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0月2日訊 在山東聯通院內有一座具有百年曆史的德式建築,始建於1918年,最早作為山東省郵務管理局郵務長的居所使用,這座獨具藝術特色的小樓歷經滄桑,幾經變遷,於2010年改建為山東郵電博物館,共陳列、展示記載通訊歷史的老照片400餘張、文物200餘件。
館內以歷史年代貫穿為脈絡,透過各個時期郵電通訊器材、裝置以及老照片的陳列,演繹了山東通訊從烽火狼煙到電報電話,從快馬驛站到紅色戰郵,從人工機械到萬物智聯的演變程序,見證了山東郵電的起源、發展以及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通訊行業歷經的郵電分營等一系列體制改革足跡,展示了一部波瀾壯闊的通訊史。
2019年,山東省郵電博物館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也成為“中國聯通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號召廣大通訊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2020年,山東省郵電博物館被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評為“國家工業遺產”。
“動盪、戰爭......戰時留下的傷疤,成為這一片土地上疼痛的記憶。”
在百餘年的歲月裡,博物館小樓於風雨中飄搖,幾易其主。
小樓廊前的立柱上,幾顆戰時槍彈襲擊造成的彈孔見證著炮火與硝煙,當年的驚心動魄和浴血激戰都透過這些“永不修復”的彈孔凝固下來,歷經淬鍊,烙印成永不磨滅的紅色基因,成為歷史傳承的厚重底色。
“我騎著馬兒,奔騰在古道上,追得上烽火,賽得過狼煙。”
博物館內的一塊漢磚上記載著古代郵驛的身影,郵驛是古代社會為適應緊急軍情的傳遞和國家政令的下達而設定的非營利性官辦官用的通訊機構,是我國曆代王朝傳遞官方文書的唯一通訊組織。
早在春秋時期,山東設定的郵驛就已相當普遍,速度也相當快。
“我在海底沉睡了一百年,潮汐見證了我的滄桑,日月照亮了溝通的橋樑。”
這捆銅線是120年前的一段海底通訊電線,取自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丹麥大北、英國大東電報公司修建的“滬—煙—沽水線”,大清帝國的舊夢被電報線喚醒,中國與世界各地的電信聯絡由此開始。
這種上世紀早期使用的七芯十股銅紋線,目前全國只有兩段,另一段收藏在中國郵電博物館。
“1899年,我自盛宣懷筆下誕生,開啟中國人自己開辦電話的歷史。”
1899年11月19日,清政府時任電政督辦大臣盛宣懷向光緒皇帝奏請開辦電話業務,自此,中國人開始了自己創辦電話的歷史。
“我曾在本不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游蕩過片刻,看沉睡的雄獅覺醒,抖落滿身灰塵。”
帝國郵政第一次踏及山東膠州是在1897年,是年11月,德國軍隊佔領膠澳(青島)後,設立了“戰地郵站”。1899年,德國開辦“青島德意志帝國郵局”。
這些郵票就是那個時期德國在青島發行的,小小郵票的方寸之地,是那段屈辱歷史的見證,也是催促我們奮發的警鐘。
“我來自浪漫的法國,被稱為‘丈母孃’電話,也是最早的電話會議專家。”
1924年法國產的自動電話機除電話手柄外,專門設計了第二個懷錶式受話器,可以三方通話,實現早期的電話會議。
比較有趣的說法是,法國男人太浪漫,於是就發明了這種電話機,可以讓丈母孃隨時監控女婿的通話。因此,這種電話機被形象地稱呼為‘丈母孃電話機’。
“人在檔案在,不怕流血犧牲。”
這件蓑衣見證了山東戰郵的歷史。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戰郵人員櫛風沐雨,穿雲破霧,將黨中央的聲音、戰鬥勝利的喜訊、百姓平安的訊息,傳達到機關、部隊和千家萬戶。
“幾十年前,我用兩個腳踏板,一條車鏈,連結著大街小巷,滿載無數期盼與牽掛。”
上世紀70年代,無數郵電人騎著上海永久牌腳踏車穿梭於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在那個“家書抵萬金”的年代裡,給人們帶去每天的期盼和牽掛。
“嗨!我是第一代行動電話,我有一個很酷的名字叫大哥大,別看我現在像塊磚頭,當年人們都以擁有我為榮。”
1991年5月16日,山東省從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引進的蜂窩狀公眾移動模擬電話系統正式打通第一個電話,這標誌著山東第一代行動通訊的誕生。
文物無言,歷史有聲。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週年之際,山東聯通堅持“學史明志 致知勵行”,強化“國之大者”情懷,抓住歷史機遇,擔起歷史責任,全面落實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總目標、總要求,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本網記者)
來源: 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