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18日,毛主席這一天的心情都特別糟糕。
在這一天裡,林彪、粟裕分別發來電報,不約而同地對毛主席的命令提出了異議。
在此之前,毛主席命令林彪舉兵南下,攻打錦州;毛主席同時命令粟裕發兵過江,開闢江南戰場。
毛主席手拿兩份電報,一臉怒氣地對周恩來說:“林彪不南下,粟裕不過江,我們這臺大戲不好唱嘍!”
毛主席手下強將如雲,可是,此時此刻,林彪、粟裕的分量卻奇重無比。
他們分別是東北、華中(華東)兩大戰場的軍事主帥,在既往的戰鬥中,他們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更為關鍵的是,在全國戰場這盤大“棋局”裡,東北、華中(華東)舉足輕重。
毛主席的原本的戰略部署分別是:
讓林彪率部南下攻打錦州,切斷東北國民黨軍隊撤往關內的陸路通道,來一個“關門打狗”,將國民黨軍消滅在東北;
讓粟裕率三個縱隊先行渡過長江、直逼南京,把解放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深遠後方,使得我軍從戰略防禦變為戰略進攻。
這是毛主席站在全域性的高度而下的一局“大棋局”,是經過反覆推敲而確定下來的戰略部署。
林彪、粟裕為什麼不約而同地提出異議?
他們各自都有什麼樣的不同意見?
毛主席又是如何看待和處置林彪、粟裕這兩員愛將“抗命不遵”這件事情的?
先說一下東北方面。
隨著“冬季攻勢”的完美收官,林彪打敗了在東北的幾乎全部國民黨高階將領。
一大批黃埔出身的國民黨將領成為了林彪的手下敗將,其中有他的黃埔學長、同班同學,還有當年的黃埔教官。
東北野戰軍已經將國民黨軍圍困在長春、瀋陽、錦州這三座孤城,對於國民黨軍來說,此時的局勢已經岌岌可危。
萬般無奈之下,蔣介石祭出自己最後一張王牌-衛立煌。
然而,衛立煌剛到東北,就與蔣介石在戰略問題上有了分歧。
蔣介石關注的焦點是:如何將東北的60萬部隊解救入關,投入中原、華北戰場;
而衛立煌卻提出:這樣撤退的風險極大,很可能被林彪節節截斷、分別包圍、各個擊破。
衛立煌因此堅持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堅守瀋陽,時機成熟時再打通沈錦路。
蔣介石的戰略部署不能說不正確,因為,蔣介石要做的恰恰正是毛主席所擔心的事情。
因此,為了防止東北的敵人逃跑,毛主席命令林彪南下攻克錦州,搶佔這一個至關緊要的戰略制高點,然後“關門打狗”,殲滅東北的國民黨軍隊。
按理說,林彪不可能不明白毛主席攻打錦州的戰略意義。
可是,林彪卻猶豫了。
先打長春還是先打錦州?
林彪左思右想,左右為難。
林彪理解毛主席“關門打狗”的戰略構想,但是,他認為,只需抓住吉林、長春之敵,敵人就下不了撤離東北的決心。
如此,我軍即可採用“攻敵必救”、“圍城打援”的戰術分割包圍敵人,繼而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因此,4月18日,林彪給毛主席發去電報,拒絕南下攻打錦州,建議改為攻打長春。
事實上,林彪這麼決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林彪明白,錦州像根扁擔,一頭挑著華北,一頭挑著東北。
假如此時先攻打錦州,東北野戰軍即將關內關外兩面受敵。
一旦錦州之戰打響,關外的國民黨軍必將蜂擁而至,拼死相救。
除此之外,林彪還擔心來自關內的華北方面國民黨軍的威脅。
東北野戰軍假如不能速戰速決、一口氣拿下錦州,關內的國民黨軍援兵可能在較短時間內馳援錦州之敵。
林彪預判,假如華北的國民黨軍隊東進馳援錦州,我華北野戰兵團難以拖住他們的步伐。
平心而論,林彪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在華北,我軍有兩支野戰部隊,其中一支部隊由徐向前率領,當時正在進行解放太原的戰役。
因為這支部隊剛剛由晉冀魯豫地方部隊整編組成,且解放太原戰役的難度極高,因此,根本無暇他顧;
另一支就是聶榮臻率領的晉察冀軍區部隊。
這支部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重慶和平談判期間,為了表明我方熱愛和平的態度,以促成和平協議的簽訂,我方在裁撤軍隊等問題上作了不少讓步。
國共雙方草簽和談協議後,我方就裁撤了一批部隊,其中,我晉察冀軍區部隊就被裁撤了超過一半的兵力。
另外,在大同集寧戰役、太原戰役中,這支部隊傷亡甚眾,許多戰略物資消耗殆盡,我晉察冀軍區很長時間都沒能恢復元氣。
直到楊德志取得清風店戰役、石門戰役的勝利後,華北的局勢才逐漸穩定。
即便如此,原晉察冀部野戰部隊也就兩個兵團(即後來的19兵團、20兵團),兵力不過20萬之眾。
而國民黨在華北擁有50餘萬兵力,武器裝備、戰役準備等情況也比我軍好出許多。
這些國民黨部隊一旦決意要東進,我華北野戰軍很難拖住他們。
這樣,林彪的東北野戰軍就可能在錦州附近被東西對進的國民黨軍兩面夾擊。
倘若如此,我東北野戰軍危矣!
後來戰役的發展程序證明了林彪的預判。
在蔣介石的一再嚴令下,華北國民黨軍組成了由侯鏡如為司令的10萬人的東進兵團;
同時,蔣介石把“五大主力軍”中的兩個軍(新1軍、新6軍)組成西進兵團,由廖耀湘率領,浩浩蕩蕩撲向錦州。
除了應對國民黨軍“東西對進”,林彪在攻打錦州時還要時刻提防瀋陽、長春之敵。
在瀋陽和長春,衛立煌和鄭洞國分別擁有十幾萬兵力。
為了不讓他們趁機逃遁,或者增援錦州,我東北野戰軍必須以一部分兵力圍堵瀋陽和長春。
更讓林彪顧慮重重的是,他對東北野戰軍能不能快速拿下錦州信心不那麼充足。
在錦州,國民黨軍構築了堅固的永久性城防工事,範漢傑率15萬重兵把守在此。
林彪擔心,我東北野戰軍萬一與錦州之敵僵持不下,必將因敵軍援兵蜂擁而至而陷入困境。
在林彪的記憶裡,“四平之戰”的陰影猶在,且揮之不去。
另外,要攻下錦州,我東北野戰軍必須有相當規模的重武器,必須保障近60萬大軍的後勤供應。
這樣龐大的供給本身就有很大的難度,再加上,一旦後勤保障不濟,或者戰役態勢不利於我方,我東北野戰軍攻城部隊很難安全、快速地撤離戰場。
相比之下,如果攻打長春,因為長春距我軍的後勤保障基地距離最近,且長春的國民黨守軍相對較弱,我軍攻打長春有足夠的把握。
在這裡,筆者想到了一句俗語-“屁股指揮腦袋”。
林彪作為東北前線的總指揮,他的腦子裡更多考慮的是東北戰場的得失,從而決定東野軍事行動上的取捨。
這也正是林彪與粟裕在看待同類問題時的不同之處。
眼看林彪攻打錦州顧慮重重,毛主席勉強同意林彪先打長春試一試。
5月中旬,林彪命令東北野戰軍兩個縱隊進攻長春。
然而,這兩個縱隊既沒有拿下長春,也沒有引來瀋陽等地馳援長春的國民黨援兵。
林彪見“圍城打援”行動未見成效,只能在7月作出決定,率部南下攻打錦州。
可是,2個月之後,林彪還在原地按兵不動。
遠在西柏坡的毛主席非常生氣,在發給林彪的電報裡,毛主席的措辭也嚴厲了許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林彪不再拖延,率部開往錦州。
然而,當年10月,就在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快要到達錦州的時候,林彪又停下了前進的步伐。
原來,林彪得到情報,證實了敵人增援錦州的訊息。
這個時候,羅榮桓政委實在看不下去了。
他非常生氣地對林彪說:“為了打錦州,中央三令五申。剛下的‘攻錦’決心怎麼又突然改變了呢?”
“我們如何向中央解釋?”
“現在幾十萬部隊已經開到了遼西,錦州外圍之敵已經肅清,指戰員鬥志正旺,忽然不打了,戰士們會怎麼想?”
一向寡言少語的林彪回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準備了一桌菜,卻來了兩桌客,怎麼吃?”
羅榮桓政委說:“那就多加幾雙筷子嘛,敵人區區四個師,能成什麼氣候?”
“總之,打錦州的計劃是中央軍委、毛主席已經批准了的,我們的決心不能動搖。”
最後,經過羅榮桓、劉亞樓的一再勸說,林彪才下定了打錦州的決心。
接下來,林彪考慮的重點就是怎麼打的問題了。
在他看來,錦州戰役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阻止住國民黨的東進兵團。
這個時候,“塔山”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成為了關鍵中的關鍵。
在這一個問題上,林彪與遠在西柏坡的毛主席不謀而合:守住塔山是錦州戰役的關鍵,也就是說,守住塔山才能堵住國民黨南撤。
為萬無一失,林彪把東野王牌李天佑的一縱(後改稱38軍)作為戰役總預備隊,派吳克華率四縱三個師堅守塔山。
在塔山,吳克華率部傾盡全力,硬是扛住了侯鏡如11個師10萬餘人六個晝夜的猛烈進攻。
在錦州,林彪指派“旋風司令”韓先楚擔任錦州攻城總指揮,指揮劉震二縱、韓先楚的三縱,攻打錦州城北;
由鄧華的七縱在詹才芳的九縱配合下攻打錦州城南。
1948年10月13日,東北野戰軍攻城部隊掃清了錦州外圍,10月14日上午10時,總攻開始了。
當天中午,東北野戰軍各路攻城大軍相繼攻入市區,與負隅頑抗的國民黨守軍展開巷戰。
當晚18時,東北野戰軍成功佔領錦州,國民黨守軍司令範漢傑當了解放軍的俘虜。
錦州之戰實現了中央的戰略部署,其連鎖反應也是非常可喜的。
10月17日,被長久圍困在長春的滇軍第60軍在曾澤生軍長帶領下宣告起義;
兩天後,包括一個兵團部又一個軍的守敵餘部全體投降,國民黨長春最高指揮官鄭洞國將軍也在最後一刻放下了武器。
至此,曾經是偽滿洲國首都的長春獲得解放。
廖耀湘指揮的西進兵團是什麼樣的命運呢?
因害怕被解放軍分割圍殲,西進兵團一直走走停停,裹足不前。
有軍事專家後來評判道,如果廖耀湘當機立斷,迅速攻下彰武,我東北野戰軍後勤補給線將被切斷。
果真那樣的話,我東北野戰軍的處境將會相當被動。
可是,因為這樣那樣的顧慮,廖耀湘沒有那麼做。
10月26日,東北野戰軍部隊將廖耀湘兵團圍困在黑山一帶,最後全殲廖耀湘所部,活捉了廖耀湘。
11月2日,東北野戰軍乘勝進擊,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千軍,直下瀋陽、營口。
遼瀋戰役至此勝利結束。
我東北野戰軍以69000人的傷亡,殲敵1個總部、1個邊區司令部、4個兵團部、11個軍部、33個整師加16個團(內1個軍起義、1個軍團部並1個軍投誠),共47萬人。
接下來,讓我們再說一下粟裕“不過江”這件事。
與林彪一樣,林彪給毛主席發電報那一天,粟裕也給毛主席發了一封電報。
一南一北,毛主席的兩員愛將不約而同地對自己的決定提出反對意見,這是毛主席從來沒有遇見過的事情。
毛主席不免感到意外,甚至有些惱火。
1948年1月,著眼於全國戰局,毛主席計劃派粟裕率領三個縱隊渡過長江,在蔣介石的大後方狠狠地捅他幾刀。
毛主席設想,此舉可以迫使蔣介石撤回大部分中原地區的國民黨軍隊,以“拱衛”其作為看重的南京及其周邊地區。
毛主席還想,這樣的戰略考慮可以大大減輕劉、鄧在中原作戰的壓力。
然而,收到中央發來的電報指令後,粟裕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粟裕認為,目前馬上渡江進軍江南地區的時機尚未成熟。
粟裕分析,從戰略上看,分兵渡江、牽制國民黨主力回援的戰略是有利的。
但是,戰爭中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且影響太大,此舉很難在短期內達到預期效果。
在服從中央決定,積極進行渡江準備的三個月裡,粟裕一刻也沒有停止思考。
他認為,如果我軍將兵力集中在中原戰場,在根據地民眾的支援下,我軍戰勝國民黨軍的把握更大,勝算更多。
如果將更多的國民黨軍主力殲滅在長江以北,戰局很快就能夠明朗起來。
粟裕同時認為,相比之下,江南地區缺乏強有力的後方支援,而國民黨方面卻很容易集中力量與我軍抗衡。
這樣一來,我軍有限的兵力非但不足以對國民黨構成很大的威脅,還有可能造成不小的損失。
粟裕同時認為,中央想要調動國民黨幾大主力回援江南的想法不一定能夠實現。
比如,國民黨整編第5軍、第18軍都是機械化部隊,江南水鄉的地形並不適合其發揮優勢,因此,估計蔣介石不會把他們調回江南;
另外,國民黨第7軍、整編第48師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主力部隊,向來不受蔣介石的節制。
蔣介石說什麼也不會把這兩支部隊調至自己的“臥榻之側”。
綜上所述,粟裕考慮再三,得出了“此時南下意義不大”這樣的結論。
作為區域性戰場的軍事主官,粟裕沒有完全站在本位考慮自己的得失問題,而是“更上一層樓”,站到了全域性的位置,籌劃的是整體戰略。
據一位國民黨軍起義將領回憶,當時的情況正如粟裕所料。
獲悉粟裕將要率三個縱隊南下過江的情報之後,蔣介石根本沒有調動四大主力回援江南的打算。
作為應對之策,蔣介石預備在江南各省調集數倍的兵力,尋機殲滅粟裕的三個縱隊。
在陳毅的理解支援下,粟裕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彙報給了毛主席、黨中央。
收到粟裕發來的電報後,毛主席有些掃興,甚至有些惱火。
當粟裕趕往延安,向毛主席和黨中央解釋自己的戰略構想時,毛主席一度曾經有過“換將”的想法。
但是,當粟裕和盤托出自己的建議和計劃之後,毛主席和其他幾位中央領導都被他成功說服了。
毛主席不僅採納了粟裕的戰略意見,還把華東地區最高軍事指揮權交給了粟裕。
1948年5月,朱德、陳毅來到了華野的駐地召開動員會。
6月18日,華野展開了對開封的進攻,19日,指戰員們攻入城內,轉入巷戰。
與此同時,蔣介石喪心病狂地下達了轟炸古城開封的命令。
但是,廣大指戰員們並沒被敵機的狂轟濫炸所壓倒,一番慘烈的激戰後,解放軍於21日解放了開封城。
為了挽回敗局,蔣介石命令邱清泉、劉汝明由魯西南向開封攻擊前進。
同時,以整編75師、72師、新編21旅組成區壽年兵團,自民權地區經睢縣、杞縣向開封迂迴進攻。
“敵變我變”。
粟裕立即調整了戰役部署:
他命令第3、第8兩個縱隊吸引邱兵團南進,使邱清泉與區壽年兩個兵團之間出現了空隙。
然後,粟裕命令四個縱隊組成突擊集團圍殲區壽年兵團,同時以五個縱隊攔阻援敵。
29 日晨,華野突擊集團將區壽年兵團的兵團部和75師、新21旅包圍於龍王店附近地區,將整72師包圍於鐵佛寺。
華野阻援部隊則完成了對邱、區兵團的隔離。
中原大地,一時炮火連天。
走投無路的區壽年頻繁向蔣介石發去求援電報,蔣介石一日三次命令邱清泉和黃百韜火速救援。
然而,邱清泉被解放軍阻隔在了距離區壽年部僅有10公里的地方。
黃百韜則被阻攔在距離國民黨軍第72師10公里的地方。
直到區壽年被俘,他也沒有等到所謂的增援部隊。
此後,華野各部不怕疲勞,不怕傷亡,咬緊牙關,連續作戰。
6日凌晨,華野又殲滅了黃百韜的一個團。
當敵人的援軍進一步壓來之時,粟裕果斷下達了撤退令,各參戰部隊有條不紊地撤出了戰鬥。
1948年9月,華野又啃下一塊硬骨頭。
濟南戰役,我華野部隊殲敵14萬餘人(包括2萬起義官兵),活捉包括王耀武在內的國民黨軍高階將領23名。
此戰還繳獲各種炮800多門,坦克、裝甲20輛,汽車238輛。
這一系列戰役的勝利,給了粟裕和毛主席、黨中央以極大的信心。
不久之後,粟裕更是向毛主席提出了一個更大的戰役構想,那就是震驚中外的世紀大戰-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