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年醫院神經血管介入中心在張志勇主任的帶領下,捷報頻傳。近日又順利完成了醫院首例經橈動脈入路複雜性慢性鎖骨下動脈閉塞再通術,術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效果立竿見影。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北京老年醫院神經血管介入中心已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學科特色鮮明的老年神經介入團隊,其治療技術邁向了高水平、高難度、全面發展的新篇章。
病例分享
患者張大爺,今年81歲,因“陣發性頭暈7天”入住北京老年醫院神經內科,入院後經仔細查體發現雙上臂收縮壓相差40-50mmHg,此徵象高度提示血壓偏低側鎖骨下動脈重度狹窄或者閉塞,為明確診斷進一步完善頭頸CTA檢查證實患者左側鎖骨下動脈近端慢性閉塞。
經充分的術前評估及術前討論,最終神經血管介入團隊考慮左側鎖骨下動脈閉塞後盜血形成,是導致患者陣發性頭暈的主要病因,具備行鎖骨下動脈閉塞再通支架置入術的指徵。
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病情、治療方案及預期獲益和風險後,患者及家屬同意行全腦血管造影+同期慢性左側鎖骨下動脈閉塞再通術。
科普時間
目前鎖骨下動脈狹窄的血管內治療已獲得廣泛開展,然而鎖骨下動脈閉塞的血管再通尚有缺乏。鎖骨下動脈近端閉塞時行血管內治療的關鍵在於建立操作通道,此時選擇合適的血管入路至關重要。
本例患者頭頸CTA提示鎖骨下動脈近端閉塞,沒有足夠殘端作為導管在近端開口的支撐點,單純股動脈入路,操作距離長,導引導管支撐力欠佳,不易定位透過原鎖骨下動脈到達血管真腔,導致血管再通率低。同時如果反覆操作試穿,容易形成主動脈夾層,引起病情加重。
若採用經橈動脈入路,路徑操作距離短,導管穩定性和支撐力高,有助於導絲透過閉塞段或嚴重迂曲病變位,可大大提高手術成功機率。
經橈動脈穿刺入路進行腦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療是近年來新興的介入技術,具有易壓迫、出血少、術後不需臥床制動、患者耐受性好、體驗更佳等優點。
神經血管介入中心張志勇主任帶領團隊充分討論,結合患者高齡、血管病變情況、不同術式操作難度及成功機率等,綜合分析後為張大爺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操作流程及手術預案。
在前期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由張志勇主任主刀歷時短短1.5小時,透過左側橈動脈入路,成功實現了左側鎖骨下動脈閉塞再通,術後患者左上臂血壓即刻恢復,頭暈症狀緩解。
術後造影顯示左側鎖骨下動脈再通,血流完全恢復 術後造影顯示左側鎖骨下動脈再通,血流完全恢復
鎖骨下動脈狹窄或者閉塞時,施放鎖骨下動脈支架必須保證位置準確無誤,因此對支架置入技術要求較高。
採用股動脈入路的前提是保證導引導管支撐穩定有效,本例患者因鎖骨下動脈近端閉塞,無法為股動脈入路導管提供支點,同時股動脈入路穿刺點周圍血腫及假性動脈瘤發生機率高,術後需臥床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經橈動脈入路的介入方法治療症狀性鎖骨下動脈閉塞具有創傷小、手術成功機率高、無需臥床等優點,患者及家屬易於接受,但經橈動脈穿刺行腦血管支架置入術,相較於股動脈入路操作更為複雜,技術難度大,且需要特殊的器械材料,國內大部分醫院未常規開展。
本例手術的順利完成標誌著北京老年醫院介入團隊手術技術已達國內領先水平。日後,我們將繼續開創介入治療新技術、夯實業務技能,打造卓越團隊,為廣大腦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舒適的醫療服務。
文 | 神經血管介入中心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