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有時沒時間吃飯,花5分鐘時間,就可以吃一包泡麵了,非常的方便。但是對於泡麵,卻有很多的傳言,有些人覺得泡麵是垃圾食品,吃一包肝臟需解毒32天,真相是什麼呢?本文就帶大家瞭解一下。
對於一些常常加班的人來說,泡麵可能算是“續命神器”,食用起來既方便又節省時間。就拿我來說,因為經常需要值夜班,有的時候夜裡感覺很餓,又脫不開身去醫院外買吃的,就會吃一袋泡麵充飢。但是,我常常會聽到有人說,吃一袋泡麵,肝臟需要花32天的時間解毒。若是如此,泡麵還能繼續吃嗎?
吃一袋泡麵,肝需解毒32天,事實是什麼?
事實:這句話是謠言,不可信。
之所以會有這句傳言,主要是因為大家看泡麵的配料表中,含有較多的食品新增劑,例如碳酸氫鈉、苯甲酸鈉等。不過食品當中含有的這些新增劑,只要用量符合國家規定,就是合法的,因此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這類食品新增劑的加入,主要是為了對食物發揮積極的作用,在安全使用的條件下,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句話,吃一袋泡麵,肝需解毒32天,毒是從哪裡來的呢?上文說了,安全使用的食品新增劑,不會對身體產生毒性。泡麵中含有的其他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這些其實都是無毒的,因此解毒的理論並不存在,也就是說這句話是謠言。
除了這句謠言以外,類似的傳言有很多,例如泡麵中含有大量防腐劑、吃泡麵容易致癌,其實都屬於不嚴謹的說法。
首先泡麵中含有大量防腐劑:
其實泡麵完全沒必要新增,麵餅在製作時,需要經過高溫油炸,水分含量極少,並不適合微生物生存。調料包在生產的時候,也需要經過脫水、滅菌,因此很難會有變質的情況出現。
其次吃泡麵容易致癌:
泡麵中,的確含有致癌物——丙烯醯胺,不過它屬於二級致癌物,只是有可能對身體產生致癌性。一級致癌物,其實有很多人每天都在接觸,例如黃麴黴素、亞硝酸鹽、苯並芘、尼古丁、酒精等。所以這句話並不嚴謹。
不過泡麵的確有一些弊端
1、營養元素少、熱量高,易導致營養不良
泡麵的麵餅,需要經過油炸的加工,加上醬料包中,含有的大量油脂,會導致其中含有的熱量超標。另外泡麵當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很少,如果我們將泡麵當成“家常便飯”,那麼極其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
2、高油高鹽,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泡麵為了符合大多數人的口感,所以會在醬料包中,放入大量的油、鹽,使其變成重口味食物。不過,長期保持高油、高鹽飲食,會對我們的心血管造成不利影響,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所以,泡麵不該是“家常便飯”,而是“應急餐食”
可能有些人覺得泡麵很美味,但是我們也不能養成習慣,每天的一日三餐都吃泡麵。如果遇到了特殊情況,偶爾吃幾次,並不會造成異常情況。建議大家平時在選購和吃泡麵的時候,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選購非油炸的泡麵
(原因:非油炸的泡麵,其中的麵餅並未經過油炸製作,因此含有的油脂較少,相比之下,對人體造成的影響更小一些。)
·不搭配高鹽食物
(原因:泡麵中本身就含有較多鹽分,如果還搭配高鹽食物,就會導致鹽攝入量超標。比較典型的高鹽食物有:香腸、火腿腸、臘肉等。)
·少放調料包,不喝湯
(原因:泡麵中含有的鹽分、油脂,主要存在於調料包中,所有建議大家平時少放一些,並不會改變太多泡麵的口感。另外製作好的泡麵,油鹽基本存在於湯中,所以最好保證不要喝湯。)
·製作泡麵,加入健康食材
(原因:泡麵本身含有的營養元素較少,所以在製作泡麵的時候,加入健康食材,可以起到保證營養均衡的效果。建議大家平時在吃泡麵的時候,加入一些西紅柿、去、青菜、豆腐乾等。)
結語:泡麵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但有關於它的傳言,我們應當理性的看待。雖然吃一袋泡麵,肝臟不需要32天解毒,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健康問題”。不過在應急的時候,偶爾食用幾次,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不過建議大家遵守以上幾點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