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陽光滿屋、清風入戶、坐擁四季美景、縱向智慧生活,是快節奏的都市人“嚮往的宅生活”。實際上這些條件都指向了“智慧社群”。“智慧社群”是近年來比較火的一個概念,隨著大資料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智慧社群已悄然步入我們的生活。
現代意義上的智慧社群充分藉助了網際網路、物聯網,涉及到智慧樓宇、智慧家居、智慧物業等領域。“建築智慧化”這個概念是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而“智慧社群”詞語的出現則是1992年。實際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智慧社群的雛形就在法國出現了,其建築理念一直到現在還在沿用。
法國60年代社群一角
“當年輕的建築師們試圖變得前衛的時候,卻走了他們爺爺當年的道路。”這是法國建築大師拉格朗日說過的一句名言。
1960年代,正是新技術狂飆突進的時期,在建築領域,人們也要把最新科技和先鋒理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於是早期的自動化“智慧社群”也在這股浪潮中應運而生。
阿貝爾公寓便是其中的翹楚。這棟為當時法國上流社會人士建立的現代化公寓,直到現在仍在使用。
拉格朗日的建築設計靈感來源於1920年代的表現主義、解構主義、包豪斯等流派,屬於一種“拼貼風格”。表面看起來雜亂無章,像大雜燴一樣,實際上卻是嚴格按照幾何學比例範疇建造的。
所以,建築的每一個元素都是精準切割的結果,包括房子、花園、小徑、門衛,乃至裡面的傢俱。用智慧觸控的金屬柵欄,將鄰居們分隔開來。
經歷了二戰後20多年的恢復,法國經濟復甦,科技超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產品大爆發時期。以摒棄手工,實現全自動化、智慧化為要求,高度整潔的機械化體現在了小區的各個部位。
這個魚形噴泉只有訪客來臨的時候才會噴水,主人單獨在家的時候,就會自動關閉,停止噴水。
這個設計有幾點好處。第一,提醒了主人有人拜訪,起到了一個“景觀門鈴”的作用,同時,如果遇到突發狀況,也給主任留下了安全預警時間。
第二,節省了水源。如果沒人拜訪,只是一個人在家,如此大的水量十分浪費。
這個魚形噴泉對現在的智慧小區都有借鑑意義,堪稱審美性和功能性巧妙統一的範例。
在那個年代,阿貝爾公寓就配備了紅外線感應的車庫,以及自動烹飪的廚衛、隨時調節溫度的庭院中央控制系統等一系列今天才普及的技術。當然,這在當時是屬於“先鋒”的了。
好的技術不是冷冰冰的,為人類服務的同時,應最大程度的滿足人性化需求。阿貝爾公寓當時就已經考慮到這一點。“智慧社群”的“大智慧”也體現在空間的結構設計,能夠成為鄰里關係的潤滑劑。
比如該社群每家庭院都有的、鑲嵌於草坪之間的、形態各異的石級,地下連線著線路,所以當你踩到某些位置時,會發出音樂。而且每家每戶的音樂都不同。當有客人來訪或是鄰里聚會時,會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調劑。
1960年代的阿貝爾社群,不但沿用至今,而且某些新蓋小區,也參照或模仿其正規化。在智慧化愈發普及的今天,很多當時先鋒的理念,至今仍不過時。所以,如果說人性化是智慧社群的終極目的的話,那麼我想給文章開頭拉格朗日那句名言加個結尾——“人性化的東西永不過時”。(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