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中國科學報、環球科學、科研圈、丁香學術、新華社等
- 利用iPS技術重程式設計再生心肌細胞修復受損心臟
9月24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的一項研究表明,強制表達重程式設計因子Oct4(O)、Sox2(S)、Klf4(K)和C-Myc(M)4種轉錄因子可以誘導體細胞去分化,OSKM的表達具有誘導體細胞重新程式設計和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的能力,可以誘導成體的CMs去分化,促進其在體內的增殖,賦予心臟再生的能力。該研究為心臟再生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治療方向。
實驗表明,OSKM依賴於CMs的程式設計和去分化是由其發育階段決定的:在新生兒CMs中,OSKM表達維持未成熟、增殖狀態;在未成熟的CMs中,它阻止細胞成熟和有絲分裂退出;在完全分化的成年CMs中,允許細胞獲得有絲分裂能力。此外,OSKM在成體CMs中的瞬時表達可以透過CMs的增殖修復部分受損的成體心臟。
- 森林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有助於減緩氣候變暖
9月24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估算了芬蘭北方森林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氣溶膠濃度和雲特性的影響。
結果表明,由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形成的生物氣溶膠透過將更多的輻射散射回太空,減少了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此外,氣溶膠還增加了雲中液滴的數量,使雲更亮白、反射性更強,兩個過程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表明由植被釋放的有機化合物形成的天然氣溶膠有助於減緩氣候變暖。
這些過程的輻射效應量級相似,其綜合效應與北方地區人為氣溶膠的輻射效應相比顯著,未來需在氣候模式的模擬中更詳細地考慮這種自然機制。
- 一種基因突變型幫助人類祖先存活
9月24日,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一項研究發現,表達生長激素受體的基因GHR的一種突變型GHRd3,可幫助人類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生存。
該突變型大約在200萬~100萬年前形成,在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現代人類祖先中為高表達基因,而在最近5萬年間其表達量開始降低,在東亞人群中甚至由85%降至15%。
研究人員認為,該突變型可降低生物對生長激素的應答,使其擁有較小的身材,且對食物需求也較低。這類與生存密切相關的基因,在動物演化過程中一般會保留下來,其在現代人群中的缺失可能與農耕文明發展、食物供應更充足有關。
- 宇宙早期星際間中的重元素可能源於巨大星系的反饋作用
9月27日,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的一項工作中,研究人員透過毫米波陣列觀測發現,宇宙早期星際間中的重元素可能起源於1億倍太陽光度的巨大星系的反饋作用,這一發現挑戰了國際上現有的星系形成理論。
研究團隊將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望遠鏡陣列(ALMA)對準了位於宇宙早期的一個氧吸收體,吸收體中富集的氧元素來源於周圍星系,進一步在距離氧吸收體約6萬光年處發現了一個候選星系。該星系的光度達到了太陽光度的1億倍,暗物質暈總質量達到4千億個太陽質量,這次所發現的星系質量,要比理論預言的高1-2 個數量級。
- 我國計劃今年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9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會上展出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的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衛星計劃今年發射,作為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衛星的發射成功將標誌中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
據悉,衛星的主要科學載荷為太陽Hα成像光譜儀,將首次實現空間太陽Hα波段的光譜成像探測。透過對這條譜線的資料分析,可獲得太陽爆發時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研究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及物理機制,顯著提升我國在太陽物理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 太陽能電池介面調控領域取得新進展
9月28日,發表於《焦耳》(Joule)的一項工作中,研究團隊採用基於原子力顯微鏡(AFM)的PFQNM技術,表徵了有機太陽能電池空穴傳輸層表面的奈米級表面能分佈,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介面層的奈米級表面能分佈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人員透過在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中整合二維MoS2奈米片,對本體異質結BHJs層間的組成分佈、分子取向和相分離進行調控,抑制電荷複合,增強電荷提取效率,獲得了具有增強的能量轉換效率(PCE)的穩定光伏器件。
- 我國首次發現混翅鱟化石
9月28日,發表於《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了來自華南地區志留紀早期的板足鱟目混翅鱟科下一新屬新種——秀山恐鱟(Terropterus xiushanensis)。
研究人員基於形態學與系統發育分析,重建了秀山恐鱟的形態。據瞭解,恐鱟體型較大,體長可達近一米,極有可能在華南地區志留紀早期淺海地區扮演著頂級捕食者的角色。新材料儲存完好的附肢,以及生殖附屬器、尾部、體表紋飾等特徵,為混翅鱟科形態多樣性討論提供了諸多新證據,其形態特徵指示了混翅鱟類群較為複雜的演化歷史。
- 新型反射鏡塗層可提高引力波探測器靈敏度
9月29日,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一篇論文中,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由氧化鈦和氧化鍺製成的新型反射塗層,可以將LIGO探測器反射鏡中的背景噪聲降低一半,從而將LIGO能夠探測的空間體積擴大8倍。
研究人員表示,新塗層可能將用於LIGO的第五次觀測執行,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開始,升級後的儀器將探測到越來越多的極端宇宙事件。
- AI驅動的動態口罩可讓佩戴者呼吸更輕鬆
9月29日,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奈米》(ACS Nano)的一項工作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動態呼吸器,可根據不斷變化的條件(例如運動或空氣汙染水平)調節其孔徑,從而在不需要最高過濾水平的情況下讓佩戴者更輕鬆地呼吸。
這種動態空氣過濾器帶有微孔,當過濾器被拉伸時會膨脹,允許更多的空氣透過。由電紡奈米纖維製成的過濾器的透氣性大大增加,過濾效率僅損失約6%。進一步地,研究團隊在過濾器周圍放置了一個伸張器,將過濾器連線到一個包含感測器、氣泵和微控制器晶片的輕型行動式裝置。
該裝置與執行人工智慧(AI)軟體的外部計算機進行無線通訊,該軟體對空氣中的顆粒物以及佩戴者在運動過程中呼吸模式的變化作出反應。
- “電子晶體”首次被“看見”
9月29日,發表於《自然》(Nature)的一項工作中,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對“維格納晶體(Wigner crystals)”進行了成像。維格納晶體是指在一定條件下,電子彼此之間的電斥力相較自身動能佔據主導地位,為保持系統能量最低而規則排列形成的晶體狀態。
研究人員構建了由二硫化鎢與二硒化鎢二維材料組成的介面,用電場調控介面間的自由電子密度,並在其頂部覆蓋一層石墨烯來保護晶體結構。在將系統冷卻至僅比絕對零度高几度後,研究人員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了維格納晶體中電子的整齊排列。由於異質結的晶格失配使得特定區域能量較低,電子排列成規則的蜂窩狀圖樣。
- 2018年及以後年度結題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結餘資金不再收回
9月3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結題專案結餘資金的通知》,對結題專案結餘資金有關事項進行了明確。
通知中指出:為鼓勵依託單位和科研人員合理合規使用專案資金,對2021年度結題的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其資助期滿時的資金結餘比例不再作要求;對2018年及以後年度結題的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已按規定留給依託單位使用的結餘資金,不再執行兩年收回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