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月已經在讀幼兒園中班了,可是她的阿拉伯數字怎麼也寫不好,每次媽媽教她寫數字都會搞得雞飛狗跳。對此七月媽媽很是傷神,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以下哪種方式進行教育呢?
1,物質獎勵,寫好了買孩子喜歡的玩具。
2,懲罰式教育,寫不好要罰站或者打手板。
3,在她剛剛取得一點小成就時不斷誇獎她“真聰明”。
分析:
選項一:總是給孩子物質上的獎勵,會讓她們在沒有物質獎勵的時候失去做事的動力。
選項二:懲罰式教育只是在短期內有效,不能促進孩子的真正成長,所謂的“記吃不記打”就是這個意思。
選項三:經常被誇讚聰明的孩子害怕失敗,不願意去嘗試太難的挑戰,因為他們害怕失去“聰明”的標籤,害怕自己挑戰失敗會讓周圍的人失望。
以上這些做法都是不利於孩子真正成長的,那麼怎麼做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成長呢?
在《成長型養育》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面臨很多的問題會讓我們產生養育焦慮,專制型養育、權威性養育,都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父母也要不斷地學習。
作者湯維,她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註冊講師,積極教養講師,知乎母嬰類大V,知乎兒童教育話題優秀答主,“丁香媽媽”平臺簽約作者。《幼兒教育》特約撰稿人,《父母世界》年度影響力父母。“萌媽小教室”創始人,幫助百萬媽媽走出親子溝通的誤區。99
在本書中作者將帶領我們改變固有思維,利用成長型思維解決養育難題。
1,換種方式教娃做作業
小七月的數字怎麼也寫不好,這可愁壞了媽媽,這一天奶奶來到家裡,看見和數字較勁的七月給她出了一個好主意,她用點組成一個數字5,然後讓七月逐一連線點的距離,很快七月就很順暢的學會了5的寫法,讓媽媽很是驚訝。
有時候,孩子們就是在知識的邊緣徘徊,沒法深入其中,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幫他找到突破口,引導他到達知識的腹地。如果我們能在孩子學習時給予一定的支援,他們就可以更容易的理解課程和概念。
七月學會了簡單的數字的寫法就開始進入算術的學習,她搞不懂為什麼3+3=6,為什麼1+5也等於6,在這時智慧的奶奶再一次造訪,她首先拿出六顆糖果,問七月”奶奶這裡有幾顆糖?’七月很快回答“六顆”“給了七月三顆,奶奶還有幾顆?”接著奶奶又提出了很多類似的問題,最後奶奶找出了紙和筆,畫出了六顆糖果的幾種分法,就這樣,算術難題也巧妙的被攻破啦!
對於剛開始接觸的新知識,孩子總是帶著迷茫,他不懂要從哪裡入手,想要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知識,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方式方法,比如:
提出建議,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可以為他們提示部分的解決方案,
演示和示範,給一些圖解演示和示範或者讓孩子親手操作一下。
使用生活中其他類似的例子
為孩子提供幾個選項,把解答題改成選擇題等等。
這些小方法遠比懲罰和物質獎勵所達到的長期效果要好,孩子真正的掌握了知識,而不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強迫自己接受知識,這樣才能達到成長的效果。
2,在玩中學
七月一直都是一個好動的孩子,她喜歡各種模仿遊戲,有時她會把幾把小椅子拼在一起,假裝是公交車,自己當作小司機,或者自己假裝是小醫生,讓媽媽抱著洋娃娃來看病。講故事時,媽媽講完一遍故事,就會一家人分飾故事中的角色,以遊戲的方式在回顧一遍故事的內容,漸漸的小七月就可以簡單複述故事的內容。
在這些遊戲中,小七月都積極參與,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中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她不斷地探索與學習。在遊戲中她還學會了怎樣和別人溝通,並對所學到的知識記憶更加深刻。這是我們傳統的養育思維達不到的效果。
在遊戲中,可以由我們來制定規則,也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來制定規則。我們只需要做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就好,孩子玩的高興,還從中受益何樂而不為呢?
3,成長型養育的有效溝通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書中作者特別強調語言的重要性:運用得當的語言,能成為迅速拉近距離的蜜糖,反之,失控的語言,也可能成為傷人的利器。所以說日常中我們跟孩子怎麼說真的很重要。
我們在誇獎孩子時通常會說"你真聰明”“你太棒了”,其實這是一種誤區。當我們誇獎孩子“聰明”時是在強調他的先天基因,而不是後天努力,給孩子一種錯覺,“這是我的固定資本,沒有辦法透過努力來改變”,那麼在誇獎孩子時我們不妨說“我能看到你在這方面很努力”。
在談論孩子的錯誤時,我們一般都會直接指出“XX,你這樣不對……",這樣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情緒,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和孩子討論錯誤,一種,體驗失敗,可以讓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另一種就是,失敗的經歷,有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另外,我們也可以和孩子分享我們自己的失敗的經歷。並一起探討在這樣的失敗中我們學習到了什麼。
到這裡,對文章開始的題目你是不是有了新的答案了呢?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自己很多在帶娃方面的誤區,我們究竟是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長大,還是希望孩子能夠真正的成長,在將來走上社會能夠更加從容的面對各種挑戰呢?
顯而易見,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真正的成長,那麼不如讓我們一起翻來這本書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伴隨孩子共同成長吧。
最後再次致敬作者,把這本《成長型養育》帶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