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總算知道了好歹。這叫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敬酒不吃,吃罰酒。”
1952年4月7日,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已經結束,志願軍頂住了“聯合國軍”多次攻勢,並已經開始逐步轉入反攻。此時的彭德懷患有嚴重的胃病、痔瘡,頭部還長了一個瘤子,周總理無論如何要他回國治療。不得已,他於1952年4月7日啟程回國。
在彭總回國前後,毛主席決定:“要多選幾名老將軍加強一下抗美援朝鬥爭。”就這樣,我軍赫赫有名的戰將楊成武、楊勇、王平、李志民、甘泗淇、李達、許世友等都出現在朝鮮戰場。可謂兵多將廣。
1953年5月13日起,志司部署的夏季反擊作戰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60軍陣地向敵方推進了42平方公里,67軍陣地向敵方推進了12平方公里,19兵團兩個軍向敵方推進了1.5平方公里,9兵團兩個軍向敵方推進了1平方公里。
敵人害怕了!中斷6個多月的板門店談判又重新開始了。在6月15日晚上,一件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事情正在發生:中朝和美國談判代表的參謀人員終於按照中朝軍隊和美軍的實際接觸線,確定了軍事分界線。
就在朝鮮半島即將迎來和平時,意外發生了!
李承晚拒絕停戰,扣留2.7萬戰俘
以6月15日24時為準,在本晚24時前,敵我雙方攻佔之陣地均為有效,在此以後,即作為16日計算,敵我攻佔之陣地均屬無效。
鄧華代司令和楊得志、洪學智副司令接到彭總的指示,可謂高興至極。他們立即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出了一個《16日起停止主動向敵攻擊》的命令。
就在全世界人民看到朝鮮戰場和平的曙光要照亮朝鮮半島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6月17日夜,18日凌晨,李承晚以“就地釋放”為名,突然下令開啟滄山、馬山、釜山、尚武4個戰俘營,扣留2.7萬餘名人民軍戰俘押到李承晚的軍事訓練中心,強迫他們中的多數編入南朝鮮部隊。
李承晚聲言:“停戰協定一簽訂,要把我的軍隊從聯合國管轄下撤出來,我們將自己單獨行動,打到鴨綠江!”
李承晚的這一舉動讓世界為之憤怒,英國首相發出抗議說:“英國女王政府強烈譴責這種背叛行為!”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急電李承晚:“你目前所採取的行動,給聯合國司令部造成了困境。這種局面若繼續下去,只會犧牲聯合國精銳部隊用鮮血和勇敢為韓國贏得一切!”
中國領導人也十分震怒!
19日晚,彭德懷返回朝鮮!瞭解情況後,向毛澤東發去了電報。
毛澤東覆電彭總:“6月20日22時電悉,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適宜,要看情況發展方能作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毛主席這是繼續用軍事的手段徹底打服李承晚!
美國人也慌了,李承晚這個豬隊友可能要把他們帶進災難,其實在停戰談判之前,美軍司令克拉克、美國駐朝大使布里格斯、國務卿羅伯遜曾與李承晚談過一次。
可李承晚大發雷霆,認為美國背叛了他的國家。克拉克則表示:“讓志願軍教訓一下他吧!”
這一次,美國選擇了袖手旁觀!
各兵團司令紛紛請戰!
彭總一拳頭砸在桌面上,氣憤地說:“李承晚這個老傢伙,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朝鮮停戰,反對世界和平,如果不給他狠狠打擊,不給他點厲害嚐嚐,他的尾巴翹到天上了!”
此時的志司指揮部人才濟濟,各大將軍都盯著彭德懷,等著他拍板最後一戰!
這時,鄧華了站起來,走到地圖前,指著金城說:“敵人在金城以南,北漢江以西的4個師比較突出,態勢也對我有利。也可以說是從上甘嶺向東,一直到哪裡?到巖洞。把這一帶凹進我方的戰線切平。這樣戰線就好看一點了。”
回國修養過的彭老總嚼著茶葉幽默道:“你說得好輕鬆呀!”將領們都笑了。
彭總看著大家說:“我同意這個意見,把上甘嶺到巖洞的凹線拉平,可以攻佔敵方數十平方公里面積。教訓一下李承晚這個老傢伙!”
此話一出,眾將開始爭搶了…
許世友第一個站起來,說:“彭總,就這麼一桌子酒宴,3兵團承包了!入朝前毛主席給我談過,要我迅速赴朝,爭取打最後一仗!我算是趕上了,你們誰也別爭了,讓老許打吧!”
被許世友將軍這麼一帶,各個將軍都開始爭起來了,彭老總看著他們發笑:“怎麼辦?難辦。我是來簽字的。楊得志分管作戰。楊得志,你發表個意見吧。”
楊得志朝大家憨厚地一笑,說:“我入朝前,周總理對我說,大部分老同志要入朝輪番作戰。你們19兵團入朝後,還有楊勇、楊成武指揮的兩個兵團也即將入朝。這樣一來把三楊拿出去,叫作三楊(陽)開泰。現在我和成武都打過了,就缺楊勇。楊勇既然已經到了朝鮮,他不指揮打最後一場戰役,怎麼叫三楊(陽)開泰呢?”
……
最後,在楊得志的意見之下,20兵團的楊勇和王平接下了最後一個任務:“金城反擊戰”!
金城反擊戰!
楊勇,開國上將!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他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接到志司給他的任務之後,馬不停蹄地就開始籌備戰役。楊司令事無鉅細,他多次親臨一線關注戰士們的戰鬥技能,大到戰術、戰法,小到藏兵洞、戰壕,他都一一關注。
1、炮火準備
7月13日21時整,金城前線,大雨滂沱,天像漏了一樣。
我軍隱蔽在戰線上的的1200餘門火炮突然發出“咻!咻!咻!”的咆哮聲,一道道火線伴隨鋪天蓋地的呼嘯聲撲向敵軍陣地,尤其是喀秋莎火箭炮,數十道火線,頗為壯觀。
戰壕中的戰士們驚呆了!他們從沒有見過如此猛烈的炮火,志願軍什麼時候打過這樣的富裕仗啊!敵人的陣地開始著火了,就像是火山的噴射口的岩漿一樣。
這是我軍第一次地面炮火佔優勢,在我軍漫長的攻擊線上,東集團平均每公里84門,是密度最大的,中央集團每公里42門,西集團32.6門,24軍每公里73.7門,達到蘇德戰場的標準。
2、衝鋒!
炮兵打完了!戰士們士氣大漲,都義無反顧地衝向敵人的陣地,20兵團的3個突擊集團向南朝鮮軍25公里的防禦陣地的正面殺出去了!
68軍203師突擊部隊兵分8路,大雨下,志願軍戰士們就像神兵天降!前仆後繼,迅速地攻佔了慄洞和直木洞南山以北高地,殲滅南朝鮮軍一個營。
次日凌晨,204師以單兵爆破,連續炸燬了敵軍10多個火力點,攻佔了敵軍3個制高點。
……南朝鮮軍的陣地被我軍一個又一個奪了過去,敵人在自己長官的槍口下被迫守在陣地上。
3、奇襲白虎團
在68軍203師有這樣一項作戰任務:在戰役發起時,派一支精悍小分隊插入敵後,用化裝奇襲的手段端掉“白虎團”團部,從而有效地配合整個部隊的作戰。
被安排去完成這項任務的,是一個12人的偵察班。帶領小分隊執行“斬首行動”的任務落在了有“小諸葛”之稱的楊育才身上。之所以選他,是因為他作戰靈活,而且多次出色完成戰地偵察任務。
楊育才,陝西勉縣人,1951年6月參加志願軍入朝作戰。他有180釐米,大顴骨、高鼻樑。讓這位大漢穿上美軍服裝來扮“美軍顧問”再合適不過。
一個老兵慢慢地溜到隊尾。和那個“多出”的人並排跑著。突然!他猛地奪過了那個人的自動步槍!
他們13個人,越來越接近敵人的腹地,此時的他們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與敵人遭遇。當務之急,他們要搞到敵人的口令!
就在小分隊急行軍之時,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敵人射出一枚照明彈,楊育放緩腳步,他習慣性地回頭看看隊伍是否有人掉隊。但這一次檢視他卻發現一個意外情況:隊伍後面似乎多了一個人!
起初,他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等反覆數了三次之後發現確實多了一個人。經過確認,多出的一人就在隊伍的最後面,12個戰士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他們臨危不亂,都沒有慌張。
一個老兵慢慢地溜到隊尾。和那個“多出”的人並排跑著。突然!他猛地奪過了那個人的自動步槍!
那人急得用朝鮮話嚷了起來:“你抓我的槍幹什麼?”
“誰叫你往回跑的?”老兵也用朝鮮話熊他,並把他拽到楊育才面前。
“問他口今!”楊育才命令道。
俘虜懵了!他沒想到這十幾個人是志願軍。他的舌頭好像打了結,結結巴巴什麼也說不出來。
原來,這個膽小鬼被我軍強大的炮火嚇得膽戰心驚,當了逃兵。躲在溝邊的草叢裡。當他看到偵察員們在公路上跑過時,看到了“美軍顧問”,就想跟著他們一起“逃跑”,於是他拼命跟上隊伍。
在楊育才的追問下,這個俘虜說出了當晚的口令:“古輪姆歐巴!”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是敵人給志願軍“送”來的情報,這是天助志願軍!
有了口令的小分隊,一路上過了多個關卡,此外,他們在敵人的亂軍之中抓了幾個俘虜,弄清楚了敵“白虎團”的指揮所、電臺、警衛排的所在地。
偵查員們按圖索驥,很快就鎖定了位置。楊育才把小分隊分成4個戰鬥小組:
第一組:班長李培祿負責消滅敵警衛排;第二組:韓淡年負責消滅文電室的敵人;第三組:由李志負責打掉敵人的炮兵室;第四組:由楊育才自己帶領,從團部正門打進去,直搗“白虎團”指揮中心。
4個小組同時從4個不同的方向向著毫無準備的敵人猛烈開火。偵察員們十分勇猛,僅13分鐘,不可一世的白虎團“團部”就被端掉了!戰士們還扯下了象徵罪惡的“白虎團”團旗!
次戰共斃、傷敵214人,俘敵19人。其中南朝鮮軍機甲團團長陸根珠、白虎團作戰科長、美榴彈炮營營長等7名軍官被擊斃。
而這個被消滅得“白虎團”就是曾經風靡一時的韓劇《太陽的後裔》中宋仲基服役的部隊,無論他現在多麼“風光”,那面白虎團團旗依舊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4、大獲全勝,敵人開始“叫”著要談判了。
金城戰役,我軍收復192.6平方公里土地。
黎明時分,20兵團指揮部電話鈴響了!
楊勇一個激靈起來,“楊勇嗎?我是鄧華。”
“鄧司令,你這麼早打來電話,有啥指示?”
“解方同志從板門店來電話,說敵人哇哇叫,要求籤字。”
“那你看怎麼辦?”
“你們就停下來吧,別再打了。”
王平說:“他們總算知道了好歹。這叫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敬酒不吃,吃罰酒。”
朝鮮半島這場戰爭,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勝利了!
寫在最後
金城反擊戰前夕,多個將軍都爭著、搶著打這最後一仗,說明大家都鼓著一股勁兒,要痛擊一下李承晚的南朝鮮軍。美國人這次選擇袖手旁觀,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他們再也不想被這次戰爭拖累了。這次戰爭中的傷亡總數約等於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東西戰場全部傷亡(100萬人)的2/5。他們開始思考為了李承晚的政權,而損失自己的國防力量是否真的值得。
原因二: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不同於剛入朝的時期,此時的他們在後勤補給、武器裝備、作戰理念等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人民的領導人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成長,他們的進步讓美國人害怕了。他們明白,繼續戰爭的後果,很可能是被趕下海。
金城戰役證明了美軍的猜想,戰爭開始的炮火準備階段:志願軍以裝備“喀秋莎”為主的炮兵21師等部隊在28分鐘的炮火準備中,發射炮彈1900餘噸,步兵部隊在火炮和坦克的掩護下,僅用1個小時就在30公里正面全線突破了敵軍4個師的堅固防線,21個小時完成了戰役進攻任務,收復土地160多平方公里。
這次戰役中志願軍的“步炮協同”、13人小股部隊“斬首行動”等一系列現代打法。徹底“打服了”李承晚,促進了“和平談判”的簽署,也向“聯合國軍”展示了志願軍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