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熟條件下,張朋可以藉助風力和海浪躍至十幾米甚至二十幾米的高空,盡情俯瞰蔚藍的海面。張朋是目前中國風箏衝浪Big Air跳高紀錄18.5米保持者,他於2013年開始全球追風旅行,從香格里拉到尼龍峽谷,從泰國蘇眉到越南美奈,從模里西斯到黃金海岸,世界各地都留有他冒險的足跡。
風箏衝浪是一項充滿樂趣的水上體育專案,近年來也受到了無數極限運動愛好者的青睞,只要風力足夠,衝浪地點並不再侷限於有穩定大浪的海邊。衝浪者腳踩一塊特製水上滑板,手曳一隻巨型風箏,任由海風和波浪推動自己在藍天大海間翻滾馳騁。
近年來,海南瓊海市與萬寧市相連的海岸線因其優質的沙灘和宜人的風浪環境,成為了水上運動的熱門目的地。在瓊海與萬寧進行風箏衝浪的最佳季節為每年的4月份到7月份,穩定有力的海陸風、舒適宜人的氣溫、豐富的衝浪小鎮和俱樂部等讓無數追風者們慕名而來。張朋也是其中的一員。每年他都跟著風跑,4月至7月在瓊海(博鰲)常駐,而冬天的12月至3月則會去到陵水,那裡有強勁而持久的東北季風。
與傳統衝浪不同,風箏衝浪講究對風與浪的完美平衡,對穩定風力有著苛刻的要求,也十分考驗對沖浪者的技術和體力。風箏衝浪是真正意義上的“乘風破浪”,衝浪者藉助風力,時而踏浪前行,時而乘風飛翔。對於張朋來說,那一刻感受到了真正的自由,“你就像風,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同時今年花了大量精力調整了俱樂部方向,大膽地做了將風箏衝浪與野奢露營結合在一起的創意,把風箏衝浪融入野奢,露營裝備為風衝提供了舒適有儀式感的空間,風衝則是營地存在的意義,哪裡有風我們就安營紮寨在哪裡。
下圖:9wind平潭風衝營地。
Q: 風箏衝浪在國內算是一種較為小眾的戶外運動,你是如何接觸到這項運動的?
A: 我是2012年接觸到風箏衝浪的,在這之前自己有玩過帆板,因為帆板這些運動而去過世界各地,在這期間又一次在泰國就認識了一個玩風箏衝浪的中國人,李勁光,阿光。當時阿光正在那邊參加一個風箏衝浪的比賽,我是正好在同一個地方玩帆板,我當時看他玩這個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後來就跟著他到了三亞去專門學習。所以阿光既是我的師傅,也是讓我與風箏衝浪結緣的人。
Q: 從帆板轉向風箏衝浪,你覺得它們之間有什麼共同和不同之處呢?
A: 這兩項運動的共同點是都是以風為動力,但我個人感覺風箏衝浪相比帆板會更加自由。帆板由於它本身器材結構的限制,玩的時候基本就是在水面上靠著風的動力去滑行,要是做一些花樣特技的動作基本上是很難的。但是風箏衝浪藉助它的充氣風箏,就能夠帶著人在海上騰空而起,情況好的時候人能飛得很高,十幾米/二十幾米的高度都能飛起來。然後在飛起來的過程中,就能做很多特別的動作。
Q: 相較於之前探險過、玩過的所有其他極限運動,風箏衝浪給你帶來的最特別的感受是什麼?
A: 跟著風箏飛起來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由,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我覺得這也是風箏衝浪的魅力所在。因為我之前也玩過包括滑雪、攀巖等等不同的戶外運動,跟這些運動不一樣的是,風箏衝浪依賴的不是地形,而是風,人和器材被風托起來在海上走,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這些運動在海面上的操控可以到一個非常細微和多樣的地步,比如說我可以藉著風先跳起來,這時候下面有艘船,我可以從船上踩一下,然後再跳下落回海面。我會想象鋼鐵俠可能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就這種感覺,我可以跳得很高,還可以在空中做一些翻跟頭的動作。
Q: 空中翻高、翻跟頭這樣的花式動作,包括騰空高度是風箏衝浪中較為主要的技術展現嗎?
A: 上面我提到的這種玩法,其實就是國際風箏衝浪比賽中花式比賽的玩法,另一種是競速。在花式比賽中,有一種操作方法叫“脫鉤”(即選手放棄透過把手來控制充氣風箏,從而達到完全釋放風箏的風動力的方法),透過這種方法人就會因為風動力跟著飛起來,然後在空中的感覺就像表演體操一樣,選手透過完成不同難度的花式動作來獲得分數。這類花式玩法相較於競速,就更有一些極限運動的味道。
下圖:準備下水。
Q: 是否同時意味著風箏衝浪會帶有一定的危險性?
A: 危險性的話其實還好,因為風箏衝浪不像其它的一些戶外運動,比如滑雪,可能你剛開始就想衝速度,但這樣就很容易受傷。風箏衝浪你只能是一點點地開始玩。如果你剛開始就想玩大風的,你可能下不去,也回不來。學風箏衝浪只能一點一點進步,一點一點提高水平,才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你一點點的練起來的話就會有基礎,這樣到後面就不容易受傷。
Q: 從剛開始接觸到可以自己獨自嘗試慢慢玩,這個過程大概會需要多長時間?
A: 它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剛開始的話我們第一個培訓,大概是技術培訓9小時,就等於3天。第一天是先給你講一些基礎的理論,第二天就是功能操控,然後我們第三天的話就下水,這樣是一個基礎的課程。在這個課程學完之後,你大概就可以劃那麼個十幾米、劃出去一段時間了,就等於說剛開始入門了。如果說等到要能獨立玩這個運動的話,他每個人的接受能力,每個人的運動能力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大概要一個月左右。
Q: 玩風箏衝浪後對生活有沒有什麼影響?會有改變嗎?
A: 最大的改變就是我變成了一個追風者吧。因為風箏衝浪是對風的要求很強的一個運動,沒風就玩不了。一般比較專業或者老練的選手,想要一定的騰空高度的話,能夠承受在50節風速的風中運動。這個風力已經非常強勁,約等於在陸地上承受8級以上的大風。像這種風大多也是有季節性的,所以我們玩風箏衝浪的人都得跟著大風跑,風走到哪裡,我們就走到哪裡。所以基本上是跟著風,一般在一個地方會待上一個月,然後再去下一個風起的地方。因為疫情無法出國,在國內最多待的地方就是海南了。
Q: 風箏衝浪是會需要你經常跑到各個地方去追風嗎?你會不會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居所呢?
A: 到現在還是沒有固定的地方,基本上就跟著風,跟著俱樂部。我的老家在天津,如果實在沒有風或沒有活動的時候我就回到天津。也有可能會去上海或北京吃點好吃的。相當於從軍隊裡面休個假出來。
Q: 追風途中有沒有遇到過讓你印象比較深刻的經歷?
A: 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風箏衝浪旅行就是在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有一個風衝村,因為這個村子附近全都是玩風箏衝浪的人,全世界各地的玩家都聚集到這裡,可以說因為這項運動才有了這個村子。村子的地方緊鄰一座巨大的瀉湖,圍著瀉湖沿岸這一圈就分佈著很多風箏衝浪俱樂部,俱樂部和風箏衝浪玩家就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小社群。
Q: 在那裡相聚的玩家們彼此氣氛是什麼樣的?互相會感到緊張、充滿競技意味嗎?
A: 我在那邊待了1個月的時間,在那邊碰到的很多選手的日程都比較緊張。我們每天的作息就是白天去練習,練到晚上就休息然後去海邊的酒吧中相聚,大家會喝點小酒,跟著音樂開個小派對,但都不會喝太多。我覺得那個時候可能把來自世界五大洲、熱愛風箏衝浪的人都認識到了。整個地方的氛圍還是挺有意思的。
下圖:9wind風箏衝浪營地。
Q: 你覺得風箏衝浪這項運動在國內發展現狀如何?
A: 今年開始變得學的人會非常多,非常明顯。前些年還是發展得比較慢,因為像前面說的,風箏衝浪這項運動對風力要求高,對於國內大多數人來說假期的日子是非常固定的,如果在固定假期裡去到某個地方玩,偏偏去了後沒有風,可能總共就3-4天的假期,其中一兩天沒有風、玩不了。那麼這種情況多了,就會讓很多人放棄這個運動,所以玩這個運動最主要的是需要時間,有時間才能夠堅持玩下去。
Q: 誠如所言,風箏衝浪在過去幾年裡發展較慢,你覺得有哪些因素影響可能引起或導致了今年發展形式上的轉變?
A: 今年情況的轉變我覺得主要有2個因素吧。其一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無法出國旅遊,那在國內無論是熱門景點還是熱門專案,大家都有點玩膩了,所以開始轉向對風箏衝浪這種小眾運動開始感興趣。另外一方面,風箏衝浪也是一個比較耐玩的運動,一般從初學到比較高階的水平,得需要個4-5年的時間,所以本身這個運動的市場成長週期也會比較長,現在恰好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另外,我也覺得疫情讓大家思考了很多身體與自然的關係,社會各界也將更多目光聚焦在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上。比如前段時間,Burberry就與我以及另外兩位風箏衝浪選手,一起拍攝了一組在海南進行風箏衝浪的故事,那其中透過風這個元素作為線索,把風箏衝浪這項運動講得更加浪漫化了,而且跟本地的風土人情聯絡在了一起。我覺得能有這樣具有國際聲量的品牌,在關注中國人在參與的新的戶外運動趨勢,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也是小眾戶外運動迎來新的發展階段的一個標誌。當時看著那個印花的風箏飛在天上,內心還是挺有感觸的。
Q: 對剛接觸風箏衝浪的初學者, 有什麼建議嗎?
A: 首先還是找專業性的俱樂部,因為這樣的話能幫他們省了好多事,因為風箏衝浪運動它其實不是一種純粹靠體力的運動,它需要你判斷很多事情:需要你判斷風,判斷你的裝備,判斷你自己的體力等等。單從裝備來講,別看只是簡單的一個板,其實暗藏很多不同尺寸和設計上的細節區別,對於初學者單這一個板就會有很大影響,會直接決定練習時間的長短。
另一方面就是不用懼怕體能要求,我們現在遇到的可能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女學員,所以她還真不是一個對體能要求特別高的運動,反而像那種十五六歲都很瘦的這種很瘦弱的小孩子,他們學的會非常快。我覺得風箏衝浪就像開車一樣,不是需要你有多強的體能,而是對路況有綜合判斷能力,再加上嫻熟的駕駛技巧,才能把車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