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廣西。
雖然已經成為廣西一處遠近聞名的著名景點,但生活在龍脊梯田深處的老鄉們的真實生活,依舊讓我們有些“意外”。
在美麗風景的背後,我們見到了令人震撼的自然美學、人類智慧的結晶,以及世代生活於此的人民的艱苦生活。對於匆匆到此一遊的遊客,或許只看到龍脊梯田美麗的那一面;但如果深入其中,真正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時,才會發現在靚麗風光的背後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酸楚……
龍脊梯田位於廣西桂林市西北部龍勝各族自治縣,距離桂林市區大約80公里,1個半~兩小時車程。來桂林旅行,這處堪稱“世界梯田之冠”“中國最美梯田之一”的景點,也吸引著眾多遊人。
龍脊梯田的面積規模比較大,分為金坑·大寨紅瑤梯田景觀區、平安壯族梯田景觀區、龍脊古壯寨梯田觀景區三部分。幾處景點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對於自由行的我們而言,選擇了金坑·大寨紅瑤梯田進行了兩天一夜的深度遊覽。
遊覽金坑·大寨紅瑤梯田,可以選擇步行和乘坐索道兩種方式上山,索道可以直接坐到3號觀景臺金佛頂附近。我們來玩時,大部分遊客都選擇了乘坐索道,像我們這樣選擇步行上山的遊客並不多。
這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眾多遊客來這裡只是一日遊,匆匆上山打卡3處觀景平臺便返程了。我們要在山上住上一晚,時間比較充裕,於是便想著徒步上山,來一次真正的原生態徒步之旅。
後來證明我們的選擇是相當明智的,因為只有徒步上山,你才能穿梭於原生態的吊腳樓民居里,感受移步換景的梯田美景,見到紅瑤族人真實的日常生活……這些所見所聞,是這趟旅行最大的收穫。
梯田,號稱人類智慧的絕佳體現。人們在缺少大面積耕地的山地丘陵地帶,沿等高線修築臺階式或者波浪式的斷面農田,使大面積種植得以實現。人類農耕文明,就在這樣的方寸之間,支撐起骨架,延續了千百年。
龍脊梯田始造於元代,距今已有600多年。人們在垂直落差800多米的山地上,修葺梯田、開墾種植,最初僅僅是為了生存。他們的祖先或許想不到,幾百年後,這片傾注了無數汗水的土地,竟然因為流動震撼的曲線,成了一道絕美風景線,吸引著眾多遊人前來探秘。
金坑·大寨紅瑤梯田共有3處觀景平臺,我們住在山頂的1號觀景臺附近,一路邊玩邊上山,走走停停,倒也覺得並不十分累。
在遊玩的兩天裡,3處觀景平臺是必打卡的地方,因為這裡是絕佳的拍攝點。當梯田在我們眼前層層疊疊延展,其線條之行雲流水,其規模之磅礴壯觀,似乎只有振臂高呼,才能表達我們當時見到眼前美景時的震撼。
與磅礴壯觀的美景相對應的,則是我們徒步上山時所遇到的原生態景緻。如果不是親自走上一趟,你可能不會知道當地的紅瑤族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的“紅瑤”,是瑤族中的一個支系,他們主要居住在龍勝縣的龍脊鎮、泗水鄉一帶的山區裡,金坑·大寨紅瑤是他們的一個主要聚集區。
紅瑤族,因為穿紅色服裝而得名。他們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紅瑤族的女人有著留長髮的傳統。龍脊梯田下的“中國第一長髮村”黃洛瑤寨,就曾以“集體長髮之最”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我們在閒逛梯田的兩天裡,遇到了幾位紅瑤族的阿婆。問了問年齡,幾位阿婆小的有60多歲,大的已經80多歲了。不過她們個個精神矍鑠,面板緊緻,尤其那一頭烏黑油亮的長髮,讓我和好友兩個快“禿頭”的女人羨慕不已。
和阿婆們聊天,紅瑤族的婦女一直有留長髮的傳統,在她們心中,長髮有著“長長久久,興旺發達”的寓意,象徵著長命和富貴。一般來說,女子從十二三歲開始蓄髮,到了18歲會剪一次頭髮,此後直到生命終結就再也不會剪髮。
紅瑤女子的頭髮不僅長,而且特別烏黑油亮,我們遇見的幾位阿婆,都沒有見到有白髮。問了問阿婆們養髮護髮的訣竅,她們都說大概是經常用淘米水和山泉水洗髮。我想,大概這裡純天然無汙染的自然環境,也是養生訣竅之一吧。
在和阿婆們聊天的時候,我們也感受到了當地人生活的艱辛。和許多已經商業化的景點不同,龍脊梯田內還是有大批原住居民在生活著的。有些寨子在觀景點附近,當地老鄉會開農家客棧做做生意補貼家用;如果寨子在遠離觀景臺的更為偏僻的大山深處,就只能揹著自家手工做的手工藝品,來遊客必經之地來碰碰運氣了。
我們沿著一條條小路行走路,遇到的老鄉都非常熱情淳樸,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留在山裡的大部分已經是紅瑤老人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老人留在家裡看守家園,和熙熙攘攘的遊客相比,他們還過著簡單安靜的生活。住著原始的吊腳樓的房子,往返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幾隻雞鴨、幾畝薄田,或許就是一家人最大的財產了。
這裡還保持著樸素的勞作方式,特色美食竹筒飯便是流傳數百年的傳統的做法。大竹筒是竹筒雞,小竹筒是竹筒飯,包好之後裝入竹筒中直接在火爐裡烤上個把小時,就可以食用了。對於遊客而言,它是道特色美食;而對於生長於龍脊梯田的紅瑤族人來說,這就是是世代的煙火味。
因為旅遊業的大力發展,龍脊梯田內的各項旅遊設施已經逐漸完善。但相較於平原地區,這裡因為地形地勢等諸多限制,住宿、吃飯等條件依然相對簡陋。
景區裡的木質吊腳樓,即便住在條件較好的景區酒店裡,也會有隔音差等問題。這大概也是龍脊梯田還沒用完全商業化的原因所在吧!
也是這份簡單與質樸,讓我們見到了當地人原生態的真實生活。或許並不美好,卻是另一種原汁原味的狀態。我們並不知道第一批來到這裡的紅瑤族先人,在自然條件匱乏的情況下,是以何種心情面臨這一座座高聳大山的。數百年間,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將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於是,紅瑤族人守護著這片自然,自然給予他們以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