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兩彈一星元勳賦|周光召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十一國慶節到來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以銘記這些為國無私奉獻的國家脊樑,追憶那段令人熱血沸騰的崢嶸歲月。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研製“兩彈一星”貢獻突出的23位科學家予以表彰,並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他們是: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

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

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

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

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

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

趙九章、姚桐斌、錢驥、

錢三強、郭永懷。

這23位科學家,是共和國的功臣,是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輝榜樣,更是大眾心中的英雄,全國人民永遠崇敬的楷模。

兩彈一星元勳賦|周光召賦

周光召賦[1]

作者:王慶緒

情融兩彈,意屬中華;擘劃一星,功開國懋。飛才思於北斗,學萃艱辛;施德政於上庠,智修玄奧。崇文光於諸子,水石清華;演天道以九章〔2〕,汪洋宏浩。俠肝義膽,披瀝春秋;壯志慧心,遞傳英劭。乃學界之高標,洵科林之大纛。

此之為誰?兩彈元勳周光召也。概乎其銜,既為院士,更乃國工。誕於長沙,少而敏學;讀於清華,壯而彎弓。留學蘇聯,進核研〔3〕之域內;拜師彭老,入粒學〔4〕之門中。奠贗向量流〔5〕之基,猶如磐石;察輕子衰變之律,堪比峻峰。流代數以演,工於計算;螺旋態以論,貴在貫通。大肝膽立身,莊而有象;真性情治學,靜而如松。眼放全球,悠悠情熾;胸懷祖國,赫赫聲崇。

季時循序,九夏鼎新。拔棟樑於後生,四方景仰;盡心力於學術,舉世拜敦。研探與濟時並重,修為共報國同存。尚力行,求真求是;善合作,創智創新。垂典範於杏壇,學以致用;起絃歌於大漠,事必躬親。九秩〔6〕年高,無半分驕奢;雙肩任重,存十倍勤殷。祝耄耋之安享,期百年之壽禎。

噫,盛世繁榮,何止於藍圖之劃;中華復興,更依乎大略之襄。兩彈一星,衛金甌以重器;千秋百世,享泰平之時光。當仰魁鬥,興鱣堂〔7〕。崇科技,挺脊樑。賡繼文瀾,詩吟風雅;秉承勳績,劍指蒼茫。

【註釋】

〔1〕 【創作說明】依《詞林正韻》。

〔2〕 【九章】《九章算術》,這裡代指數學、物理學等理科基礎知識。

〔3〕 【核研】核物理研究。

〔4〕 【粒學】粒子學。周光召師從彭桓武,開始基本粒子物理研究。

〔5〕 【贗向量流】與下文“輕子衰變”“ 流代數”“ 螺旋態”均是於核物理相關的專業術語,也是周光召院士做出卓越貢獻的領域。

〔6〕 【九秩】九十年。周光召誕於1929年5月,至今已九十歲了。

〔7〕 【鱣堂】zhān táng,古時講學之所。這裡代指教育。



作品導讀:

周光召,1929年5月生於湖南長沙,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世界公認的贗向量流部分守恆定理奠基人之一。

本賦全文四段,第一段“起”。概寫周光召的成就與威望,以“學界之高標,科林之大纛”,狀寫其標杆形象。第二段“承”。

述憶周光召投身“兩彈一星”偉大事業的志向與抱負。周老一生經歷豐富,成績巨大且涉及多個方面。作者抓出主線,精心選材,以“誕於長沙”、“少而敏學”、“讀於清華”、“留學蘇聯”、“進核研之域”、“入粒學之門”等,簡寫身世。以“贗向量流”、“輕子衰變”、“流代數”、“螺旋態”等,言其專業。

第三段“轉”。用“拔棟樑於後生,四方景仰”,頌揚周老作為中國科學院院長,培育科學家團隊的情懷。第四段“合”。由對“兩彈一星元勳”的敬佩,表達自己繼承“兩彈一星元勳”精神,以筆為劍,為中華復興奉獻才智的決心。



作者簡介:

王慶緒,安徽淮南人,教師,已發表作品百餘萬字。在近年徵文比賽中已300多次獲獎。其中《中華賦》獲全國徵集一等獎,《大美蘭州賦》獲一等獎,《寧鄉建工賦》特等獎。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10-01

相關文章

兩彈一星元勳賦|陳能寬賦

兩彈一星元勳賦|陳能寬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十一國慶節到來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 ...

兩彈一星元勳賦|黃緯祿賦

兩彈一星元勳賦|黃緯祿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國慶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以銘記這 ...

兩彈一星元勳賦|彭桓武賦

兩彈一星元勳賦|彭桓武賦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國慶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透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以銘記這 ...

書生黃祖洽:為何“兩彈一星”元勳名單上沒有他

書生黃祖洽:為何“兩彈一星”元勳名單上沒有他
書生黃祖洽:何須繪麟閣 本刊記者/鮑安琪 發於2021.7.12總第1003期<中國新聞週刊> 多年以來,黃祖洽身邊一直縈繞著兩個揮之不去的問題.一個是,為什麼"兩彈一星&quo ...

他讓中國人首次看到清晰衛星影象!今日,致敬“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

他讓中國人首次看到清晰衛星影象!今日,致敬“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
十年前的今天 2011年7月21日 "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在北京逝世 享年96歲 王大珩是著名光學家 是我國近代光學工程的 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 1948年 他滿懷報 ...

“兩彈一星”元勳王希季:心繫祖國 老驥伏櫪

“兩彈一星”元勳王希季:心繫祖國 老驥伏櫪
原標題:"兩彈一星"元勳.中科院院士王希季--(引題) 心繫祖國 老驥伏櫪(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 --王希季 "兩彈一星"元勳.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為 ...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名冊上,差點漏掉3人!一位老人講了公道話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名冊上,差點漏掉3人!一位老人講了公道話
時間倒回到22年前的1999年9月18日...... 那一天大會堂隆重舉行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23位老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和 ...

“兩彈一星”元勳于敏誕辰95週年,致敬
["兩彈一星"元勳于敏誕辰95週年,致敬]"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他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為國家隱 ...

“寫鄧稼先寫到哭”的新華社老記者筆下的“兩彈一星”精神

“寫鄧稼先寫到哭”的新華社老記者筆下的“兩彈一星”精神
錢三強(中)和錢學森(右)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新華社資料片 2021年4月29日,搭載著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5月30日5時01分,天舟 ...

我國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蹟?

我國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蹟?
"兩彈一星"指導彈.原子彈.人造地球衛星.我國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兩彈一星"的奇蹟?在當今社會如何弘揚"兩彈一星& ...

王希季的百歲生日|“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王希季的百歲生日|“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1999年,國家頒授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如今僅有3人在世:92歲的孫家棟,92歲的周光召,年紀最大的,今天滿100歲. 他就是與 ...

那個把50毫克鐳放進鹹菜罐裡的“乞丐”,竟是兩彈元勳

那個把50毫克鐳放進鹹菜罐裡的“乞丐”,竟是兩彈元勳
不管活著還是去世 他始終默默無聞 他的名字 知道的人並不多 但他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巨星 更是值得中國人敬仰的英雄 他叫趙忠堯 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 是中國原子能之父 是世界上第一個 發現反物質的物理學 ...

矢志奮鬥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述評

矢志奮鬥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述評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光明日報記者 齊芳 顏維琦 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能清晰地感受到一部濃縮的科技強國史: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墨子號"量子衛星.C919大飛機--一 ...

老照片裡的“兩彈一星”故事丨“這是集體的功勳,不應由我一個人獨享”

老照片裡的“兩彈一星”故事丨“這是集體的功勳,不應由我一個人獨享”
集體,集集體,日新,日日新! 這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彭桓武在37年前信筆寫下的題詞. 字跡旁邊的獎章與證書共同見證了那個歷史性的時刻. &quo ...

國家博物館與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主辦“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艱苦條件下的非凡奇蹟

國家博物館與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主辦“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艱苦條件下的非凡奇蹟
1961年3月,錢三強找到王承書,希望她負責高濃鈾研製,一句"我願意!",王承書從此為國家隱姓埋名30多年.圖為王承書(右三)與年輕科技人員一起探討原子理論問題. 中國第一塊鈾礦石 ...

1956年毛主席舉行國宴,錢學森到場找不到座位,毛主席:來1號桌

1956年毛主席舉行國宴,錢學森到場找不到座位,毛主席:來1號桌
1956年1月,毛主席舉行國宴,招待參加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的代表.錢學森也在被邀請之列.當錢學森拿著請柬,按照請柬上的座號找到37號的時候,發現座位上寫的不是自己的名字. 錢學森有些疑惑,再次拿出請柬 ...

真正的名星是我們的科學家、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明星

真正的名星是我們的科學家、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明星
在舉國歡慶我國神舟飛船返回地球村的時候:在仲秋佳節來到的時候:我收集整理了80位科學家的生平簡介提供給大家,他們為了中國的科技發展事業,為了不受列強的欺凌,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工作了一輩子.特別是老一輩 ...

敢教日月換新天

敢教日月換新天
是說新語 求是網 一部百年黨史,一部可歌可泣的精神史.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中朝軍隊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把侵略軍從鴨綠江和圖們江邊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圖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渡過漢江後圍殲殘 ...

杜祥琬院士:科學故事裡的應用和基礎、開闢和反哺

杜祥琬院士:科學故事裡的應用和基礎、開闢和反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階科學顧問杜祥琬 李子鋒攝 在9月18日於北京大學舉行的第十三屆創新中國論壇上,圍繞"在應用研究中感受基礎研究"的發言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