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水煮蛋的時候,我拿起一個雞蛋正要往桌子上磕。
這時,上幼兒園的女兒說:“媽媽,我來幫你剝雞蛋!”
我有點驚訝地看著她,把雞蛋遞了過去。只見她拿著雞蛋在桌子上翻滾,整個蛋殼都軟了,之後她就把一個白白的雞蛋拿出來了。
“寶寶,你剝得又快又好!你怎麼知道這樣剝雞蛋?”
“是幼兒園老師教我們的。奶奶,我也幫你剝一個……”
孩子覺得剝雞蛋這件事對家裡人有價值,因為我們拿到她剝的雞蛋會很高興,她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而且她還會覺得她對家裡人都有價值。
周嶺在《認知驅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中說,做成一件事的心法是對他人有價值,技法是先找到目標,慢慢變好,直到最後把事做成。
1.對他人有價值
在工作中,每拿到一個任務,我們通常不是馬上去做。要先思考這個任務的背景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對使用者有沒有價值,有什麼價值?
只有我們確定這個任務對使用者是真的有價值時,我們才會進入下一步的任務拆解。而如果這個任務對使用者沒有價值,我們根本就不應該去做。
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錯了,去做一件對他人沒有價值的事情,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精力。
那怎樣判斷一件事情對他人是否有價值呢?
我們可以去思考這件事情的受眾都有哪些人,如果這件事情做成了,這些人會用到這個結果嗎?這個結果能幫他們解決問題嗎?
比如我們學一項技能,然後很想把這技能應用在工作中。
首先我們可以分析在工作中有沒有可能用到這個技能。如果可能,我們就可以去學,學會之後把它與工作結合起來,讓工作變得更高效。此外,還可以把自己習得的東西寫成部落格,也可以講給同事們聽。
這時,我們不僅做成了對他人有價值的事,也應用上了自己所學,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不過這事說起來簡單,到底要學習什麼呢?到底要做什麼才是對他人有價值的呢?
2.從工作痛點中找目標
通常來說,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痛點開始,以解決這些痛點為目標。
比如我是一個自動化測試工程師,維護一大堆的自動化測試環境就是一件麻煩事。
這時候我看到了虛擬化技術,只要事先做好一個模板,要用的時候自動建立在雲平臺上,用完了再把它自動銷燬。
這樣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維護了。只需要寫好一套程式碼,讓它們在需要的時候執行即可。
在工作中,我們用到和學到的東西越多,就會發現要學的東西越多。
但是也不白學,當我們學得越多,我們的工作流程就會不斷地被我們最佳化。因為我們能驅動的工具越多,就知道如何把它們聯合起來使用。
而要實現這種聯合,就需要我們對原有的東西進行一些改進,甚至是創造一些東西。
我們所有人都是消費者,大部分人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只有少部分人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和創造者。
作為一個純粹的消費者,容易陷入空虛和無聊,生活沒有目標,也找不到工作的意義,易陷入娛樂的泥沼,比如玩電子遊戲,刷劇,刷影片等。
生產者只是在被動地生產,跟著別人的計劃走。難以感受到工作的樂趣,只會看在錢的面子上做事。
而創造者不一樣,創造者具有自主性。因為創造者對自己創造的產品具有特殊的情感,總想要把自己創造的東西變得更完美。創造者往往能夠在工作中進入心流的狀態,那是在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做一個創造者當然好,不過事情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3.慢慢變好
現在的時代,人們總是希望快點看到結果。
快遞要快,外賣要快,刷劇要連續刷,花上一個通宵刷完。學東西也希望能快點見到成效,於是我們用倍速聽書,學習快速閱讀。
可是,雖然聽得很快,看得也很快,卻好像不是很明白。
雖然時代發展得很快,我們總是聽到唯快不破,但是做成一件事還是需要下慢功夫。
說到這,我不禁想起以前學《資料結構》的情景。
剛上大學時,第一個學期就有這門課,那時候聽老師講,我只感到自己可能做不成計算機這一行了,因為我一點都聽不懂。
後來第二學年學校又給我們排了這門課,這時候有了一點程式設計基礎了,算是能勉強聽懂一些了,不過還是無法與自己的程式碼結合起來。
幸運的是,學校第三次給我們安排了這門課,而且這個老師講得也生動有趣。加上我自己自考也在學這門課,不同的教材一起看,終於,我開始喜歡這門課,我甚至試著向同學講解,還希望有一天能當這門課的老師。雖然我學得很慢,一開始覺得這門課我根本不可能學懂,但是後來一而再,再而三地學,最終變得很享受這門課。
萬事開頭難,但是隻要不斷地去學,去做,這件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書中講到花七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開始做了,遇到難題了,不要打退堂鼓。就像我們小時候學走路,不斷地練習,跌倒了就爬起來休息一下,然後繼續練習,不在乎別人怎麼說,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最後我們每個人都學會了走路。
只要我們以長期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去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一定能做成。
成事,並不只是做成一件很大的事,畢竟大事也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
在做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也在不斷地成長。
定好目標,堅定不移地做成一件對他人有用的事,最後幫助了別人,也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