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志 等
五河縣臨北古渡口為明清時期淮河岸邊的一處重要渡口,對岸為明清鳳陽府轄的臨淮縣城。為配合淮河干流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施工,202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五河縣文物管理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工作得到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協助。發掘面積600餘平方米,發現了沿河砌築的清代東西向石駁岸,揭露出石階碼頭,並發現磚石鋪砌的清代街巷道路和數座房址。由於此處淮河岸線在歷史上不斷南移,推測明代時的河岸可能還在北側。
圖一 臨北淮河渡口遺址位置和原地貌
圖二 臨北淮河渡口遺址發掘後航拍圖
圖三 五河臨北渡口遺址駁岸示意圖
圖四 五河臨北淮河碼頭及駁岸,鏡向東
石階碼頭
石砌碼頭約修建於康熙時期,於乾隆時廢棄。碼頭由路面、石階和兩側擋牆構成。碼頭路面有三層,均用磚、石拼砌鋪設。路南端在東、西兩側的擋牆之間,以石砌臺階通向河面。隨著明清以來淮河在該處不斷侵蝕南岸、淤積北岸的過程,石階碼頭自下而上不斷被淤埋,岸面也不斷抬高,碼頭沿用期間,石階上的挽船樁位置曾由下向上遷移,碼頭頂部還向北增置了臺階。根據臺階、路面的做法、用材和區域性剖面觀察,碼頭的使用至少經歷三個期段。
圖五 清理出的臨北淮河碼頭石階
一期碼頭由路面、臺階和兩側擋牆構成。路面用不規則碎青石板鋪設。路面南端石階位於東、西兩邊的擋牆之間,寬6.45米,砌築平整。已發現一期石階15級,15級臺階以下仍有數層臺階向南延伸入水面以下,因淮河水位高漲而未再發掘。北端最上部的第一級臺階由長約0.75米、寬0.4~0.55米,尺寸較為均勻的石板南北向並列鋪成,北端連線路面,南端齊整,臺階高度0.8~0.13米。第2級及以下臺階在石板尺寸、砌築方式、踏面深度、層高上基本一致,每級臺階踏面深度均約0.75米,層高0.2米,所用石板寬0.5~0.88米不等,且相鄰石板之間皆以鐵錠相連。鐵錠呈亞腰形或銀錠形,長19釐米、寬10釐米、束腰6釐米,厚約2~3釐米,緊密嵌在兩塊石板上鑿刻的榫槽內,大多數鐵錠旁都有溢位的鐵汁,應是現場澆鑄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期碼頭從上向下的第12級臺階上,於兩端各安置了一個青石挽繩樁,石樁北半部已被磨成彎月形,由此可以知道碼頭始建的時候,淮河水位線應當在該級臺階以下。一期碼頭建造同時砌築了兩邊的擋牆和駁岸。依東邊擋牆的揭露看,擋牆北段與駁岸相連,駁岸以南,該擋牆降低2.85米繼續向水下延伸,寬度為0.8米,因河水高漲未能完整發掘。
二期碼頭是在第一期的基礎上於石階北側的路面上進行了修補和加高,因該部分被三期路面所壓,只能從側邊剖面上觀察。本期碼頭沿用一期碼頭的石階,對一期石階以上的路面進行了修補,採用碎石和磚塊鋪墊,北部形成以磚塊壘砌的三層臺階。自南向北每層臺階的深度和高度分別是:第一層深度約20釐米、高7釐米;第二層深22釐米、高6釐米;第三層高12釐米,階面向北延伸,接街巷路面。
三期碼頭繼續沿用一期碼頭的石階,在第一期石階向北又增築了三層石階,在臺階北側鋪墁了新的磚石路面,將二期路面完全覆蓋。增建三期碼頭時已在駁岸和碼頭的擋牆上建造了房屋,並將新增的石階兩側的擋牆折轉與房屋的磚牆相連。新增的三層臺階所用的條石材質與一期石料有很大不同,但區域性用了從一期碼頭上部扒拆下來的石料。新鋪的磚石路面與發現的街巷中的乾隆時期路面做法相似、平面高度一致,應是同一時期並連成一體的路面。
第三期碼頭在一期臺階上部做了一定的改動,於擋牆轉角內的東西兩側各埋設一截木樁,作為水位上漲後的挽繩樁,代替一期碼頭十二級臺階上的石質挽繩樁。木樁現儲存高度約0.7米,樁徑約0.25米。栽木樁時對一期碼頭的一、二級臺階進行了改造,拆掉臺階兩端的原裝條石,栽好木樁後重新鋪面時有的條石被用到了新增的臺階上,放回的條石也出現了位置錯亂。
石砌駁岸
碼頭東、西側駁岸與碼頭兩邊上段擋牆垂直相連,為完整了解駁岸的內外情況,對碼頭以東駁岸主要揭露其外部立面;對碼頭以西駁岸主要解剖其內側,瞭解建造年代、結構、工藝和營建過程。
圖六 石階碼頭及東側駁岸正射圖
碼頭以東駁岸殘存30.35米,分兩期建造。自碼頭擋牆向東6.9米為第一期駁岸,6.9米以外為第二期駁岸。兩期駁岸均為整齊的條石砌築,在頂面石條之下可見有自上而下斜直的接縫,顯示一期駁岸外緣存在收分。自駁岸頂面向下共清理出3.13米高的石壁,暴露10層條石,向下進入淮河水面,未再發掘。據低水位時調查所見,石條以下皆為木樁地丁,木樁直徑10~15釐米。
碼頭以西駁岸揭露長度20.32米,因對石壁以內進行了發掘,可以比較清晰地觀察到其建造過程。與東側駁岸對應,此段駁岸也分兩期建造。第一期駁岸與碼頭同時修建,從碼頭西邊擋牆向西建造長度7.2米石壁後,折轉向北縮退3.36米後再向西建造,轉折後的駁岸均為亂石碼砌,所用石塊大小不均,為紅色沉積岩,砌築時儘量將外緣砌築平整。解剖可見,該亂石碼砌的駁岸倒塌後,再沿著一期南部石壁用整齊的條石向西修築了二期駁岸。兩段駁岸之間也存在明顯的錯位接縫。駁岸石壁系將原土壁修整成坡狀後在其外側垂直向上壘砌而成,壘砌石壁同時,在石壁背後與原土壁間用土填實,填土可分層,但無夯打跡象,即所謂“背後灰土”。早、晚兩期石駁岸均有“背後灰土”,並存在打破關係。
圖七 碼頭西側駁岸
房址
發掘區內發現了一批經過反覆修繕和增建的房址,時代上最早為清早期,一直延續至近現代。這些房址被一層層的淤沙土所覆蓋,每次淤積的厚度有10~60釐米不等。有的房子倒塌後在原址處完全重新建造,有的則是在殘存的牆體上直接向上加砌。這一方面說明臨北古渡口遺址因地處南北要道、淮河關口處,人們在這裡繁衍生息連綿不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淮水頻繁的破壞,導致人們需要反覆修繕、重建遭受損毀的房屋。
房址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磚牆房屋,一類是木骨籬牆房屋。磚牆主要位於遺址上層,約為清代中、晚期;木骨籬牆主要位於遺址下層,約為清代早期。磚牆房屋在發掘區域內大多呈現為零散的磚牆,很難形成結構清晰的房址。多數磚牆內夾有木骨,少數屋內殘存有磚砌的磉墩。木骨籬牆發現4處,根據發現的柱樁及橫槓和立扎的蘆葦痕跡,推測做法為每間隔一定距離栽植木柱,柱與柱之間先橫綁一木槓,然後豎蘆葦捆綁於橫木槓之上,再用一橫槓夾扎,在表面再糊泥形成牆體。
圖八 發掘發現的清代房址,鏡向北
圖九 木骨籬牆房屋特寫
道路
發掘區內的生活道路年代從清早期至近現代,多數道路是在街巷格局未有大的變動的情況下,因為前期路面遭淤土掩埋後在原地進行的重建。除碼頭處發現三期疊壓的路面外,T2內還發現了同一位置四層路面的疊壓現象,應是不同時期為應對淮水上漲帶來的地面上升而鋪墊的道路,路兩側也是不斷增高的房址。
圖十 碼頭東北側發現的街巷建築,鏡向西南
出土遺物
發掘出土了大量瓷器生活用品和銅錢等遺物,其中完整件和可復原的瓷器達千件以上,出土銅錢等其他遺物600餘件。
圖十一 清早期青花螭龍紋盤
圖十二 清早期青花魚化龍紋盤
圖十三 清代青花梵字紋盤
瓷器絕大部分是清代遺物,少許為明代,以民窯青花瓷為主。明代瓷器大多數為明代中晚期遺物,造型主要有杯和碗。清代瓷器造型多樣,有杯、碗、盤、碟、勺、蓋碗、人偶等,年代以康雍和乾嘉時期為主。發掘出土的銅錢數量500多枚,大多數以清代銅錢為主。另外,在遺址南部近代地層內出土一座石碑,碑上半部分已經殘缺不存。殘存的碑文透露出該碑是為化解臨淮與鳳陽兩縣船行的爭端而立,臨淮縣於乾隆十九年撤除併入鳳陽,則該碑為乾隆十九年之前所作。從碑文首句“⋯⋯記錄五次尤”的句式,推測該碑極有可能是乾隆四年至乾隆九年在位的鳳陽知府尤世拔所立。
圖十四 清代青花靈芝紋盤
圖十五 清代青花鐵線描鳳紋碟
圖十六 清晚期瓜瓞綿綿粉彩盤
意義與價值
臨北渡口所在處是明代南京—北京古驛道上的必經之路,過往百姓和官員均至此渡淮,其對岸即有濠梁驛、臨淮關,明代文學家程敏政、鄧雲霄、歸有光等皆有過濠梁驛詩篇。清代時,臨淮關仍是淮河上的最重要關口之一,曾在渡口旁修建浮橋。
臨北古渡口遺址是臨淮曾作為橫跨淮河的南北津樑、雄踞淮水的重要關口的歷史實物載體,是研究文獻記載的臨淮在明清時期的繁榮和變遷的實證資料,也是臨淮官民累世與淮水斗爭的歷史見證,是中國古人數千年來在水資源的利用與控制方面的智慧體現。清理出的清代淮河碼頭是迄今千里淮河上唯一發掘出土的儲存完好的碼頭遺存。碼頭、駁岸的形制和工藝做法,是研究古代水利、水運工程技術的重要材料。此外,發掘出土的大量種類齊全、紋樣典型的青花瓷片,反映出清代康乾時期臨北淮河碼頭的繁榮景象,對研究明清時期青花瓷器也具有較大的價值。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五河縣文物管理所 王志 徐波 王偉)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