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荊門日報-荊門新聞網
閱讀提示: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天街經過改造升級,業態調整初見成效。一條記錄了荊門城市商業發展歷史、承載著幾代荊門人難忘記憶的老街,以全新的面貌盛裝歸來一步一景,並將培育打造成為荊門建設江漢平原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載街區和文旅融合的城市名片。
中天街雅斯廣場網紅打卡點
兩座橋,串聯起荊門城過去未來
說起中天街的景觀之美,“橋”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話題。這條全長約1公里的街道,東起東寶山下向東橋,西止於象山腳下來龍橋。它起於橋,止於橋,一頭連著荊襄古道的車水馬龍,一頭連著龍泉書院的濃郁書香;一邊是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一邊是縱橫捭闔的商海弄潮。兩座橋,串聯起一座城市的繁華與靜謐、過去與將來。
穿過東寶山隧道,頓覺豁然開朗。前行片刻,便是中天街的起點——向東橋。南宋年間,荊門知軍陸九淵修築荊門城時,東作門連線秦楚古道並沒有架設橋樑,而是由吊橋替代。千百年來,這座橋經過吊橋、木橋、石橋的多重演變,於1970年被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並更名為向東橋,此後一直沿用至今。為推進交通環境提檔升級,向東橋於2011年進行改造,橋面得到拓寬,同時更換了石板石欄。
彈指一揮間,又是十年過去。如今的向東橋頭,“中天街步行街”幾個立體藝術金字橫亙於街面中央,分外醒目。金字外圍的整體造型酷似楚文化中的鼎,又與聚寶盆有幾分相像。古時楚人向來“不服周”,留下了“問鼎中原”的典故。如今的荊楚兒女,將湧現出更多的商海弄潮兒,沿著這條步行街走向全國。
橋下竹皮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小遊園內遊人如織,其樂融融。前行不遠處,大型立體浮雕錯落有致:文峰塔、東寶山塔、明顯陵、嵐光閣、龍泉公園……短短數十米,荊門的名勝古蹟盡藏其中,讓人不知不覺中慢下腳步,體會歷史的餘溫。
如果說向東橋是中天街的“頭”,來龍橋可謂中天街的“尾”。清朝乾隆年間,舒成龍主政荊門,他興建龍泉書院,在象山山麓鑿開一處新泉眼,借宋時荊門知軍呂元新詩句中“風雲長靜白龍宮”的“龍”字,給新泉命名為“龍泉”。自此,惠、龍、蒙、順四大名泉共同匯入荊門竹皮河,最終注入漢江。
若想讓一方山水有靈性,修建一座新橋勢在必行。奈何修橋資金捉襟見肘,所需要的大量石料尋無覓處,舒成龍夜不能寐。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舒成龍夢見一位長者告知他,說龍泉邊上有上好的石料。第二天,舒成龍來到龍泉邊上一看,果如老者所說。新橋得以順利完工,並取名為“來龍橋”。
今天的來龍橋,在保留原有古韻風格的基礎上,更添幾分風韻。橋邊建有鴛鴦亭相伴。每日東方既白時,龍泉中學的莘莘學子們經由來龍橋走向知識的海洋。
龍自橋上來,永遠青春洋溢,生生不息。由此觀之,把坐擁來龍橋的中天街稱為荊門經濟“龍脈”現象當不為過。如今,經過整修的來龍橋展現出全新的風貌。
紅黃黑,勾勒出新街區“主色調”
中天街街道兩側共有43棟建築,根據整體設計,裝飾以荊楚地域風格為主、新中式現代風格為輔,吸取了荊楚建築“大氣、相容、張揚、機敏”的人文精神內涵,同時延續了“高臺基、深出簷、美山牆、巧構造、精裝飾、紅黃黑”的古典建築風貌,透過鋼構骨架和透明玻璃的組合,展現出整個街區欣欣向榮的商業氛圍。幾代荊門人爛熟於胸的恆凱商城、解放商都、雅斯、王子鞋城等荊城名店,大多已經開門營業,迎來滾滾人潮。一眼望去,王子鞋城披上紅妝,恆凱商城穿上黃衣,紅黃黑成為了勾勒中天街的主色調,三種配色的招牌和店面典雅大氣,相得益彰。白天,壯麗輝煌;夜晚,流光溢彩,恍然如夢,感覺置身時尚街區。
紅黃黑色調不僅僅體現在店面裝修上,還蘊藏在綠化、雕塑等其他景觀中。9月下旬,記者就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到了中天街,幾名園藝工人正揮舞著手中的鐵鍬等工具,為挺拔齊整的銀杏樹鬆土。“滿滿一條街栽得都是咧!”樸素的言語間,既有滿心的欣慰,更有功成有我的滿足和自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金黃的銀杏葉會成為中天街讓人流連的又一個理由。
放眼整個街道,可以在不少建築的外立面見到紅底白字的各型店招。一塊店招,意味著一個品牌的強勢進駐,也標誌著一個門店的盛裝營業。不少有心的市民連連發出驚歎:“哇,無人超市也要來了嗎?”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在雅斯門前,一群青年男女擺出各式可愛的姿勢,在五彩斑斕的圓形鏡面雕塑前“打卡”。不遠處,美佳樂小巷香飄陣陣。
雅斯的臨街門面上,一面以“荊城記憶”為主題的文化牆,吸引了不少過往市民在此駐足,古樸的青磚之上,老舊的電視機前,在“原來你也在這裡”的斑駁光影對映下,記錄下揮之不去的城市記憶。一側的櫥窗之內,大哥大、傳呼機、縫紉機、搪瓷缸等老物件,再配上幾十年前的老照片,如同穿越在70年代的時光隧道,讓天南地北的過客都能在這裡讀懂荊門人的獨家記憶,品味時代變遷的詩意生活。
沿著中天街繼續西行,“警鐘”依然靜靜地守望在全新亮相的中商百貨門口。作為荊門的消防宣傳示範街,改造升級之後的中天街將帶有消防元素的入口立牌、警示亭、消防文化雕塑、流動消防宣傳站,進行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它們和其他元素一起,成為整個中天街景觀拼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遠處,“中天街步行街”LOGO石雕佇立街心,設計者把“荊楚門戶”之“門”與象山文化之宋代“線裝書”巧妙結合,並使“中天街步行街”文字和荊門市花石榴花紋樣融入其中,恢弘大氣,匠心獨運。
光與影,新中天迎來“高光時刻”
橫跨象山大道的是一座新式天橋。自動扶梯、遮陽雨棚、流動光景,取代了原來的老舊天橋。這裡,也承載了許多荊門人對青蔥歲月的回憶,因為它曾是荊門的第一座人行天橋,也是當時年輕人約會的標誌性地點。
當然,有光與影加持的,不僅僅只是一座天橋,而是整條街道。如今的中天街,真正迎來了屬於她的“高光時刻”。
夜幕降臨,五顏六色的燈光隨著音樂舞動,晶瑩絢麗的水柱噴湧而出,切換為各式造型,天橋下新建的音樂噴泉吸引了一眾路人的目光。以仙鶴、祥雲等傳統圖騰為設計元素的中式風格路燈和燈牌璀璨奪目,與鱗次櫛比的高樓交相輝映。街燈亮起,熟悉的小店多了幾分夜的韻味。
光與影為中天街帶來的,不止有顏值上的提升,還有濃濃的科技感。魔鏡穿戴、遠距離智慧測溫攝像儀、帶有無線充電工程的智慧燈杆、無人駕駛掃地機器人、自動升降的藍色燈柱……光影交錯中,科技的魅力觸手可及。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走在中天街上的你、我、她,都在為這條歷久彌新的老街上增光添彩。時光流轉,無數荊門人滿懷希望而來,滿載幸福而歸。每一張臉上盪漾的笑容和滿足,就是荊門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記者 蘇鵬飛 通訊員 彭迎兵 文/圖)
本文來自【荊門日報-荊門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