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四海通達——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文物聯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開幕,展出來自廣州、南京、寧波等31家文物收藏單位的383件文物精品,為歷年來參展城市最多、文物覆蓋範圍最廣且展出文物較精的海絲主題聯展。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1月10日。
展覽由海絲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海絲申遺辦、各聯盟城市申遺辦承辦。
該展覽也是南越王博物院成立後的首個大展,展現了融合後的新氣象和新徵程。展覽分“港通四海”“貨達天下”“異寶西來”“海事千年”和“交流互鑑”五個部分,包括了不少近年新出土的考古材料。
港通四海 海絲申遺城市聯盟的一次巡禮
“港通四海”從參與本次展覽的各大城市出發,以櫃外圖文展示的形式展現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這些城市在物資、技術、人口、購買力等方面為跨板塊航行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將中國與世界連線。“港通四海”堪稱海絲申遺城市聯盟的一次巡禮,22城精品文物齊聚廣州,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直觀、立體瞭解海絲歷史的機會。
海事千年 為海洋貿易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從國家到民間,海貿管理、設施支撐、技術保障以及精神庇護等種種為締造和平繁榮的“海事千年”提供了層層保障。歷朝歷代自上而下的管理機構為外貿提供了和平穩定的交易環境:隋以前,對外海貿管理以地方為主,國家導向的海貿管理始於唐王朝在廣州設定市舶使,宋朝政府進一步完善市舶機構,明代鄭和下西洋開啟了官方海外貿易的鼎盛時期。此次展出的馬伯樂《鄭和像》、周聞墓誌拓片等文物見證了這一壯舉。及至乾隆時僅保留廣州口岸一關,廣州十三行行商統一經營全國對外貿易,展出的多件外銷畫如十三行風景玻璃畫,令人彷彿置身繁華商行之中。
展覽還著重介紹了唐代寧波和義路碼頭遺址、金代黃驊海豐鎮遺址、元代蘇州太倉樊村涇遺址及至明清廣州黃埔古港遺址等各歷史時期特徵典型的港口、碼頭遺址,這些基礎設施為共生共榮的海洋貿易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人類航海知識和航海技術的發展與革新,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持續繁榮提供了技術保障:從秦漢時兼具風帆和尾舵的原始船型,再到明代福船、廣船、沙船三大傳統船型,造船技術持續發展,各海域打撈的古代沉船實證了不同時期造船技術的發展,以風帆技術、航海羅盤以及“過洋牽星術”為代表的航海技術不斷革新,保證了船上人員和貨物安全抵達大海彼端。
異寶西來 充盈天子國庫,行銷市井之間
秦漢時期,南海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貿易逐漸繁盛,來自東南亞、南亞、西亞的香料、玻璃珠璣等貿易品開始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進入中國,廣州、北海等地出土的許多文物即為明證。合浦漢墓群出土的琥珀、瑪瑙和玻璃等海外珍寶,見證了西漢中期嶺南地區經東南亞通往印度、斯里蘭卡的海上貿易航線。唐宋時期,隨著“廣州通海夷道”的成形、市舶機構的進一步完善,海外的人員和商品持續輸入,揚州地區出土的唐連珠紋金手鐲和唐嵌寶鑲珠鏤空鏨花金戒指等金銀器,廣州康陵出土的一批南漢玻璃器,體現了海外商品的持續輸入。到了明清,以宮廷珍藏為代表的西方工藝品也成了時人追逐的潮流,“異寶西來”,不僅充盈天子國庫,也行銷市井之間。
交流互鑑 宗教、藝術、文化和科技互相傳播
海上絲綢之路是溝通中西方“交流互鑑”的重要橋樑,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外來宗教隨著貿易交流傳入中國,並與中國本土宗教相互交流和碰撞,紡織、制瓷技術的外傳和金銀器製造的輸入,讓中西技術進行互補融合。此外,貿易交往還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帶去了極具東方特色的香料文化、醫藥文化和中國文化等。一批批海外來客帶著異域的宗教、藝術、文化和科技透過海路進入中國,也使中國的文化和觀念透過海上航路廣為傳播。
貨達天下 在遙遠國度吹起“中國風”
“貨達天下”羅列了古代中國的對外輸出商品——絲綢、陶瓷、茶葉,琳琅滿目的商品種類承載著鮮明的中國元素,在遙遠的國度吹起了一股底蘊悠遠的“中國風”。外銷絲綢產品在明清時深受西方追捧,種類多樣、工藝精美,此次展出的清象牙扇、骨雕、花卉、人物、紋扇面、刺繡、花鳥、紋摺扇等體現了明清時精湛的中國織繡技術和專為外銷而設計的圖案款識;茶葉貿易見證了古代中國與外部世界交流的歷史,“南海一號”沉船遺址出土的宋代東張窯黑釉盞等器物,見證了宋元時期茶風盛行並影響至海外的文化現象;瓷器是海上絲綢之路上交易的大宗商品,浙江、福建沿海地區是我國瓷器主要產地,唐代上林湖越窯青瓷和長沙銅官窯瓷器等遠銷海外,宋元兩朝開創了以德化窯白瓷、龍泉窯青瓷為代表的中國貿易陶瓷盛景,明清時期的青花瓷深受海外市場的青睞,延續了中國瓷器在海外的巨大影響力。
採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王美蘇 肖陽 實習生 鍾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