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路橋新聞網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國、第二大棉花生產國。最新資料顯示,我國2020、2021年度棉花產量約為595萬噸其中新疆棉產量520萬噸,佔國內產量比重約87%,地位舉足輕重。
新疆長絨棉因纖維較長而得名,品質可謂世界頂級,用於做衣被十分暖和、透氣、舒適。新疆的棉花為什麼這麼好?
自然條件優勢和科技加持
根據史料和考古發現,西漢時期,海南島上黎族人已開始種植棉花,而新疆則是中國較早大量種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區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空氣乾燥、晝夜溫差大,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不過,除了“地利”,科技的加持也是新疆棉花“牛哄哄”的原因。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各省相繼展開棉花不同種植方式的嘗試。新疆經歷一系列探索與實踐,良種選育、膜下滴灌、精量播種、測士配方、精量水肥、精準化控、全程植保、機械採收等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全面提升了現代化植棉水平,使棉花產量和品質不斷提升,多項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晶片”。為了努力打造新疆優質棉生產基地,促進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部門推薦了新陸中系列、新陸早系列、塔河2號等一批優質棉花品種,堅持最佳化品種、提質増效,以“一主兩輔”用種模式推廣優質棉種,這為後續的機械化作業、高效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棉花“吃好喝好”長得好
“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發展節水高效農業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新疆屬於綠洲農業區,乾旱少雨。膜下滴灌作為一項先進的栽培技術,在新疆的棉花栽培中取得了廣泛應用,實現了提升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目標。
膜下滴灌技術將地膜覆蓋與滴灌結合起來,不僅將兩者的優點合為一體,而且克服了單獨覆膜或滴灌時的不足。膜下滴灌技術可增溫土壤,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並能抑制雜草,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動,改善了對病害的控制,提高水肥利用率,同時提升了棉花品質。有研究表明:該技術可使水肥等生產要素投入量平均減少35%以上,產量提高30%以上。
除了生育期的補充灌溉以外,由於新疆地區土壤母質(岩石風化後形成的疏鬆碎屑物)鹽鹼含量高必須在非生育期對鹽分進行淋洗。科研人員經過不斷努力,最終根據水源的多寡確定了既能夠保證作物健康生長,又能夠節水的淋洗定額。
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
立足於棉花主產區的氣候土壤特點,新疆已建立了特色鮮明的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並實現了規模化推廣應用從種子處理、鋪膜播種、水肥一體化灌溉,到摘錠採棉、儲運加工等,新疆棉花生產實現了各環節、全鏈條的共同發展、協同推進,提高了智慧化作業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實現了棉花生產的提質增效。
很多人以為只存在於美國和東北大地的農業機械化,在新疆北部地區的棉田覆蓋率早已在九成以上。南疆地區的機械化率也在逐年增長,無人機噴灑農藥對於當地的農民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綜合農機化水平已達到93%,資訊化技術融入農業裝備快速發展,北斗衛星導航拖拉機自動駕駛系統在兵團也得到廣泛應用。
本文來自【中國路橋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