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後,週末原本用來參加課外輔導的時間被解放出來,孩子們再也不用揹著重重的書包去上輔導班,父母也不用再揹負昂貴的課外輔導費用。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帶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週末?這篇文章給家長們提供了有趣的思路,我們一起來看~
“雙減”後的週末怎麼過?空出來的時間怎麼用?不少教師、父母感到焦慮和煩惱。處於基礎教育階段,應讓自然、藝術、科學成為童年最浪漫的珍藏。
後現代思想家與教育家懷特海提出“個體成長三段論”,認為人的成長要經歷浪漫化階段、精確化階段和綜合應用化階段。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追問教育的本質》一書中,作者柯領先生同樣也提出了“情感成長規律與認知成長規律”的三個階段,分別為:
個體成長的第一階段:本能情感(0—3歲)與動作把握(0—3歲)
個體成長的第二階段:審美情感(4—11歲)與形象把握(4—11歲)
個體成長的第三階段:理智情感(12—18歲)與邏輯把握(12—18歲)
“個體成長三段論”與“情感成長規律與認知成長規律”有著極為密切的對應與關聯,我們可以將其看做是兒童的成長史——從幼兒到小學與初中,再到高中與大學。而讓大家尤其關注的基礎教育小學階段(6-12歲),正處於人生最經典的“浪漫階段”。
浪漫如何理解?浪漫階段的教育,應該如何做,要做什麼?
理解浪漫,不得不提及盧梭的教育名著《愛彌爾》。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盧梭的提法是“天方夜譚”:
12歲以前是理智的睡眠時期,要讓他的頭腦空著不要用大腦;
童年期的孩子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缺乏理性的力量,不要直接對兒童進行智育,教育的任務是發展兒童的外部感覺器官;
發展觸覺,讓兒童親自去摸去抓每件東西,多在黑暗中做遊戲,發展視覺,要讓兒童儘早地學習寫生畫和製圖,發展聽覺,讓兒童練習唱歌……
難道說,12歲之前,我們的教學應該是這樣的?直到“雙減”政策落地後,我們才發現:也許,之前是我們不理解兒童教育的真正價值——浪漫,讓兒童經過教育,成為“自由的自然人”。
浪漫的童年,務必淡化對應試、對分數的刻意追求,讓童年可以在更多的藝術審美體驗中度過;
浪漫的童年,要讓兒童在曠野上奔跑,在運動場上流汗,而不是將渾身力氣花在霸凌同學的時刻;
浪漫的童年,要讓兒童的精氣神匯聚在身體發育和精神成長,而不是超前學習,更不是無休止地刷題和死記硬背;
浪漫的童年,要伴隨心智有序發展,具有學習生長的延續性,而不是佛系躺平,也不是無序競爭,變道超車……
這樣的理解,也讓我們對“雙減”政策之後空出來的週末,該做什麼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最應該做的,也是週末的“頭等大事”,就是親近大自然。走進山山水水之中,感受花鳥魚蟲,看看天邊的雲淡風輕,你可以思考自己有多久沒有凝望過路邊的蜘蛛網,沒有和一棵大樹對話,沒有坐在河邊的沙灘上遐想,然後帶著滿心的期待出發……
可以嘗試瞭解藝術。走進博物館,走進藝術畫廊,走進古代建築,去觸控不同形式藝術的脈搏,去感受千百年來民族的、世界的文化瑰寶,去發掘形式多樣的表象之下的精神氣象。你會發現,兒童變得優雅起來。正如清代書法家伊秉綬所寫的“陶冶性情,變化氣質”,童心的陶冶,就在眼睛的充實,身體的充實,在行動之中完善。
可以進行科學探索。從小就培植一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心,未來讓科學與自己的生活相伴,為自己帶來無數的便利。你會感恩童年。此外這一行為也會帶來意外的驚喜,改變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形成的科學素養,都是一種延綿持久的,不可戰勝的學習力。
也許你會說,難道我們就徹底放棄學科學習嗎?當然不是的,對於週末的設計,我們還可以融合學科特質,讓富有理性的實踐活動,為兒童素養的發展助力。
例如,我們可以將語文學科中的寫作、口語表達,語言積累、思辨能力等,與核心素養有關的元素融入期間,嵌入到各種實踐活動中,實現一舉多得的全方位成長。以下節選一段我的實踐隨筆《帶兒子去踏青》,大家可以發現,在週末遊玩時,父母也是大有可為,同時也容易而為:
我們這裡說到的“踏青”,就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表述。總體意思是——出去走走。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走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和自己走不同,這次要帶孩子一起走。“青”,就是美好,美好就是大自然的象徵。帶孩子來到大自然中,來到自己平時相對少的環境裡,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
那麼多變的自然,會產生無窮盡的寫作靈感;那樣豐富的素材,會帶來寫作超級便利。城裡的孩子,特別喜歡跟著爸媽去踏青。例如,參與農家樂,到田間地頭去勞作,去果園裡採摘,到苗圃裡去賞花,到農場裡去耕作,去種植……踏青,我們能做的很多。
補上這一課吧!常常提到“補課”這個詞。原來,補課並不是你想象的做“文化補習”,更多的是做親情缺損的彌補。帶小孩去踏青,寫作指導的秘訣,就在於一個“換”字。
首先,帶領子女發現,換環境,可以寫“新奇”。以城裡的小孩為例,我們帶孩子到鄉村,去體驗到戶外生活,去呼吸新鮮空氣,這就是把小孩置換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周圍的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新的,那麼多新鮮奇特的素材,可以信手拈來,輕鬆寫入文中,幾乎可以不需要指導。
其次,引導子女感受,換環境,寫“心情”。去踏青,不管誰的心情都會變好。心情好,寫得就暢快。怎樣寫好心情呢?父母需要指導小朋友,用心去體會這份情,才能寫出好心情。
最後,陪伴子女理解,換環境,寫“溫情”。在踏青的過程中,有許多家庭中的溫情洋溢畫面會湧現,這是不容錯過的寫作內容。溫情,就體現在一個個過程畫面中中,表露在小孩寫作時精選的一個個動詞裡。例如,過橋的時候,橋搖搖晃晃,爸爸扶著小孩,緩步移動,慢步過橋,這就是一幅溫馨的親子畫面,值得寫。寫的話中,“扶著”這一動作,就值得刻畫,因為溫情就在“扶著”這個動詞中。
還是趕快出發吧,帶小孩去踏青,感受自然,投入自然的懷抱。
再比如說,可以結合各種藝術形式,進行表達與表現的能力提升。請看《作文遊樂場》一書中的一個案例,適合在“雙減”後的週末,和子女來一次“手工測繪校園地圖”。
遊戲過程
1.瞭解手繪地圖:知道什麼是手繪地圖麼?現在許多公共場所都有免費配送手繪地圖。例如:旅遊景點,機場車站等地方。如果你是個旅行愛好者,就不要錯過這些珍貴資料獲取的機會。凡事新鮮事物,都要有一探究竟的勇氣和慾望哦。
其實,手繪地圖就是地圖,不同的是,手工彩繪的圖,看起來是不是很親切。
如果你的校園還沒有這樣的手繪地圖,這次的練習意義非凡啦——為學校製作手繪地圖,然後送給學校留念。
2.再次熟悉校園:繪製地圖最怕出錯。所以,為了準確地繪製地圖,很有必要到熟悉的校園了走一走,看一看。這回的觀察一定要做好筆記。簡單勾勒出校園的參觀路徑,標註出路徑上各個建築物或是景觀大致外形。這一步要做到位,不能著急,更不能憑印象。
3.繪製地圖:瞭解熟悉了校園後,就可以開始繪製地圖啦。根據之前的觀察和簡單勾勒的草圖,用心將校園的各個建築物繪製在地圖中。這樣的地圖可以比正規的地圖更加可愛,更加形象,甚至可以畫得卡通一些,讓人一見就喜歡。
提醒小夥伴們:繪製時,造型可以誇張,但是地理方位一定要準確。地圖畢竟還是地圖,第一次到你學校參觀的客人拿著地圖,可是要“按圖索驥”的哦!
有圖有真相,有圖有文真好看。看成果出來了。
“雙減”政策落地後,好像原本填滿的時間變成“空餘”時間,原本忙碌變得無所事事,不知道做什麼。其實,是我們與浪漫漸行漸遠。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過程,然後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教育家威廉·馮·洪堡說:“不是首先要去傳授知識和技能,而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因為,這些知識或是技能,也許在未來一無是處,而學生成長後,要在“目前還無法預料的種種未來局勢中自我作出有意義的選擇。”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週末,是讓兒童儲存浪漫,積蓄力量的重要時光。
未來,真要有一天,兒童成長了,需要遠足;需要贍養父母;需要為人生而奮鬥;需要為國家出力……今天給予他的教育,會讓他動力十足。
(作者單位系閩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文章作者 | 何捷
來源: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