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熊孩子人人搖頭,提到懂事的孩子則人人稱讚。我們都認為懂事的孩子是最讓人省心的,可也嚐嚐省略了對他們的關注,但恰恰是這樣的孩子有更多的想法埋在心裡。
01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
在《敞開心扉吧,少年》男孩蹦蹦就是這樣一個懂事的男孩。
他會在家人都圍著妹妹轉的時候,投去羨慕的目光,卻又不發一言地默默做好自己的事。
也會在爸爸生氣時,不顧自己的委屈,主動向爸爸道歉。
蹦蹦在學校給爸爸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一直寫到八點半才回家,還帶回了沒寫完的作業,但是爸爸不詢問原因,只是一直帶著情緒對著蹦蹦大喊,即使媽媽不停地告訴爸爸,誤會孩子了,但是爸爸還是不能理解,第二天,媽媽接孩子放學,蹦蹦問媽媽的第一句話便是,“媽媽爸爸今天還生氣嗎?”媽媽心疼道,“你是受委屈的那個,你為什麼還在問他。”蹦蹦只是說,“我不願意讓爸爸不高興,我心裡邊不舒服。”
媽媽覺得孩子總是這樣,太懂事了,懂事到看不出他內心的感受,媽媽說,“我寧願他會哭,會鬧,會大聲得笑,他要有孩子的樣子,而不是懂事得只會讓人心疼。”
當大人對孩子說“你真懂事”時,常常是在表達一種對孩子成熟或聽話行為的讚許,甚至有時把大人的“省事”與孩子的“懂事”劃上等號。
可對孩子來說,他們的這些言語和表現的背後藏著他們對愛的渴望和對自己委屈的掩飾。
在懂事孩子眼裡不哭、不鬧、主動體諒或服務於父母,這樣更容易成為父母眼裡的好孩子,抱著 “好孩子才是爸爸媽媽所愛”的想法來換取父母的一點關注。
可再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這一點,他們自己不敢想,父母忘了想。
用“委屈”和“不快樂”搭建起來的“懂事”變成孩子的日常表現時,他們是用自己的犧牲去滿足和安慰家人,這樣的孩子是讓人心疼的。
02
如果孩子都是懂事的,還有什麼成長的意義
《請回答1988》裡有一句臺詞: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當孩子的成長目的不再是豐富自己,而是偽裝成大人,那麼他的童年也就結束了,他不斷地用大人的標準去束縛自己,自尊和感受都來自於大人的態度和評價,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部分也就在不斷地被壓縮,那麼成長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在孩子情商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繞不開一個詞叫“共情”,我們教會孩子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如同親身經歷一般地去理解他人,卻常忽略了孩子也是需要被父母“共情”的,也忘了雖然教會孩子“共情”是有必要的,但教會孩子”述情“同樣重要。
03
“述情”是一種滋養內心的能力
在心理障礙中有一類叫作“述情障礙”,也叫作"情感表達不能"或"情感難言症",雖說大多數人不會達到一種患病的狀態,但是反過來看,述情是人的一種需要,也是一種愛惜自己、自我保護的能力。
“述情”正如字面所表達的那樣,敘述自己的情緒、情感。
只有當內心感受能夠釋放,不管喜怒,還是悲愁,都不被壓制,孩子才有空間和力量去發展自己健康的人格。
會尊重自己內心的人,才能去理解別人,而不是為了“乞求”關注,而受制於他人的態度,委曲求全。
結語:
太懂事看上去完美,但實際上是離“完美”最遠的那個,他們讓人心疼,正是因為他們有愛的缺失,有對自己的“虧欠”,讓孩子先學會愛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在這樣的基礎上對他人的“共情”、“體貼”才是美好的。
只有自己是有溫度的,才能溫暖別人,如果自己心裡都渴望著溫和熱的孩子,心裡的熱情便沒有辦法點燃,生命力始終夾雜著一絲冷色調,越懂事,越令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