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複雜的,在這複雜多變的人性當中,最普遍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嫉妒。
而嫉妒源於比較。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將人類的嫉妒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考試成績出來後,法爾漢和拉朱從成績排行榜上倒著查成績,倆人一個倒數第一,一個倒數第二,看了好久都沒有發現蘭徹的名字,以為他沒有透過考試。
正當他們為蘭徹傷心欲絕時,才發現竟然蘭徹考了全班第一。於是倆人感慨上了人類行為學的一課:你朋友不及格,你感覺很糟。你朋友考第一,你會感覺更糟。
人性就是如此,越是類似的境遇,越是熟悉的人,越存在比較的基礎,也就越發忍不住要比較。若是比得過對方,尚能竊喜;若是比不過,嫉妒的小火苗就會越燒越旺,一句“憑什麼”就足夠抵消掉過往的種種友善、團結。
這也是嫉妒中比較陰暗的一種表現形式:見不得身邊人比自己過得好。
這種不甚客觀的、經不起細究的惡,正是每個人都要與之鬥爭的人性陰暗面。換做是你,遇到類似場景,你會怎麼做?
1. 嫉妒,是一種非理性的自我保護機制
首先必須承認,嫉妒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情緒。所謂嫉妒,指的是一種當他人更佔優勢時,心裡感覺不舒服,並設法消除和排擠對方的強烈感情。
在西方天主教教義界定的七宗罪中,嫉妒排在第二位。而在我國,嫉妒也由來有之,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短短六個字,就展現一個被嫉妒摧毀的人生。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嫉妒是一種源於比較而產生的非理性的自我保護機制。若是兩者無從比較,看到一個遠勝於自己的人,往往就在情感上只剩下羨慕和崇拜。
然而,一旦有了可以比較的基礎,對方哪怕只是比自己過得稍微好一點,就會讓人心裡不舒坦,因為人們總覺得“憑什麼人家比自己過得好”,如果自己也有同樣的條件或機會,肯定做得更好。細品一下,這些都是假想,目的是想要說服自己,自己的實力是“強”於對方的。
比如一個宿舍的畢業生都考上研究生,明裡暗裡都要比學校的知名度,“我要是跟他一樣死讀書,我考得學校肯定更好”,這話是不是經常能聽到?
再比如,很多深陷中年危機、生活一地雞毛的人,看著還沒結婚的大齡剩男剩女,也會莫名生出優越感:“年紀大了不要挑了,有人要就不錯了!”給對方加重婚戀焦慮的同時,這些人也會刻意介紹低學歷、長相遜色、經濟差的物件給他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見不得別人有錢有閒又有情調,不用為了家長裡短而熬白了頭髮。
如果把大家都在一條線上,我就一定能會贏。這種思想非常不理性,但是又很有阿Q精神,在為自己的不成功找理由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一個人所謂的“自尊”。
2. 快樂,不止源於自己的收穫,也會源於別人的痛苦
不可否認,除了聖人,絕大多數人獲得快樂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獲得自己認為理應的收穫,二個是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心理,雖然很陰暗,但確實是事實。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從古到今,一個人的痛苦都會變成鄰里們添油加醋的茶餘飯後,就算自己被編排進了故事裡,沒關係,還會有很多倒黴蛋以下一個故事主角的方式,讓我找回自尊和認同感。
共患難,從來都比共富貴容易。寧可大家都是一樣的落魄,一樣糟了事兒,寧可被扯後腿,在泥淖裡掙扎,也不願意看到身邊的人飛黃騰達。因為那樣,別人快樂了,沒有痛苦了,自己就快樂不起來。
關於幸福指數的調查也很能說明這一點。今年3月份,聯合國釋出《2020年世界幸福指數》,我國在156個國家中排第94位。不是我們不富裕,也不是我們發展水平低,我國GDP連年排在世界第二,而2020年我國是全球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太多太多“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父母”。
那些被我們用來比較的“別人”,往往就是我們身邊的人。從小就被“別人”打擊,所以當別人過得不好時,自己就會感到莫名的快樂。
但是,真正的幸福快樂並不是排他性的。甚至客觀來說,身邊的人過得越好,越有餘力,當你遇到麻煩的時候,拉你一把的機率就越大。不管是遠親還是近鄰,都好過螢幕前的陌生人。畢竟,社會是由族群構成的,而人情就是族群社會的感情脈絡。
3. 馬太效應與納什均衡
但是,這種嫉妒本身也並非一無是處。因為如果能正確處理這種“見不得身邊人好”的陰暗心理,也不枉是一種反向激勵機制。
如果所有人都沒有嫉妒心理,有的只是對境遇的聽之任之,那麼世界會自動變成所有人都一樣的平均主義嗎?聖經《新約·馬太福音》有個寓言故事,“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世界的天平不會自動平衡,因為所有人都是理性人,資源的配置都是市場化的,只會好越好,壞的越壞。
而如果我們能夠正確處理“嫉妒”,不是想歪點子讓別人過得比自己更差,而是把嫉妒當成促使自己改變的變數,去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新的“納什均衡”。
“納什均衡”是一個經濟學概念,也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意思是參與博弈的局中人,沒有任何一方可以獨自改變策略而增加。換句話說,對每個參與者而言,只要其他人不改變策略,他也無法改變。而如果把“嫉妒”也看作一個變數,雖然其他人不改變策略,但是出於嫉妒,他改變了策略,原有的均衡就會被打破,其他人也會被迫調整策略,形成新的均衡局面。
當然這種改變也有前提,那就是雖然“嫉妒”本身不理性,但是參與者是理性的。所以改變勢必只能發生在存在比較優勢的領域。沒有人能保證自己在任何一個方面都具有絕對優勢,兩優相權取其重,兩劣相衡取其輕,更應當注重比較優勢的價值。
比如,你的閨蜜嫁得好,一夜成為豪車豪宅的全職闊太,在家抱狗看海。而你嫁得普通,隔三岔五加班,下了班還需要在菜市場跟人討價還價。你嫉妒,但是你原本沒她漂亮,沒她家境好,沒她情商高,幾乎在所有的方面都沒有絕對優勢。那怎麼辦,是四處散播她談過多少任物件,說她只是“無腦漂亮”,還是立下一個“秀恩愛,死得快”的flag,盯著她的朋友圈動態?
不妨認真考慮一下你的比較優勢所在,也許你今日在職場的摸爬滾打,就是日後自己獨當一面的資本,而她脫離社會多年,伸手要錢到底還是少些底氣;也許你家經濟條件不好,但是你在家更有話語權,不需要像她那樣患得患失,處理各種複雜的關係;也許你一時想不起來還有什麼優勢,那就好好活著,活得久也算。
所以,你見不得別人的好,也必然還有別人見不得你的好,與其互相比來比去,張嘴閉嘴都是怨言,把心思都用到歪地方,還不如自己跟自己較勁,發現自己的比較優勢,接納雖然心有不甘,卻依然努力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