡治,如南朝梁設淮陰為淮州,郡治淮陰故城,縣改稱懷恩。
二、淮陰隸屬於淮安時期(隋-清朝)
簡單講,在淮安-淮陰二者關係中,淮陰隸屬於淮安的歷史悠長,是主流。從東晉到明清,淮安一直作為郡、州、路、府的治所。尤其是,明清兩代是漕運總督部院所在地,曾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為大運河沿線上的“四大都市”,是淮安歷史上最輝煌最發達的鼎盛時期。
從下面的明代地圖看,當時的淮安府下轄如今的淮安、鹽城、連雲港、宿遷和徐州的部分,從面積看幾乎達到半個江蘇省大。
從東晉設定山陽郡起,淮安開始基本確立了府州級行政機構的地位。
楚州地名初現 隋開皇三年(583年),置楚州,不久即確定治所為山陽縣。隨後直到南宋時期,楚州治所于山陽縣的建制基本穩定。
改楚州為淮安始於南宋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金末地方武裝首領李全火燒楚州城,遂楚州被廢,升山陽縣為淮安軍。隨後的元代,雖然名稱時有變動,比如被稱淮東安撫司、淮東總管府、淮安路等等,但行政級別一直未變,治所也一直在山陽縣。
清河地名初現 淮陰自秦設縣至南宋,縣治均在淮河南岸,即今淮陰區碼頭鎮境內或附近(此說有爭議,見後文),南宋度宗鹹淳九年(1273年),首次設定清河縣。次年,淮東制置使李庭芝遷縣城於大清口(今淮陰區境內)。
淮安府初置 元末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軍完全攻克徐州以南張士誠轄境後始置淮安府,治山陽縣,其後明清兩代這一建制基本未變。
而且,明清兩代淮安府的地位及淮安的文化發展和經濟繁榮達到歷史最高點,規模宏大的淮安府署現今尚存於淮安區東門大街,成為淮安歷史地位的見證。
位於淮安區東門大街的淮安府署,規模宏大,為全國之最,面積超過500平方米,是淮安歷史地位的象徵和見證
漕運總督署始設於淮安 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漕運總督始設並駐節於南直隸淮安府城,為明、清兩代中央政府派出的統管全國漕運事務的高階官員,品級為從一品或正二品,不僅管理跨數省長達3000多華里的運河沿線,並且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在明代和清初(1649-1659年)兼廬鳳巡撫,管理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和廬州府四府及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自清末咸豐十年(1860年)起節制江蘇長江以北諸鎮、諸道。各省的督糧道都隸屬於漕運總督。
河道總督署移置清江浦 清置河道總督專官,品級為從一品或正二品,掌管黃河、京杭大運河及永定河堤防、疏浚等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總河衙門由山東濟寧遷至清江浦。雍正七年(1729年)改總河為江南河道總督,簡稱南河河道總督或南河總督,衙門仍駐清江浦。自此,清江浦開始逐漸興盛。
清河縣城移至清江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於小清口的清河縣城壞,以山陽縣的清江浦為清河縣治。同時,將清江浦周圍原屬山陽縣的10餘鄉,包括王家營(如今的淮陰區治所)等地分割給清河縣。
三、淮安隸屬於淮陰時期(民國——)
淮安-淮陰的隸屬關係變化以至於出現對調大致從民國初期開始。民國元年(1912年)淮安府裁撤,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道署設於今淮陰清江浦,後又屬於淮陰行政督察區等。到解放戰爭結束這段時間,由於基本處於戰亂中,雙方隸屬關係和區劃不明確,不穩定。
其間,民國三年(1914年),山陽縣改名淮安縣,清河縣為避與河北的清河縣重名而改名淮陰縣。從此時起,無論是地名還是地域,基本形成淮安-淮陰的兩淮格局。淮陰的行政中心由境內西北方(原清河)移至清江浦,即如今的市區。
1914年(民國三年),先後設淮揚鎮守使衙門、淮揚道伊衙門,治所設於清江浦。
1927年(民國十六年)撤道,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設淮陰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於清江浦。
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新四軍解放淮陰城,取清江浦簡稱成立清江市,農村仍為淮陰縣,此為淮陰地域內市、縣的首次分置,出現淮安縣-淮陰市(開始時名清江)-淮陰縣的“三淮”格局。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在淮安成立。
1945年11月,蘇皖邊區政府在淮陰成立。
正如前文所說,隸屬關係真正且明確地出現互換對調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成立淮陰專區開始,且先後經歷淮陰地區和淮陰市階段,直至現在的淮安市。其間,除了解放初期短暫地隸屬於鹽城專區之外,淮安一直隸屬於淮陰。
綜上所述,雖然淮安現在隸屬於淮陰,但在很長一段歷史中,淮安一直是這一地區的中心,因此其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也更為發達,歷史底蘊豐厚,人文薈萃,商業繁榮。正因為如此,淮安縣於1986年入選國務院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以上對於淮安-淮陰區劃沿革和地名變遷的概述已經化繁就簡、提綱挈領,可能掛一漏萬,但依然覺得文字很多,內容龐雜,所以我想概括和提煉出下面幾點:
- 淮安歷史地位高 除了一頭一尾,自隋至清,淮安大部分時間被依次設為郡、州、路、府的建制併為治所所在地,形成郡州路府/治于山陽縣的穩定格局,其地名演變的大致脈絡為:山陽郡/山陽縣-楚州/山陽縣-淮安路/山陽縣-淮安府/山陽縣-淮安縣(以府名代原山陽縣名)-淮安區;
- 淮陰出現時間早 淮陰之地名出現雖早,但自南宋設清河縣始,淮陰時而與其並立,時而歸併于山陽縣,直到乾隆年間行政中心移至清江浦,清河縣境擴大,近代又得以分置為淮陰市(清江市)和淮陰縣,從此基本形成以淮陰(時而名清江)為名的穩定的市-縣格局。
- 淮安-淮陰的隸屬關係反轉 始於民國淮安撤府,其後民國早期的淮揚鎮守使、淮揚道和淮陰行政督察公署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蘇皖邊區政府均設於淮陰境內的清江浦,因此這一地區的行政中心逐漸轉移至淮陰,新中國成立後淮陰市級-淮安縣級的格局得以穩固。
>淮安-淮陰關係之繼承/轉移說
以上關於淮安-淮陰關係的介紹和歸納都是基於現在的區劃和分佈而言,但是,對於它們之間的關係還有另一種說法,即,秦漢始置的淮陰並非近現代以來的淮陰,韓信封侯的古淮陰其實就是後來的淮安城。
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史料的支援,也是很多歷史地理學者的研究結論。
- 當代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其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中標明:“淮安,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時置淮陰縣。”
- 王力教授在其主編的《古代漢語》中,對《史記·淮陰侯列傳》也有如下注釋:“淮陰,秦縣名,在今江蘇淮安縣。”
-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載:“淮陰即淮安異名也。”
據明刻版《淮郡文獻志》記載:
山陽縣漢置淮陰縣,莽改嘉信縣,晉山陽縣,後魏淮陰郡,東魏淮陰州……
《淮郡考》一節中,更有這樣一段記載:
淮安府兼治淮之南北,不謂之淮陽也。漢以陳州為淮陽國……,以其在(淮)水之北也。而吾淮則謂之淮陰,以其在(淮)水之南也。淮陰,即今山陽之境。
此外,各種版本的《淮安府志》均有同樣的記載。
筆者比較認同這樣的說法。除了史料所載和學者的研究結論外,還有下述幾點也可作為佐證:
- 古人地域命名,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淮水之南的淮陰、射水之北的(古)射陽和缽池山(東)南的山陽其實都指向一個地方,那就是後來的淮安城;
- 古代繁榮和建城地多依山傍水,古邗溝和淮河相接地末口位於淮安城,具有更為重要的區位優勢,在那一帶的淮安境內首先被置為縣邑的可能性自然更大;
- 出生於淮安城的晚唐詩人趙嘏、明代《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著名的溫病學家吳鞠通和《筆生花》作者邱心如等歷史名人都曾自稱淮陰人,符合古人喜愛襲用古名舊稱的習慣;
- 至今淮安城內尚有胯下街和胯下橋等地名和遺蹟,韓信雖出生於淮陰,但胯下受辱的地方理應在人群聚集和活動的集市。
所以,我覺得,淮安地名變遷的大致脈絡應該是:始置淮陰,間稱射陽,繼為山陽,最後,撤淮安府用原府名代山陽而得淮安縣名。
那麼,偏居西北一隅的原清河縣又是如何變身為淮陰的呢?我認為先後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 前文提及的乾隆年間(1762年),清河縣兼併了山陽縣的清江浦及其周邊並將清河縣治移置清江浦;
- 前文提及的民國年間(1914年),因與河北的清河縣重名,原淮安府治下的清河縣借用了淮陰之名而改稱淮陰縣。從此確立了後來淮陰市和淮陰縣的淮陰地名,讓人誤認為古淮陰即為碼頭鎮的今淮陰。
所以,實際的淮陰地名轉移過程是,清河縣先併入了山陽的清江浦及其周邊、繼而縣治移置清江浦,最後,淮安最早出現的地名淮陰發生了地域上的轉移。
關於淮陰地名的轉移及其影響,知乎上有一位網友有下述一家之言:
明初漕運總兵陳瑄主持改道工程、開埠清江浦,清江浦成為府城山陽西北名鎮,不但清江浦人來自淮安,民俗語言也完全一致。
原本清江浦與黃河北邊的清河縣雖然離的近,但民俗語言差異大,兩地似乎永遠沒有交集,但交集終於在清代發生。清河縣一直在黃河下游洪澇災區的鍋底,也就是說,只要有洪災必然全縣被水淹,這樣沒有存在價值的縣域,正常的處置方式就是撤銷縣制鄉鎮併入他縣,當時的江蘇巡撫陳宏謀受賄後卻上報乾隆請求割讓清江浦與周圍十多鄉給清河——典型的肥肉喂乞丐。即使被強制割讓,清江浦仍然與府城淮安關係密切。所謂兩淮矛盾,是清河災民大量湧入清江浦郊外之後,清江浦人在民俗語言等方面被同化之後的事。
這一說法中雖有一些用詞不妥之處,但也確實解了筆者一直以來的一個疑惑,淮安城和如今的淮安市區(清江浦區)相距只有大約十五公里,為何它們之間的語言、飲食和民俗等文化在格調上有明顯的差異。
>附:淮安-淮陰曆史文化名人
淮安一帶歷史底蘊豐厚,人傑地靈、名人薈萃,可以列出一長串在各自領域都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歷史人物。雖然這一內容似乎遊離於本文主題之外,但列舉其出生地域和生活軌跡似乎也可從側面間接地反映區域內不同地區的城市發達和文化繁榮程度。下表所列即為其中比較重要的歷史人物,同樣,表中淮安指現在的淮安區,淮陰則指現在的淮安市區(清江浦區)及淮陰區。
主要參考資料及說明
- 淮安歷史沿革,淮安市人民政府官網
- 古淮陰溯源,淮安日報 · 王漢義 章萬寬
- 除最後一幅表格圖之外,文中圖片皆參考自網路,告知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