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特種部隊的發展和特種作戰作用的凸顯,許多特種部隊題材的影視劇紛紛登上銀幕。但平心而論,這些影視劇鮮有佳作。尤其是反映革命戰爭的作品中,那些粉墨登場的"特種部隊"常常讓人大跌眼鏡:滿嘴21世紀的戰術詞彙,用的是二戰以後問世的槍械,再加上"彈藥無限+液氮冷卻"的外掛,簡直慘不忍睹。
這些"穿越感"極強的影視劇確實不值一駁,但在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軍隊卻真實地組建過堪稱豪華的精銳特戰部隊。儘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軍裝備水平與敵人相比差距甚遠。但透過合理分配武器彈藥,在一定條件下將優勢裝備儘可能向一支精英部隊傾斜,我軍還是打造出了在當時看來絕對算是"穿越"水準的超強戰鬥力,並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老山偵察作戰,是我軍現代特種作戰的起點,但特種作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理念早已有之
(一)革命年代,"特種兵"不是特種兵
我們要先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革命戰爭年代乃至整個民國時期,說"特種兵",不是指今天我們的執行特殊任務、掌握特殊技能、裝備特殊武器的特戰部隊。在那個時代,受限於國內落後的工業和科技實力,不管是哪路哪派的武裝,基本上都是以陸軍為主,而其陸軍又基本以步兵為主。所以,革命戰爭時期所說的"特種兵",指的是陸軍中除了步兵以外其餘比較少見的兵種,例如裝甲兵、炮兵、工兵、防化兵等。例如大家熟知的"東北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其實就是"東北野戰軍炮兵裝甲兵縱隊"。一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軍迷還按照以往慣例,稱呼這些非步兵部隊為"特種部隊"。
現代意義上的特種兵,實際上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至少在1982年出版的《軍語》中,尚沒有"特種兵""特種部隊"的詞條。海灣戰爭後,中國才開始逐漸接受西方特種作戰的理念,組建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但是,中國特種部隊和特種作戰的起步卻一點也不晚。早在冷兵器時代,各路兵家派遣精銳小部隊"出奇制勝",就已是克敵的不二法門。革命戰爭年代,在特種作戰的運用上,人民軍隊更是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從南昌起義到新中國成立的22年中,由於我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敵強我弱的嚴酷環境下作戰,出奇制勝更成為人民軍隊生存的必須和制勝的法寶。
(二)火力超強的"衝鋒槍突擊隊"
紅軍在四渡赤水前,曾經受挫於土城。當時紅軍的對手川軍郭勳祺部,正是劉湘重點試驗的"特戰旅"。據記載,該旅的編制極為特殊:"三三制"編成之下,每連三個排、每排三個班,一連的9個班中,除第1、4、7班裝備步槍外,第2、5、8班集中使用駁殼槍和川造湯姆遜衝鋒槍,第3、6、9班使用47毫米迫擊炮提供火力支援。光看這支部隊的"傢伙",其火力絕對在那個年代的中國軍隊中"冠絕群雄",也難怪會讓紅軍吃苦頭。
也正是有了土城的教訓,紅軍開始注重組建這種短小精悍、火力強大的"特種部隊"。強渡大渡河時,紅軍精挑細選的18名突擊隊員,每人一支盒子炮、一支"花機關"(即德制或仿德制MP18/28衝鋒槍)、一把大刀,外加四顆手榴彈。這種全部裝備自動火器的"衝鋒槍突擊隊",比起號稱實現全自動化射擊的蘇軍"衝鋒槍連"早了足足8年。可以說,這支紅軍突擊隊的裝備水平在當時世界範圍內都是頂尖的。18勇士正是憑著這種超強的火力優勢,在大渡河對岸守敵的火力範圍內,不僅強渡成功,還在登岸後一舉打垮對手、拿下渡口,當年還有比這更牛的特戰部隊嗎?
石棉縣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裡的雕像,真實還原了18勇士手中的駁殼槍、花機關
稍後的飛奪瀘定橋之戰中,紅軍再一次效法之前"衝鋒槍突擊隊"的成功經驗,22名奪橋官兵全部裝備"花機關",他們到達橋頭後,硬是憑藉衝鋒槍潑出的"子彈雨",將對面敵軍一個連死死壓制,從13根光滑的鐵索上順利透過,將敵軍驅散,為大部隊成功過橋立下頭功。不說別的,如今又有哪支特種部隊敢在敵人的火力射擊下壯著膽子從鐵索上爬到對岸?
德制MP18衝鋒槍,因其槍管佈滿散熱孔且能像機槍一樣連發,故被當時的國人稱為"花機關"
(三)手槍隊,另一種形式的特戰部隊
翻看我軍戰史,就會發現革命戰爭年代在我軍戰鬥序列中有一種獨一無二的編制,那就是"手槍團"。當然,這個手槍團並不是一個團,確切來講應該叫"團級戰鬥隊",故而下文我們便稱其為"手槍隊"。
手槍隊,顧名思義當然使用的是手槍。但是用什麼手槍,那是很有講究的——這便是大名鼎鼎的駁殼槍,也叫"盒子炮"。這種槍因作為自衛手槍來說重量和尺寸太大,作為戰鬥手槍來說盡管能連射但射程、威力不如衝鋒槍,所以在歐美國家普遍被嫌棄。然而在落後的中國,此槍卻大受各路武裝的歡迎,較好地彌補了當時中國軍隊缺少自動火器的缺陷。
紅軍時期,鄂豫皖蘇區手槍隊大概是最大名鼎鼎的一支特戰武裝了。該隊一百餘官兵都是優中選優的精銳,人手一支駁殼槍、一支騎槍,專門用於對敵進行奇襲、滲透、破壞作戰。例如消滅第25路軍別動隊、智取柳林鎮、痛擊青草塥保安團等,都是他們的經典戰例。鄂豫皖紅軍轉戰川陝後,該手槍隊便在原蘇區實施游擊戰,像幽靈一樣來無影、去無蹤,打了就跑,讓蔣軍頭疼不已。
全面抗戰爆發後,類似手槍隊這樣的精幹部隊建設,同樣受到的重視,各主要根據地都發展了相近的武裝。最廣為人知的華北敵後根據地抗日武工隊,就是這樣一個部隊。武工隊不過三四十人,人人一支盒子炮、一支短步槍,這種裝備在當時的人民軍隊中堪稱翹楚。他們雖不能如影視劇所演那樣飛簷走壁,但是在敵後卻以麻雀戰、突襲戰、伏擊戰等形式破壞日、偽軍燒、殺、搶、掠計劃和重要軍事設施,刺殺漢奸、特務,爭取與瓦解偽軍,發動敵佔區人民反抗日、偽統治,有效地配合了正面戰場上的對敵作戰。武工隊人雖少,但其發揮的作用卻不亞於一個野戰團。從戰術戰法來講,他們雖不叫特種部隊,打的卻是地地道道的特種作戰。
(四)合成營——"現代化"的超強戰力
全面抗戰爆發後,八路軍、新四軍開赴前線對日作戰,並在戰爭中不斷髮展壯大。以八路軍為例,1937年組建時只有12個步兵團,到1940年百團大戰時便發展到160個團。不過由於發展太快,許多新建部隊缺乏訓練,加之武器裝備嚴重不足,大部分團並無戰鬥力。百團大戰中我軍參戰兵力看似不少,但實際上打硬仗的還是第120、129師的幾個老主力團。隨著日偽將攻擊矛頭重點轉向根據地及人民軍隊,八路軍擴編過快所帶來的缺點暴露無遺。經過幾次嚴酷戰鬥,那些戰鬥力不強的新兵團損失慘重。到1941年,八路軍總兵力由百團大戰時的40萬下降到30.5萬人。相比於華北地區日軍32萬正規軍加36萬偽軍,我軍在人數上已處於明顯劣勢,更不用說武器裝備的巨大差距了。
在這種情況下,改編原有步兵團,以充實野戰部隊、提高戰鬥力和裝備水平,使其更好地適應新的作戰形勢成為我黨我軍一項迫切任務。為此,八路軍對部隊編制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每個軍區保留2-3個戰鬥力最強的團作為基幹部隊,視為甲種團。甲種團滿編2700人,採用"三三制"編組,每團3營9連,另加團部直屬偵察連、特務連和迫擊炮連,共12個連,其定位是軍區的戰鬥骨幹,隨時執行機動作戰任務。
對於人數不滿千的團,拆散後重新組合,編制乙種團,取消營級建制,團直轄4個步兵連,另加特務連和偵察連,理論編制為1080人(實際大多是六七百人)。這種團定位也是主力軍,但主要堅持地區鬥爭,必要時執行野戰任務。從實際規模上看,乙種團不過是加強營級別。但其非戰鬥人員很少,連、排、班中多為原先各團戰鬥骨幹,整支部隊兵力雖然少了,但兵員素質較之前的大團反而要好。更為關鍵的是,由於很多"架子團"被裁撤,其武器都被併入新編團,這樣新編各團裝備水平得到提升,像乙種團,其每個連都能有至少3挺輕機槍,還有2到3具擲彈筒。此外在步槍上以連為單位,口徑基本一致,減少了後勤負擔,且因八路軍當時彈藥有限,主力部隊縮編便能集中更多彈藥到精兵手中、提高殲敵效率。
我們以冀中警備旅第1、2團為例,在1941年的整編中,第1團被劃為甲種團,第2團被劃為乙種團。第2團的四個連,第1連全部裝備日製三八式步槍,第2連全部裝備中正式步槍,第3連全部裝備捷克造Vz24步槍,第4連全部裝備老套筒步槍。輕機槍方面,為對應彈藥口徑,除第1連裝備3挺日製96式輕機槍(與三八槍同用6.5毫米彈)外,其餘三連均裝備捷克式輕機槍。團特務連編有警衛排、重機槍排、通訊排、迫擊炮排和步兵炮排。
這樣一來,第2團就成為了擁有步、炮、偵察、通訊多兵種編成的"合成營"(前文已述,乙種團屬於加強營規模),這可以說是相當"超前"的編制了。而在當時,敵後日軍主要是以中隊為單位進行單獨配置,一般一個據點配一箇中隊。日軍的中隊級別上與我軍的連相當,但規模比我軍的連隊大,相當於我軍的營。如果算上配屬的偽軍,則一個據點中的日偽軍總體規模和我軍乙種團差不多。敵後日軍由於系治安部隊,裝備無法和野戰軍相比,其步兵中隊理論上有9挺輕機槍,不如我軍乙種團的12挺。
所以在1941年以後,無論我軍進攻日軍據點,或是防禦日軍來自據點的進攻,乙種團在兵力兵器上完全不落下風,常常能和日軍正面硬剛。1942年的五一反掃蕩中,改編後的第2團僅減員不到200人,殲敵卻達570餘人,還俘獲偽軍160餘人、繳槍100餘支。戰鬥中,第2團常常能在戰鬥地區組織1-2挺重機槍、2門迫擊炮、6挺輕機槍和3-6具擲彈筒,以強勁火力掩護尖刀連衝鋒,給敵造成重大殺傷,"合成營"的戰鬥優勢凸顯無疑。
革命年代,人民軍隊的特戰單位,雖沒有專業理論和專門訓練,也沒有先進的後勤保障和可以"飛天遁地"的特殊裝備,武器彈藥幾乎完全"取之於敵"。然而他們所取得的戰績,在世界範圍內,都遠勝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空勤團、貝雷帽們。英勇、機智的革命前輩們雖然沒有"神劇"中"黑科技"的加持,卻照樣能夠在一定條件下打造出一支戰力爆表的精銳,這種以劣勝優、以弱克強的軍事思想,對於我軍今天的發展仍具有相當的借鑑意義。
參考資料:
1、《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1-43),解放軍出版社
2、《冀中人民抗日鬥爭資料》(1-50),內部刊行
3、《游擊戰參考資料選編》(1-18),內部刊行
4、《紅軍長征檔案史料彙編》,中國檔案出版社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林森,字天俊,網路新銳通俗歷史作家、黨校兼職教師,現生活、工作於北京。主要研究方向為五代兩宋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及中國革命戰爭史,代表作有《金戈鐵馬之兩宋煙雲》《對比二戰蘇軍坦克軍與德軍裝甲軍》等。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