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人更可能活得久,這種財富與壽命之間的關聯已在很多科學研究中被發現。但是這種關係可靠嗎?對壽命而言,會不會早期的生活環境甚至遺傳因素已經干擾了這種關聯?從財富和年齡的變化來看,財富的改變會對壽命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項追蹤了近24年的資料,探究了中年時的財富狀態,與隨後近20年的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全因死亡率是指因各類原因造成的死亡的比率,是一個常見的公共健康指標。最新研究發現,中年時的財富積累得越多,隨後的死亡風險更低。這從新的角度再次證明了有錢的人更可能活得久這一現象。
而且,相比以往研究主要透過大規模公共資料庫去分析財富與預期壽命,最新研究則利用一項全國性的抽樣隨訪資料去觀察中年時的財富情況與隨後實際的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其中,透過特別關注雙胞胎和兄弟姐妹的資料,專門探索了從小共有的生活環境和遺傳因素在財富和壽命之間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遺傳基因和生活環境,一內一外,是兩個常見的影響人壽命的因素。2019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項大型雙胞胎研究就發現,在五百多種常見疾病中,大約40%的疾病會比較明顯地受到遺傳基因影響,另外近25%的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源於所生活的環境因素,比如空氣汙染、氣候等。最新研究用兩千多個雙胞胎和兄弟姐妹們的資料發現家庭內部同樣存在財富與壽命的關聯,也就是說,有更多財富的人傾向於會比他們更窮的兄弟姐妹活得久。這一研究2021年7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健康論壇》(JAMA Health Forum)。
這一發現是基於美國中年生活調查專案。這項關於健康和老齡化的長期研究專案,始於1990年代初,最初加入的參與者年齡在20至75歲,包含了不相關的個體、親兄弟姐妹以及同卵和異卵的雙胞胎。歷經24年,隨訪了他們的全因死亡率資料。在最新研究中,共有五千多個樣本入選,男女比例差不多,平均年齡達到了近47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們對他們財富的統計並非只是納稅系統所記錄的,而是包含了債務等,是在存款、股票、房產、汽車等目前持有的財富基礎上,減去抵押、貸款等所得到的更真實的個人財富情況。如果有配偶或伴侶,還要把兩個人的情況歸在一起,這樣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一個人實際所擁有的財富情況。而正如結果所揭示的,個人中年時的財富積累,對其隨後的健康有明顯的影響,反映在公共衛生政策上,保障個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群的財務安全對他們的健康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而且,不只是財富的積累,隨著人由中年步入老年,退休或其他身體原因會明顯影響人創造財富的能力,加上開支的不確定性,財富本身可能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健康政策系研究人員薩拉·馬卡多(Sara Machado)就曾特別關注了財富的變化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
利用一項美國退休研究專案的資料,薩拉·馬卡多等人分析了中年時財富變動的情況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發現與財富水平相對穩定的同齡人相比,那些財富位次相對上升的人有更低的風險患心血管疾病或因此死亡。相反,財富呈下行趨勢的人,相關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則會升高。
從50多歲到65歲之後,在長達近17年的長期隨訪過程中,財富變化與心血管疾病的這種動態關係可能顯示了財富變化給中老年人群健康所帶來的影響。研究者分析,步入老年之後,財富的下行可能意味著更大的生活壓力,更少的休閒時間,同時日常生活方式會更不健康,這些可能都會影響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當然,觀察研究尚且無法得出因果關係,也有可能恰恰是因為人們身體健康受損而導致財富水平下降。
事實上,因為能夠影響健康的因素太多,而歷時數十年的社會實驗又幾乎是不可能的,科學家認識財富對健康的影響的過程是異常艱難的。在此之前,更多地是透過納稅資料和死因登記系統來分析財富對預期壽命的影響。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科學家對當地相關問題的研究。2019年,該所研究人員對當地2005至2015年間三百多萬40歲以上人口的個人收入和死亡資料進行了分析,結果出乎意料,收入最高的前1%的人,他們的預期壽命能比收入最低的後1%的人總體上多出將近10歲,其中收入最高的女性比收入最低的女性多8.4歲,男性甚至多出13.8歲。這意味著,基於收入情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預估壽命的情況。而這一巨大差距發生在高福利國家的這一事實,更令人驚訝,因為高福利社會,政府對公共醫療系統的投入更大,並且全社會的財富分配本身會相對更平等。
作為對比,基於美國人口的研究得出了類似而又更大的差距。斯坦福大學經濟系的研究人員更早時發現,美國前1%高收入女性的預期壽命比收入最低的1%的人多10.1歲,男性間的這一差距更是達到14.6歲。美國是發達經濟體中收入差距較大的國家,人口和領土面積也相對較大,這為理解這些差距提供了一個視窗。
從美國的資料來看,雖然總體上財富與壽命成正相關,但是地區間差別很大,說明經濟社會環境等因素也在個人財富之外,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裡面最具代表性的現象要數更長壽的低收入群體,資料顯示,生活在紐約、舊金山等大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傾向於更長壽,這些地方典型的特徵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多、收入水平更高,同時政府的公共支出水平也高。一方面,這可能意味著,在這些地方,普通人能從政府提供的用以兜底的公共衛生服務中更多受益,再者,這些地方也更可能出臺一些諸如禁菸等公共衛生政策,讓普通人都能享受到保障健康的政策環境。同時,高收入地區人們健康意識普遍更高,身處其中的低收入人群也可能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更加註重自身的健康。
而健康的行為習慣,不論是主觀選擇的,還是被動接受的,可能正構成了不同地區低收入人群預期壽命差異的根本。除了衛生保健系統的客觀影響,還有空氣汙染和失業壓力,以及由收入不平等所引發的焦慮等等。因此,當中年時更富有,老年時更長壽之類的證據一次次將財富和壽命關聯起來的時候,除了倡導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政策,縮小收入差距外,個人,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是可以透過提高健康意識,從鍛鍊和飲食等方面改善自己健康狀況的。
比如,每週做150至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至15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堅持體重管理,規律作息,減少熬夜,不抽菸的同時也避免二手菸;再比如,飲食上保持多樣和均衡,少油少鹽,多吃水果。透過養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自身疾病的風險。
南方週末記者 王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