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玉
勾玉又稱曲玉,呈逗號狀,有首尾之分,首端寬而圓,有一鑽孔,可繫繩,尾端則尖而細。常見材質大多為翡翠、瑪瑙、水晶、滑石等,偶見有陶土、青銅等其他材質製成的。早期的形狀與今天有所不同。
日本天皇世代相傳的三件神器:“草薙劍”、“八咫鏡”、“八尺瓊勾玉”,其中就有勾玉,
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無法解釋勾玉形狀的起源,目前學界主要有一下幾種說法:
1、勾玉的原型是動物獠牙(跟中國玉觿起源類似)
2、勾玉象徵著胎兒的形狀,可能與生殖崇拜有關(跟紅山文化玉蟬、玉蠶、豬龍、勾形玉有關)
3、勾玉是摔斷成兩截的玉玦、玉環、或玉璜的打孔再利用和變形體。有很多東亞古文化有出土類似器物。
4、勾玉象徵著月亮的形狀,可能與月亮崇拜有關
以目前的考古證據來看,勾玉在日本的起源最遲至少可追溯至繩文時代(約1,000 BC),當時,日本島可能與中國東北部地方文化有交流,起源於春秋戰國則沒有任何根據,而自其後的古墳時代(6世紀左右),勾玉逐漸開始已成為權勢的象徵之一。
在朝鮮半島,曲玉在一些新石器時代及青銅時代考古遺址皆有發現,常見於支石墓作為陪葬,曲玉在當時是權力和名望的象徵。當地最著名的曲玉是三國時代新羅國王的金王冠、耳環、項鍊、腰帶等鑲著的曲玉,新羅、百濟的君主都有以曲玉作為陪葬品。
上圖所列新羅國王金冠是所綴勾玉跟日本勾玉一摸一樣,由此可見日本人的“勾玉”淵源其實跟朝鮮半島有著千絲萬縷的深刻聯絡。有待進一步考證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