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神經的傳導與支配,雖然如此,神經系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並不高。事實上,神經也會“生病”,多發性硬化就是一種神經疾病。瞭解它的人聽到這個名字就如臨大敵,在神經科學科普公益大講堂——神經免疫多發性硬化專場上,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免疫與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華表示,這雖然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罕見病,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早發現早治療能夠獲得良好的控制。
01 神經的“保護層”壞了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從發現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時間了,但是,關於這一疾病的研究還相對“年輕”。1993年,第一款治療多發性硬化的DMT藥物才由FDA批准上市,為這一疫病的治療帶來了實質性突破,直到現在,醫學家們還在努力為患者研究與開發更好的診斷治療方法。
“多發性硬化是脫髓鞘病的一種。什麼是髓鞘呢?如果把神經比作電線,髓鞘就是這根電線外面的保護膜,人體各個系統都是透過神經傳導與大腦聯絡的,如果它的保護膜被破壞了,神經細胞和纖維也會受到影響,神經傳導的功能無法正常進行,人體各部位與中樞系統大腦和脊髓的聯絡就會出現問題。” 張華說。
不同部位的神經出現問題將影響到病人不同部位的身體機能,比如有的病人會無法正常行走,有的病人會出現大小便無法自主控制等問題,還有可能影響到視覺系統、肢體感覺系統等,重耳影響各個部位的正常活動和功能。
張華說:“這個疾病的發病原因是複雜的,根據目前研究,發病相關基因位點超過100個,但它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遺傳疾病,發病外因是感染等(可能包括病毒),發病需要滿足外因和自身有易感基因這兩個條件。同樣環境下,只有小部分易感者會得病。”
02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歐美國家是這一疾病的相對高發區,亞洲發病率較低,為1—20/10萬,好發於年齡段在22—23歲之間的年輕女性。根據倫敦1000例首發症狀病例研究顯示,有43%的病人表現為脊髓性感覺障礙,17%的人是球后視神經炎,比如視物模糊、眼球活動時疼痛,且視神經炎發展成多發性硬化的機率約為50—85%。
張華解釋說,多發性硬化的症狀非常複雜、多種多樣,步態不穩、運動遲緩、平衡失調、面部感覺障礙等都可能成為臨床表現。
感覺障礙可以是一個肢體的不適,也可以是區域性不適,例如一根手指、一根腳趾。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非典型症狀,例如呼吸障礙等。
“疼痛也是一個常見的表現,如果一個年輕人診斷出三叉神經痛一定要想到是否有患病的可能性。不過,一定要聽從醫生的診斷。不論是哪種症狀,病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從病人出現症狀之前,身體中就已經出現病灶了,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作,如果不及早進行干預,病情就會進一步加重,使治療更加困難。所以,對待這種疾病,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
03 配合醫生檢查至關重要
透過對多發性硬化症狀的瞭解,可見,身體的各種不適都是一種求救訊號。所以,當你因為身體表現出的“小毛病”而就醫,醫生卻讓你做了類似核磁共振、CT這樣的大檢查時,千萬別覺得沒有必要。
“醫生針對多發性硬化的檢查有MRI、腰穿腦脊液、電生理等,為除外其他疾病還可能做全身PET、腫瘤標記物等,相關檢查有時候需要反覆檢查才能得出最終結果。早期完善相關檢查,可以儘早看到亞臨床病變,例如大腦中特徵性的橢圓形病灶等,可以幫助大夫儘早診斷,對病人幫助會非常大,如果到了後期,治療就會很困難。”
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控制多發性硬化非常重要,早期治療會延緩病症發展,進而推遲病人需要拄柺杖、坐輪椅甚至臥床的時間,可以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張華說,多發性硬化雖然是不可逆的疾病,但早得到控制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正常生活時間,隨著醫學的發展,治療手段也越來越多,只要積極面對它並配合醫生的治療,就能達到控制好病情的目的。
- 作者資訊 -
石音
資深科普記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有多年一線採訪經驗,關注能夠改變生活的科技成果。
排版 | 蘿蔔娟
稽核 | 六朵 蒼翼蝴蝶 淡定珠子
封面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免責宣告: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北京神經科學學會於1988年1月28日由韓濟生、薛啟冥、任民峰、範少光、萬選才、金蔭昌、匡培根、管林初教授等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發起,在北京醫科大學科學報告廳正式成立,,是中國第一個地區性神經科學學會。組織北京地區教學科研和醫療單位中從事神經科學工作的有關人員,定期舉行學術活動,交流各單位成果和經驗,交流國內外資訊,提高學術水平,促進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