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筆談】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顧濤:讀《論語》悟思想
清華大學文史哲專業的人才培養,已初步形成“寬口徑、厚基礎、重交叉”的通專融合課程體系,在進入各學科的專業主修課之前,設定共修的人文基礎課板塊。人文基礎課系列之一是中西方經典研讀,“中國經典研讀(《論語》)”課是這一系列中的必設課程。然而,不少中學生對《論語》內容已有了解,甚至一些已閱讀過整本《論語》,而且研讀內容偏重道德教化,容易流於說教,作為儒家經典中接受度最高、傳承面最寬的一部,也具有解釋多元化的典型特徵。如何避免灌輸、填鴨,建立師生之間的學術信任,關注學生們的“成長幅度”,成為課程建設的難點。
在沉浸式備課過程中,意識到“只講《論語》,不講孔子”只會造成課堂討論墜入故紙的汪洋而不知所歸,藉助課程體系重組的契機,將這門課研讀重點放在孔子,可與中西方研究孔子的深厚傳統完善對接,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一下子得到大大延伸。後來,加入魯迅、“啟用”孔子,形成了“孔子+魯迅”的教學設計。
在課堂模式上,將原有的課堂規模縮小,嚴格控制在30人之內,實現師生零距離接觸,彼此面對面對話,建成了經典研讀圓桌研討的小班教學模式。如果選課人數超過30人,則並行兩個小班。課程從尚未開始前的假期,就佈置前期閱讀材料,在第一堂課上提交讀書報告,以後每堂課均佈置下一堂課研讀的章節和必讀文獻、發放預習講義、提示問題與難點。教師在第一二次以示範性方法引領學生們講解文字後,全部的課程均為共同研討,自由發問、尋求解答思路、體悟研究方法。教學資源和參考資料全部公開、師生共享,師生平等地面對經典文字和前人成果。課程還將微沙龍引入課堂教學,將各種學術思想火花的碰撞搬到咖啡館等靈活自由的空間中,讓咖啡館成為“思想角”,各種新觀點可以激烈地碰撞,師生暢所欲言。
和原來可自我控制的講授相比,如今作為討論的引領者,要應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蔓延的各種可能、滋生的突發情況,對教師來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但同時,每一名學生的參與度均將實質性地影響課程的進度與質量,學生對待課堂的態度也有較大改變,主人翁意識大大增強。
在通識教育的熔爐裡,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更為集中地要為價值塑造鋪路。孔子和魯迅這兩個人物的背後,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是中華文明傳統如何走向今天的中國,是繞開五四運動一味復古沒有出路的問題,是漠視傳統一味西化齟齬難通的問題,是當代每一箇中國人都置身其中、無法迴避的切身路徑問題。課程的核心關鍵技術,從那個歷史上的“真孔子”,順理成章地過渡到尋找今天的“活孔子”。這是一個時代的困惑,有多元的可能、多重的困境、多種的曲折,是每一個親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個體感同身受的心路歷程。
(光明日報記者周世祥採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20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