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科學家精神鑄就國家脊樑

科學家精神鑄就國家脊樑
科學家精神鑄就國家脊樑


2020年9月20日,全國科普日活動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在北京中國科技館揭幕,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手模亮相,向公眾開放。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

說起科學家精神,有人說它離我們很遠,有人說它就在我們身邊。

一個多月前,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鄭哲敏院士逝世,很多年輕人在網上自發緬懷老先生。他們傳頌老先生在爆炸力學領域所取得的科學成就之餘,更為他那“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的傳奇所感動。

---------------

1955年,鄭哲敏學成歸來之際,他的導師錢學森叮囑他:“回國後,國家需要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不一定是尖端的,哪怕是測量管道水的流動也可以做。”此後數十載科研生涯,鄭哲敏一直踐行這一教誨。在他的努力下,我國還誕生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但當國家授予他最高科技獎時,他卻連連表示惶恐:“我這麼大年紀了,還能盡到多少責任?所以總有點欠了什麼完不成的感覺。”年輕網友說,鄭先生就是那些從舊社會走出來的科學家代表,他們都有一個強國富民夢,總想為國家做些實事,這些老科學家身上折射出的,正是當下年輕人需要弘揚的——科學家精神。

搞科研就是為了國家強盛

2017年8月,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正式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說,如果說上世紀70年代開展的第一次青藏科考是一次科學大發現,那麼時隔近半個世紀,第二次青藏科考則延伸至泛第三極地區,關乎30多億人的生存發展。

據他回憶,第一次科考更多是靠“兩條腿”、四個汽車輪子。而新時代的科考,整個科考手段、科考裝置、科考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林芝到拉薩400多公里,現在一趟就幾個小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則要一個星期。”姚檀棟說。

他告訴記者,現在的青藏科考在很大程度上告別了“兩條腿”、四個輪子,科學家帶著無人機,無人機帶著感測器,可以高效率地測冰川地形、雪冰層厚度變化;無人船則可以巡遊冰湖,測湖深、湖底地形……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用直升機把科考裝置從冰川末端送到冰川頂部,姚檀棟曾親眼見證這一幕,“當時我就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哪一天我可以在我們國家坐上直升機,到我們自己的冰川上去考察。”

現在,他的夢想實現了,姚檀棟到黃河源頭冰川考察,直升機從4000米一下拉到6000多米,只用了幾分鐘,遠遠高於當年“腳底板科考”的速度。

“這是因為國家有實力了,技術進步了。”姚檀棟說。他告訴記者,科學家精神不只關乎科學家群體,也事關整個社會層面。

在他看來,科學研究需要堅持和忍耐,真正要解決某個科研難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這就需要有長期的堅持,耐得住寂寞。

姚檀棟說,現在搞科研的條件好了,這離不開國家的發展,面對這樣的環境和條件,科研人員更要坐得住冷板凳,努力實現更多的科學夢想。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有這樣一批老一輩計量專家: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203所原副總工程師、總計量師葉德培就是其中一員。

翻開葉德培的履歷表,時光彷彿在那已經泛黃的紙張上流淌:1938年,葉德培出生於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的長輩大都是教師,家人也給她起了一個硬朗的名字——葉德培。

葉德培經歷過舊社會,從苦日子中走來:親眼見到上海棚戶區的老百姓住在低矮陰暗的弄堂中,日子過得很艱難;看見公共汽車揹著大氣包,行動緩慢地在街上行走。當時幼小的她心中就埋下了一個想法:要學習本領,改變國家命運。

一次任務中,整批產品被認定為不合格。葉德培和同事分析查詢,查明問題的根源是衰減器的校準曲線有誤。問題雖然解決了,卻引起葉德培思索。她意識到,計量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效能,一個人的看似不經意的一次失誤,就會造成一批產品的報廢。

從此,她愛上了計量工作,一干就是一輩子。

“超導約瑟夫遜電壓標準”是203所經過近10年攻關取得的重大成果,它讓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一樣擁有了當時最先進的直流電壓標準。

不過,這套先進的標準一度被閒置,經濟效益偏低。葉德培四處奔走遊說,爭取到一個仲裁機會。面對20多位評委,她只帶了3個人,擺開“舌戰群儒”的架勢。最終,國家相關部門拍板確定,這套基準成為國家副基準,並於1998年下文正式命名。

經過數年的努力,葉德培先後將國際《測量不確定度表示導則》譯為中文,並寫成教材進行推廣。她本人也成為國內研究“測量不確定度”的知名專家。

現在,葉德培希望在自己的晚年,靜下心來做些研究工作,為計量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葉德培說:“研究計量名詞術語是一件非常細緻的工作,計量名詞關係到國際名詞統一的問題,我們要通俗易懂地表達出來。這件事我還要繼續幹下去。”

甘為人梯關心青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認為,老一輩的科學家愛國奉獻、淡泊名利、刻苦攻關、敢為天下先、攀登科學高峰,這些優良的品質給當代科學家樹立起很好的榜樣。

“科學家精神能夠鼓舞年輕一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甘為人梯。”袁亞湘說,華羅庚、陳景潤是老一輩數學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事蹟、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學家。

今年是華羅庚111週年誕辰。他最初只有初中文憑,後來成為清華大學圖書館管理員,之後又成為教員,從劍橋訪問歸來後直接被提升為教授。在袁亞湘看來,這些成績的取得就是因為有更老一輩的科學家甘為人梯。

後來,華羅庚自己又甘當伯樂,把陳景潤從廈門調到北京,為陳景潤後來的成就打下重要基礎。

“老一輩科學家培養年輕一代的科學家,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的使命。我們這一代更應該在當今社會弘揚這種甘為人梯、扶助後學的精神。”袁亞湘說。

葉德培也很關心青年人的成長進步,甘做鋪路石。她的學生告訴記者,葉老總是言傳身教,根據每個同志的自身特點,安排適合他的工作,發揮其特長。每次研究新課題,從主題、論證到成果鑑定,葉德培都事無鉅細,嚴格把關,提出修改意見,並幫助制定切實可行、經濟合理的技術方案。在她的指導下,很多年輕人已經成長為行業領軍人物。

葉德培曾說,年輕人也要坐得住冷板凳,不為外界的喧譁所迷惑,要有定力,埋頭苦幹,做真正有價值的工作。

重大成果背後往往離不開集智攻關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在澱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從頭合成。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所長馬延和說:“這也意味著,我們所需要的澱粉,今後可以將二氧化碳作為原料,透過類似釀造啤酒的過程,在生產車間中製造出來。”

據他預計,如果未來該系統過程成本能夠降低到可與農業種植相比的經濟可行性,將可能會節約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資源,避免農藥、化肥等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提高人類糧食安全水平,促進碳中和的生物經濟發展。

這一重大原創突破,再次凸顯出集智攻關的重要性。

“我們不同團隊聚在一起,為一件事、一個目標、一個任務共同努力,協同攻關,才實現了這一原創性重大突破。”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副研究員、人工合成澱粉專案經理蔡韜說。

在他看來,除了科研團隊多年的努力和堅持之外,科研組織模式的創新功不可沒。

“我們集聚所內外創新資源,實現各方科研力量的有機融合和高效協同。研究所根據專案研究需求進行人才佈局,組建了當初平均年齡30週歲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團隊。”蔡韜說。

他告訴記者,自該專案立項以來,他和同事已試驗了很多年,嘗試了無數次,但其中有兩年的時間,都以失敗告終。

“最壞的結果就是失敗,科研中的失敗再正常不過,大不了從頭再來。”蔡韜說。

馬延和說,澱粉的車間製造,是科學家團隊提出以生物技術推動“農業工業化”的一個標誌。6年前專案開始設計時,誰也沒有把握,他們也作好了長期奮鬥的準備。

“我們成立了專案制的總體研究部,資源由研究所保障,不必申請競爭性經費,不計較一時勝敗,團隊成員的績效薪酬一般高於同等水平科技人員。”馬延和說。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還反覆強調,整個團隊一直在弘揚科學家精神,培養家國情懷,逐漸凝聚了一批有家國情懷、勇於創新、甘於坐冷板凳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他們寧心靜氣、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潛心攻關。有了這些人,才能產出這樣的大成果。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09-29

相關文章

大力培育弘揚科學家精神(大家手筆)
來源:人民網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科學成就離不開科學家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弘 ...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丨著名天文學家、中科院院士葉叔華: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丨著名天文學家、中科院院士葉叔華: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
編者按 科學家精神是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 ...

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堅持不懈 追趕前沿(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 --葉叔華 "天文臺只招一個男的."1950年,當葉叔華滿懷建設祖國的熱情,從香港到南京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求職時,工作人員的回答讓她吃了"閉門羹&q ...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陸啟鏗——自強不息 勤耕不輟
有一次,數學大師華羅庚突然問陸啟鏗:"什麼叫'陸啟鏗猜想'?" 陸啟鏗滿臉疑惑:"我也不知道."他後來查文獻才瞭解,原來這是自己一項研究的延伸,從1969年起, ...

與黨同齡的科學家 | 記我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家陳敬熊院士

與黨同齡的科學家 | 記我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家陳敬熊院士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以下簡稱"採集工程")於2010年正式啟動,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科協牽頭聯合11家部委共同實施的一項科技歷史人文工程.10餘 ...

石油科學家要攀登世界科技的屋脊

石油科學家要攀登世界科技的屋脊
中國,從貧油國到產油大國,離不開石油科學家問鼎地宮的石油抱負.上下求索的石油精神. 9月10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召開"石油科學家精神及科技創新"院士專家座談會.從油氣提高採收 ...

矢志奮鬥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述評

矢志奮鬥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述評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光明日報記者 齊芳 顏維琦 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能清晰地感受到一部濃縮的科技強國史: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墨子號"量子衛星.C919大飛機--一 ...

【致敬】他是新中國第一代海歸科學家,用“三封信”改變了我國紅外技術研究的方向和程序

【致敬】他是新中國第一代海歸科學家,用“三封信”改變了我國紅外技術研究的方向和程序
1951年3月,湯定元按照規定前往美國移民局辦理護照延期,辦事人員傲慢地對他說:"我知道你們中國人都想賺美元."聽到這句話,湯定元非常氣憤,大聲說道:"是有個別中國人想留 ...

她放棄海外工作機會毅然歸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如今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她放棄海外工作機會毅然歸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如今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三尺講臺上,她用熱愛播撒智慧,讓強國青年的內涵不斷擴充套件:科技創新中,她將論文寫滿大地,奮力譜寫中國人心中的稻花豐年.她就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李媛.近日,她榮獲2021"強 ...

他是中國科學家的天花板 三軍儀仗隊為他抬棺 第一位享此殊榮的人

他是中國科學家的天花板 三軍儀仗隊為他抬棺 第一位享此殊榮的人
錢學森,一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兩彈一星卓越功勳,譽滿全球的中國科學家.可以說,要是沒有錢老的辛勤耕耘,我們的導彈.航天事業就不可能取得現在的傲人成績,也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 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 ...

日本國寶級科學家出走,組團投奔中國,他們為什麼要來中國?

日本國寶級科學家出走,組團投奔中國,他們為什麼要來中國?
近日,日本國內可謂是風波不斷,前段時間,日本首相菅義偉曾表示辭職的訊息,已經在網路上引發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熱議.事件熱度還未平息,又傳出日本國寶級科學家要帶領其團隊,集體投靠中國的訊息. 對於我國來說 ...

數千名美國科學家投奔中國,是真的看好中國嗎?背後有什麼隱情?

數千名美國科學家投奔中國,是真的看好中國嗎?背後有什麼隱情?
大家好,我是老七,本期我們來說說這個話題 人才流失,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痛,每當說起清華北大有多少留學生留在美國,不願意回國的事情,我們總是如鯁在喉,總有一種被被背叛的感覺,畢竟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雞,卻 ...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究竟什麼是女排精神?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究竟什麼是女排精神?
推薦指數:★★★★★ 懸疑指數:★ 視覺指數:★★★ 劇情指數:★★★★ 今天要跟您分享的,是2020年的體育電影<奪冠>. 陳可辛從來不是一個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l ...

兩彈一星元勳賦|陳能寬賦

兩彈一星元勳賦|陳能寬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十一國慶節到來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 ...

兩彈一星元勳賦|周光召賦

兩彈一星元勳賦|周光召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十一國慶節到來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 ...

兩彈一星元勳賦|黃緯祿賦

兩彈一星元勳賦|黃緯祿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國慶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以銘記這 ...

1950年,為什麼這群海外的年輕人一定要回家?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王文博 1950年的一天,"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將開啟它駛向中國的航程,趙忠堯和其他年輕人在甲板上興高采烈地合照,以此來慶祝歸途. ...

兩彈一星元勳賦|彭桓武賦

兩彈一星元勳賦|彭桓武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國慶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以銘記這 ...

楊振寧回國後見到岳父杜聿明,稱呼“杜先生”,周總理迅速糾正

楊振寧回國後見到岳父杜聿明,稱呼“杜先生”,周總理迅速糾正
常言道:"科學雖無界,但科學家卻有國家之別." 在新中國成立早期,國內科研條件極其匱乏,缺乏必要的研究儀器.可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梁思禮.華羅庚.朱光亞.鄧稼先.錢學森等一眾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