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延壘 沈庭雲 張勇超
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投入兵力80萬,解放軍投入兵力60萬,但決戰的結局卻是解放軍大獲全勝。作為三大戰役中唯一一次國民黨軍兵力超過解放軍兵力的大決戰,淮海戰役在整個人類的戰爭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也因此受到中外學者的強烈關注。本文將目光集中在炮火硝煙之外,血色輝煌的背後,希望再現淮海戰役雙方驚心動魄的決策過程,探尋蘊藏其中的永恆智慧,重溫戰爭年代共產黨人的傑出風範。
一、斗膽直陳,粟裕三諫黨中央
解放戰爭第二年初我三路大軍挺進中原後,南線戰場迅速朝著有利於我軍的方向轉變,山東和西北戰場我軍均開始反攻,但在中原地區國共雙方仍處於一種拉鋸狀態,其中大別山地區由於受白崇禧集團壓迫,形勢依然嚴峻。受之前挺進中原舉措獲得成功的鼓勵,1948年1月27日,毛澤東又作出了由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率1、4、6共3個縱隊,“渡江南進,執行寬大機動任務”的決策,試圖以此打破中原地區的僵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躍進江南”決策。毛澤東預計,以主力一部躍進江南將會吸引敵人20至30個旅回防,減輕中原戰場的壓力,從而“變江南為中原,變中原為華北”。雖然毛澤東是古今罕見的偉大戰略家,但他這次作出的卻並非最佳,如果這一決策得到執行的話,恐怕就不會有日後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了。
◆毛澤東在西柏坡。
在此之前,粟裕早在1948年1月22日就曾致電中央軍委,提出集中兵力於中原地區打殲滅戰的構想,這就是有名的“子養電”。毛澤東在接電後雖然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最終仍然作出了“躍進江南”決策。粟裕在接到軍委指示後,經過深思熟慮,於1月31日就渡江事宜致電中央。粟裕的這份電報共3部分,第1部分講渡江時機和理由,第3部分講渡江的地點和方法。在兩部分中間出現的第2部分談的卻是自己關於中原戰局的看法,主要精神同“子養電”相同。這段內容看似不合邏輯,實則正是為了重申自己“子養電”的觀點。毛澤東接電後,對其進行了慎重研究,但最終仍然決定執行躍進江南決策。此後,為了準備渡江南進,粟裕率1、4、6縱隊到濮陽地區休整。
在休整期間,粟裕對中原戰場和全國戰局反覆考慮,最終形成了不同於中央軍委的完整看法。粟裕認為,以3個縱隊躍進江南雖然可以對國民黨軍造成相當大的威脅,但是並不能調動國民黨軍在中原戰場上的4個主力軍(師)。整編第5師和整編第11師是蔣介石的嫡系主力兼半機械化部隊,又是國民黨軍在中原戰場上的骨幹,不可能被調防江南同解放軍打游擊。桂系的整編第7師和整編48師,由於蔣介石擔心放虎歸山,也不會把他們調防江南。如果無法把這4支部隊調離中原戰場,預期目的就無法達到。同時,我3個縱隊躍進江南後,由於無後方作戰等原因,預計將會有5萬人的重大減員。在對躍進江南決策產生異議的同時,粟裕對未來戰局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構想。粟裕認為,要想改變中原戰局,中原我軍勢必要同國民黨軍進行幾次大的較量,打幾次大殲滅戰。當時中原地區我軍已經具備這個力量,但是以3個縱隊躍進江南將會造成我方兵力分散,增加在中原地區打大殲滅戰的難度。如果這3個縱隊留在中原地區作戰,以我軍減員5萬人的代價可以殲敵3至5個整編師。兩相對比,顯然我3個縱隊留在中原地區比較有利。
◆粟裕在睢杞、豫東戰役指揮所指揮戰鬥。
解放戰爭時的毛澤東,其傑出軍事才華早已被無數次歷史事件所證明,因此也就在黨內擁有近乎絕對的軍事主導權。有鑑於此,粟裕對自己的想法持極為謹慎的態度。粟裕首先同華東野戰軍的幾位重要將領進行了交流,並且取得了葉飛、張震等人的支援。之後粟裕又將自己的想法向陳毅進行了彙報,陳毅聽後大感震驚,但仍然鼓勵粟裕將這個想法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彙報。4月16日,粟裕首先就這一建議向劉伯承、鄧小平進行了彙報。4月18日,粟裕正式向中央軍委進行了報告,並明確提出集中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主力,在黃淮地區打幾個大殲滅戰的構想,是為“兩軍聯合,逐鹿中原”。隨後粟裕受毛澤東邀請到城南莊(位於河北省阜平縣,當時為晉察冀軍區所在地,當時中共中央在此舉行了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進行當面彙報。當粟裕到達毛澤東住處時,毛澤東親自出門相迎,這是給予粟裕的一種莫大殊榮。毛澤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黨內同志上門,不論地位高低,資歷大小,從不出門迎“客”。粟裕是少數幾個能夠讓毛澤東做到這一點的黨內人士。毛澤東在聽完彙報後,立即採納了粟裕的建議,作出了華東野戰軍3個縱隊暫不過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區尋找國民黨軍打大仗的決定。至此,“兩軍聯合,逐鹿中原”這一建議發展成為中央軍委的正式決策。粟裕前後共3次就事關戰爭全域性的戰略問題向黨中央提出異議,對中原戰場正確決策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貢獻。
毛澤東在採納粟裕建議的同時,也向粟裕下達了在中原地區殲敵五、六個到十一、二個旅的任務。粟裕深知責任重大,“覺得這次是向黨中央立下了軍令狀。”幸運的是,粟裕很快就獲得了一個完成任務的機會。
◆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在淮海前線給幹部作戰前動員。
1948年6月17日,華東野戰軍進攻國民黨軍據守的河南省省會開封,國民黨慌忙應戰,決定中原戰局走向的豫東戰役隨即爆發。是役,我華東野戰軍主力和中原野戰軍聯合作戰,共計殲敵9.4萬,我方傷亡及其他減員僅3.6萬。豫東戰役使整個中原戰場的戰局出現了利於我軍的轉折。就連此役中表現最為頑強的國民黨悍將黃百韜也不得不承認,豫東戰役後“中原戰局遂進入最嚴重階段”。但豫東戰役的意義遠不止於此。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人民解放軍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長江以北和華北、東北作戰。”以此為前提,後來著名的淮海戰役開始成為可能。
二、協調不力,國軍主動進攻計劃破產
豫東戰役後,中原地區的僵局被打破,面對這種形勢,只有主動出擊的一方才能獲得勝利女神的青睞,國民黨方面對此確實也曾有過考慮。當時的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和華中“剿總”分別擁有70萬和35萬的龐大兵力,對解放軍而言仍然佔據一定優勢,如果指揮得當,獲勝並非沒有可能。
1948年8月,國民黨軍統帥部在南京召開軍事檢討會議,考慮到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昏聵無能,蔣介石任命黃埔一期出身的干將杜聿明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以加強徐州方面的指揮。杜聿明經過分析認為,華東地區國民黨軍的兵力、戰力均居優勢地位,遂向南京國防部建議:趁華東、中原野戰軍分離作戰之際,集中華東國民黨軍機動兵團,先尋找華東解放軍一部決戰,予以殲滅後再消滅華野主力,歸復山東。同時以華中國民黨軍進攻豫西地區,阻止中原野戰軍向東配合華東野戰軍。杜聿明這一建議雖然有其獨到之處,無奈南京國防部對此反應遲鈍,直到9月下旬才完成各方面的協商工作。此時,動作迅速的華東野戰軍早已對國民黨軍據守的濟南展開了新的強大攻勢,國民黨軍又一次處於被動地位。
當時的國民黨軍濟南守將是大名鼎鼎的第2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加之濟南城防堅固,重兵雲集,王耀武宣稱濟南“外圍能守半月,市區至少能守一個月”,毛澤東則預計打濟南有可能需要2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但是,華東野戰軍攻城兵團在司令員許世友,政治委員譚震林的指揮下,於9月16日發動進攻,至24日即佔領濟南,用時不過8天。是役,國民黨軍10萬餘人被殲滅,王耀武也被活捉。當濟南失守的時候,其援軍尚未集結完畢。
濟南戰役不但拔掉了國民黨軍在山東解放區腹地的最大戰略據點,而且證明解放軍已經具有強大的攻堅能力,給了國民黨軍空前沉重的打擊。9月25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濟南失守以後的作戰問題。在此前後,杜聿明將先前的想法加以完善和發展,提出了完整的《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計劃中對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和華中“剿總”的任務均作出了明確規定。10月2日,蔣介石批准這一作戰計劃,10月7日,杜聿明在徐州召集各高階將領確定了具體實施辦法,並決定於10月15日開始行動。
◆我軍炮兵向碾莊圩守敵猛轟。
《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命中瞭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兩大戰略集團處於分離狀態這一要害,確實可以說是國民黨隊伍中精英分子的高明之舉。對於已經病入膏肓的國民黨來說,這一計劃無異於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一旦得到實施,就算不能完全達到目標,也很可能會打亂解放軍的作戰計劃,延緩其政權的滅亡。但就在10月15日也就是《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將要實施的這天凌晨,杜聿明突然收到南京國防部急電,命其隨蔣介石飛往東北。原來,東北地區的遼瀋戰役已經進行到關鍵階段,決定東北國民黨軍生死的戰略要地錦州即將失守,蔣介石不得已要杜聿明到東北戰場救急。杜聿明走後,不思進取、只求一時苟安的劉峙立即中止執行《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至此,國民黨軍失去了自己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今天的學者們在回想起這段歷史的時候不免會有這樣的疑問:假如10月15日杜聿明沒有去東北?假如劉峙堅決執行主動攻擊的作戰計劃?假如……歷史會是怎樣?但是,看似偶然的歷史中實則隱藏著必然,對於已經腐敗透頂的國民黨高層來說,《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也許從一開始就只是一座漂亮的空中樓閣。
三、銳意進取,“淮海戰役”輪廓初呈現
1948年9月24日,即濟南戰役結束的當天,粟裕致電中央軍委和中共華東局、中原局,建議舉行淮海戰役,並提出了兩個方案,最終第一個方案獲得透過。此方案將淮海戰役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加強1個縱隊攻佔淮陰、淮安,收復寶應、高郵,華東野戰軍主力位於預定地區準備殲滅國民黨援軍。第二階段,以3個縱隊攻佔海州、連雲港,結束淮海戰役。
◆某部二連衝進碾莊圩的黃百韜兵團部。
在之後的時間裡,毛澤東體現出了自己作為偉大軍事統帥的英明睿智。9月25日,毛澤東致電粟裕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毛澤東認為,之前奉命增援濟南的黃百韜兵團有可能東返新安鎮地區,因此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應該是殲滅黃百韜兵團。原定第一、二階段依次後推為第二、三階段。毛澤東的這一預測之後很快變為現實。10月11日,毛澤東再次發出電報。在電報中,毛澤東明確提出,考慮到淮海戰役規模之大,除使用華東野戰軍和華東軍區地方部隊之外,還必須以中原野戰軍及中原軍區地方部隊配合作戰。毛澤東還對戰役結果作出了估計,他認為淮海戰役如果打得好的話,可以殲滅國民黨軍徐州“剿總”一部約十幾個旅。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是一個相當大膽和樂觀的看法,但此後隨著形勢的發展,淮海戰役的規模仍然遠遠地超出了毛澤東的預計。
◆1948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淮海前線總前委。這是總前委成員在一起。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10月21日夜,中原野戰軍包圍鄭州,22日拂曉鄭州守敵棄城逃跑,24日國民黨軍放棄開封。至此,橫亙在中原野戰軍同華東野戰軍之間的障礙被徹底清除,兩軍進行戰役層面上的聯合作戰隨即成為可能。10月28日,國民黨軍廖耀湘兵團在遼西地區被全殲,解放軍取得了遼瀋戰役的決定性勝利,戰爭勝利的天平向著解放軍進一步傾斜。
在以上大背景下,淮海戰場上的決戰良機已經出現。但是,面對國民黨軍徐州“剿總”龐大的重兵集團,以及隨時可能前來增援的國民黨軍華中“剿總”部隊,實力並不佔優勢的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究竟應該何去何從?機遇和挑戰都在考驗著共產黨軍事統帥們的智慧和勇氣。
四、因勢利導,中原決戰方針終確定
自《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破產之後,國民黨方面所能做的就只能是消極防守。10月29日,面對愈發不利的形勢,國民黨軍統帥部在“守江必先守淮”方針指導下確定了兩個方案,最終決定採取其中的“淮海決戰案”。其內容為,徐州“剿總”除留1到2個軍堅守徐州外,隴海線各次要城市一律放棄,主力位於徐州至蚌埠間鐵路兩側地區進行攻勢防禦,集中全力尋求沿平漢路東進和津浦路南下的共軍主力決戰。這就是徐蚌會戰計劃。11月5日,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顧祝同飛抵徐州傳達了徐蚌會戰計劃。
◆蘇北兵團越過隴海路,向徐州東南挺進,圖為部隊透過唐河。
不同於國民黨軍的消極保守和反應遲鈍,解放軍的軍事統帥們又一次以敏銳的戰略眼光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使得計劃中的淮海戰役規模迅速擴大。早在10月31日,粟裕就意識到淮海戰役的規模可能空前巨大,因此向毛澤東建議請“陳軍長、鄧政委(指陳毅和鄧小平,當時分別擔任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和政委)統一指揮”。11月上旬,粟裕又根據徐州國民黨軍的種種反常跡象準確判斷出敵人正在部署南撤,並認為孤立徐州,切斷徐州國民黨軍的陸上退路甚為必要。11月8日,粟裕向毛澤東、陳毅、鄧小平大膽提出:抑留徐州劉峙集團,將其殲滅于徐州及其周圍地區,並建議以豫皖蘇部隊迅速截斷徐蚌路(徐州至蚌埠間鐵路)。這成為殲滅劉峙集團于徐州周圍地區的最早構想。
接到粟裕電文的毛澤東再次重複著自己作為偉大戰略家的英明決策。11月9日,毛澤東兩次電告前線將領,一針見血指示中原野戰軍直出宿縣,截斷宿蚌路(宿州至蚌埠間鐵路),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國軍主力。日後戰役的發展證明,毛澤東命令佔領宿縣這一奇招,起到了遼瀋戰役中佔領錦州一樣的效果。遼瀋戰役時佔領錦州,東北決戰成了關門打狗,淮海戰役佔領宿縣,中原決戰就成了甕中捉鱉。
就這樣,經毛澤東和粟裕等中共軍事統帥的因勢利導,當初以殲滅劉峙集團一部為目標的戰役最終發展成了同國民黨軍重兵集團進行的南線大決戰。歷史走到11月9日,也就是毛澤東命令中原野戰軍佔領宿縣這一天,淮海戰役才剛剛開始不過三天,但結局卻已經註定。愚鈍的蔣介石不知道這一點,他仍然固執地將自己的主力部隊一支又一支的投向中原戰場這個無底洞,其結果只能是招致更大的損失。
結語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以解放軍的完勝而宣告結束。是役,解放軍連續作戰66天,共計殲滅國民黨軍55.5萬餘人,這還不包括其潰散和逃亡的人數。淮海戰役是在解放軍兵力、裝備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進行的,其勝利幾經曲折,艱難無比,因此也就更加顯得彌足珍貴。毛澤東對此有過形象的描述:“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煮熟,硬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淮海戰役之後,國民黨軍南線精銳主力喪失殆盡,其軍事力量事實上已經完全崩潰了。從此以後江北無大戰,解放軍揮戈江南已經指日可待。
回顧淮海戰役雙方決策的整個過程,國民黨軍並非完全沒有獲勝的機會,但由於其不思進取,協調不力等主觀原因,這些機會最終都失去了。反觀共產黨的軍事統帥們,他們充滿了主動進攻,奮勇拼搏,銳意進取,險中求勝的革命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決定了淮海大戰的最後結局。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援: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