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
魏 平:成都大學教授,成都大學基礎音樂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人。四川省九年一貫制音樂教材編委會成員,擔任多所高校“國培”專家。主編(參編)《小學音樂、美術、藝術課程與教學論》《藝術與教學實施指南》等。
曲振巍:福建省廈門市音樂學校教師,教育部中華經典誦寫講骨幹教師,參與廈門市重點課題《傳承鼓浪嶼音樂文化傳統,構建音樂特色校園文化》,主編《獅子吼普通話訓練指導》一書。
——————————————————————
中國教師報:近年來,相關部門出臺多個檔案推動學校美育工作,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角度看,美育對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有哪些作用和價值?
魏平:從王國維談美育的“無用之用”、蔡元培的“陶養感情”、李叔同的“人格教育”,到今天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美育是一種情懷教育,大到家國情懷、民族情懷,小到個人的品質品格,以美潤心、以美育德,最終都是人的教育。
在中小學,美育是貫穿所有課程之中的“大美育”:社會之美、自然之美、藝術之美、科學之美,等等。在審美素養中,審美知識是基礎、審美能力是核心,而審美意識是美育之魂。鑄中國魂、育中華精神,應該是美育對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之一。
曲振巍:一個人能夠分辨現實社會事物的美醜、懂得善惡,才能正確構建自己的生活。個人的內在精神和信念很重要,美育便是對人的內在精神的培養,它首先教會學生認識什麼是美,然後讓學生感受美,最後用正確的認識創造美。我想,這就是美育能帶給學生的。
中國教師報:當下,中小學美育多以“正確理解”為目的,較少涉及對“高雅”“嚴肅”藝術的審美培養,有人說這是因為“學生聽不懂”。兩位老師怎麼看?
魏平:音樂創作有“三度”:作者的角度、演奏(唱)者的角度、欣賞者的角度,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實際上,個人的聯想、想象與個人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就好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音樂的聯想也是因人而異的。同理,中小學美育應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無須“正確理解”。正如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海宏所說“音樂何須懂”。
中小學美育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與人文素養”,是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教育,是為了審美格調的養成。中小學美育“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也重在學生核心素養和審美能力的提升。“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定位也說明,沒必要將學生帶入更專業的領域,但學校社團可以選擇有潛力的學生做專業提升訓練。
曲振巍:中小學生美育首先是給學生點亮一盞燈,讓學生先看清楚美育是什麼,學生在看清楚、認識美之後才會感受美、內化美,進而創造美。
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正是這種不同才造就了千變萬化的美。不過,中小學階段美育是需要正確引導的,至於是否將學生帶入專業領域,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際情況來決定,畢竟對中小學生來說,全面發展是第一要務。
有一點我想提醒教師同人,美育工作不能小看和破壞孩子的想象力、感受力,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感受灌輸給學生,這種行為容易降低學生對美的感知力。
中國教師報:美育已納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相關部門也將啟動並穩步推進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在具體實施中,學校在對美育效果進行評價時需要注意什麼?
魏平:學校對美育效果進行評價是教育的一大難題。現行中小學美育課程主要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學校一般從基礎指標、學業指標、發展指標三個維度來開展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藝術素質測評是對美育評價的良好探索,但並不是全部。如何對“審美和文化素養”進行評價,怎樣在評價中“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這是美育評價的焦點和難點。關於這一點,每所學校、每位教師都可以因地、因校、因人進行有益的探索。具體實施時可以遵循育人目標、美育規律,注重評價的動態性與多元化,堅守公平公正。
曲振巍:美育是一種內在精神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將藝術類課程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還應該把學生的內在成長納入評價體系。對於學生的成長而言,只有外在美是不夠的,美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一個人高尚的內在精神世界,所以對美育的評價不應是一通挑錯後任其發展,而是深入思考後用新方式幫助孩子成長。
中國教師報:中小學教師如何利用現有資源開展美育,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行美育創新?
魏平:中小學開展美育要注意:全面、全員、全程、全科、全方位進行;課堂、社團、活動、展演都是美育的主陣地。
一線教師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行美育創新,一種是與他人比: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精做實,讓學生做傳播者、傳承者,這種難度較高,適合條件充分的學校;一種是與自己比:改進、填補、擴充、推廣,做普及、推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欣賞者、傳播者。
曲振巍:美育創新方面我進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最近研究的一項課題是探索古詩詞歌曲的教學方法。古詩詞蘊含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但對中小學生來說,古詩詞的創作年代久遠,很難靜下心體會詩詞中的深遠意境。於是,我和同事嘗試以音樂歌曲創作為結合點,將經典的、易於學生理解的古詩詞創作成流行歌曲,並編寫成校本課程讀本。隨後我們又舉行了古詩詞歌曲音樂會,學生彷彿穿越到古代,一個個興致勃勃。
中國教師報:兩位老師都出版過著作,也曾基於課題研究或實踐經驗、現實問題來寫作,對於一線教師來說,如何選擇適合的寫作方式和寫作起點?
魏平:寫作是音樂教師的痛點,我也不例外。高校教師必須做科研,我的寫作從課題開始。由於有10多年的基礎音樂教育實踐經驗,我的研究課題選擇了自己熟悉的基礎音樂教育領域,聚焦評價工具的開發研究。從立項申請到研究報告,最後獲省政府教學成果獎,我和團隊成員經歷了不敢寫、不會寫,到敢寫、願意寫的過程,逐漸把外部壓力變成了內在動力。
我個人的寫作經驗是:分析身邊的問題,尋找熱點和焦點,從零開始,敢於挑戰自己,終會發現另一個不同的“我”。
曲振巍:一線教師每天要備課、上課,如果是班主任,每天的班級管理工作也很繁雜,想要騰出大塊時間寫作不太現實,教師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寫作。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把寫作想象得那麼難,文無定法,可以從隨筆、日記、課後反思開始。比如,在課上發現問題記下來,有什麼新奇的點子和方法也隨手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就會發現,一個一個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自己的寫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中國教師報:有人說,音樂教師的精神世界更感性,而寫作卻是一個需要理性思考的過程。這種思維方式之間的差異對兩位老師的寫作有影響嗎?
魏平:狹義地說,音樂教師的確沒有理工科教師的嚴謹思維和嚴密邏輯,從這個角度看,音樂教師的感性與寫作的理性好像有點衝突。但廣義來看,完全不衝突。文字是為人服務的表達工具之一,寫作是為了表達和溝通,感性的人寫出的文字是感人的、有溫度的。理性的寫作讓感性的音樂教師開始靜心思考,進而分析、追問;寫作更是對感性的理性審視,古人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即是對感性的理性控制。感性與理性好似一枚硬幣的兩面,讓我們的思維更立體、更豐富。
曲振巍:我認為寫作與音樂創作有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都需要用心、用情以及有靈感。音樂和寫作都是可以表達情緒的載體,二者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做文章,一定要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確定主題基調,是悲傷的還是愉快的?要創設怎樣的情境?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想清楚這些問題後,就可以徜徉在自己的創作世界啦!
中國教師報: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寫作中遇到過困難嗎?您是如何走出這些困境的?
魏平:音樂教師由於在專業技能技巧的提升上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文學功底相對薄弱。因此,入職後的學習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終身學習是永恆的旋律,向同伴學習、向名家學習,在書本中學、在活動中學、在交流中學……這次訪談交流,對我來講也是學習。學習讓我站在他人的肩上快速提升自己。
曲振巍:在寫論文、做課題時,最大的困難可能就是感性思維多於理性思維,結構不規範、語言邏輯和學術性不強。這時候,我就閱讀大量權威專家的文獻和著作。論文不像文學作品要給讀者帶來美的感受,它一定要簡明扼要、言簡意賅地表明觀點。
中國教師報:寫作對音樂教師的成長有什麼意義?
魏平:寫作對音樂教師成長的意義與威金斯和麥克泰格的“為理解而教”對“理解”的六個層面相通:解釋說明、闡釋意義、遷移應用、形成觀點、有同理心、自知之明。音樂教師要明白教什麼、為什麼教、怎麼教?分層分類的教學策略有哪些?什麼情況下最有效?怎樣推而廣之?怎樣基於育人目標選擇最好的方式方法,等等。進行理性思考、總結提煉後的音樂教師,會少走彎路。
寫作能力的提升過程也是音樂教師基於理解、深度學習的過程,更是音樂教師自身對音樂教育三種能力形成的過程:認知能力、人際能力、內省能力。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首先我們就該努力成為那樣的人。我覺得,寫作能練就音樂教師火熱的心、冷靜的腦、客觀的認知、有效的教學,從有經驗的教師走向專家型教師。
曲振巍:對我來說,寫作可以抒發情感。開始寫作後,我發現寫作還挺有趣的,可以得到更多的放鬆,而且越寫腦子越靈活,也能增強自信心,表達能力也會提高。寫作還有利於我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中國教師報:兩位老師出版的教育作品不少,促使你們持續寫作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才能持續不斷地寫下去?
魏平:我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專家型教師,他們思維敏捷、思路開拓、視野寬廣,對學術的鑽研精神激勵著我,每次和他們在一起既有危機感又興奮。一線教師一直都是我的良師益友,我與他們共探討、同進步。因為有這麼多同伴相隨,我才能在寫作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曲振巍: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但我的內心價值感和幸福感滿滿的。我想,教師應當摒棄功利性寫作,做真實的自己,真誠記錄、收藏職業生涯中的每一次感動、酸楚、喜悅。某種意義上,寫作是給自己看的,它是自身發展的記錄和積澱。一生中,人更多的是需要自我激勵,所以我會一直寫下去。
《中國教師報》2021年08月18日第8版
作者:本報記者 劉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