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朝代歌》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三字經》
我們學生時代背誦的《朝代歌》、《三字經》中三國的順序是魏、蜀、吳,那麼歷史上三國的順序也一直是這樣嗎?其實魏、蜀、吳的順序是南宋之後重新排列的,南宋之前的順序是魏、吳、蜀。
魏蜀吳三家中,公元220年,曹丕首先稱帝,建立曹魏;然後是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再往後就是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如果按照稱帝的順序來說,魏蜀吳這樣的順序似乎是非常合理,然而從西晉到北宋時期,《三國志》中應該是《魏書》居前,《吳書》居中,《蜀書》居末。
證據在於,據《晉書·陳壽傳》記載:“陳壽官拜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寫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這裡的“魏吳蜀《三國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晉書》是唐太宗時由朝廷主持編修的一部史書。這說明在唐朝時期,三國的排序是魏吳蜀。
為什麼會是魏吳蜀的排序呢?
我們再仔細看一下《三國志》,就會發現許多細節能夠佐證。第一,陳壽寫的《三國志》共六十五卷,其中《魏書》三十卷,最多;《吳書》二十卷,其次;《蜀書》十五卷,最少。按照卷數多少,順序應該是魏、吳、蜀。
第二,寫《三國志》的陳壽是晉朝官員,必然要按照晉朝統治者的角度辦事。西晉的建立名義上來自曹魏的禪讓,所以《三國志》必然奉曹魏為正統,寫曹魏皇帝用的是本紀,寫吳蜀君主用的是傳,魏在先是毫無疑問的。
第三,東吳在地域面積、人口數量方面都大於蜀漢,而且,夷陵之戰還打敗過蜀漢,所以,陳壽在寫《三國志》時的排序是魏吳蜀,這一點是可信的。
為何南宋後變為魏蜀吳的順序呢?
北宋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時,本來是奉曹魏為正統。可是到了南宋,北方被金朝佔據。如果繼續承認佔據中原的曹魏為正統,那麼,南宋的正統性就難以解釋。所以,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就奉蜀漢為正統,以此來維護南宋的正統性。南宋文人王應鱗在《三字經》中改變了這一魏吳蜀的順序,就是受了朱熹思想的影響。
南宋之後,朱熹理學很受統治者的推崇,成為當時的官方思想。同時,這也影響到了《三國演義》的創作。與《三國志》不同的是,《三國演義》大篇幅地增加了蜀漢一方的戲份,曹魏和東吳的戲份則被相對壓縮。所以,就造成了現在我們熟知的魏、蜀、吳的順序。
南宋偏安一隅,為了宣示自己的正統性,從歷史上找到依據,因此才會抬高蜀漢的地位。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南宋之後對於蜀漢的評價開始轉變,南宋之後的元明清三朝也受此影響,所以我們小時候讀《三國演義》的時候總是會傾向於蜀漢一方。
任何一個社會,尤其是集權專制社會,一切都需要為統治階級服務,經濟、文化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政治傾向的影響。所以才會出現魏吳蜀的順序,變為魏蜀吳;才會出現本來奉曹魏為正統,改為奉蜀漢為正統。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