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訊息,1958年9月2日,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北京電視臺正式開播,標誌著中國電視事業開始起步。您現在聽到的是新中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沈力當年的播報。
沈力:親愛的朋友們,祝你們在加速社會主義建設和爭取世界持久和平的鬥爭中取得更大的勝利!
1955年2月,中央廣播事業局向國務院報告,提出於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規模的電視臺的計劃,周恩來總理隨即批示將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計劃討論並組織實施。
1958年,天津無線電廠試製出我國第一臺國產電視機北京牌黑白電視機,那一年的5月1日,北京僅有的幾十臺電視接收機的螢幕上第一次出現了以廣播大樓模型為背景、上面寫著“北京電視臺”字樣的電視畫面。播音員沈力說,當年試播時,所有人都格外緊張,現場的要求也特別嚴格。
沈力:為了不讓出聲音,所以領導要求非常嚴格,一律不準穿皮鞋,全部穿布底鞋在裡面工作。
△1958年9月2日,中央電視臺前身“北京電視臺”正式播出。
從零起步的北京電視臺,沒有經驗,條件簡陋,二十多平米的地方三面用幕布圍起來就變成演播室,播出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經過一遍遍反覆排練,短短一個小時的電視節目,凝聚著第一代電視人全部的心血。
原中央電視臺音訊部副主任 曾文濟:開播那天我們是用燈光架,連話筒架都沒有。改裝了兩個支架,在上頭支一個話筒。我在導演間裡頭有一個音響操作檯,控制檯,邊上前後左右圍了幾部錄音機,很緊張,前一兩天就睡不著,就怕出點什麼紕漏。
試播當天播出的黑白電視節目有先進生產者的講話、新聞紀錄片、科教影片、詩朗誦和舞蹈等,首播的第一個節目是《慶祝“五一節”座談》。曾參加當天演出的王顯多年後依然記得當年裝置的簡陋和人們工作時的精益求精。
王顯:那時候裝置也比較落後,那個大傢伙沉得很,不是攝像師一個人能推得動的,得幾個人幫著一塊兒推,因此你在這兒讀詩,他這個呼嚕呼嚕一大幫人就衝著你過來了,當然要分散一點兒注意力。
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後,北京電視臺每週播出4次,每次2—3小時,當晚7點,《電視新聞》節目開播,這也成為《新聞聯播》的前身。沈力成為電視臺唯一的一名播音員,從那時起,她就牢記著臺長的叮嚀:要把鏡頭當作觀眾的眼睛。
沈力:那個時候領導跟我說,我們的老臺長孟啟予同志她不是出國去學習嗎,回來就告訴我,電視播音員是怎麼回事,要對著鏡頭,一定要很端莊很大方,說話要很親切,就把鏡頭當作是觀眾的眼睛。
上世紀50年代,電視臺的發射半徑只有25公里,全北京市也只有30多臺電視接收機。但是,北京地區上空的電視節目訊號,證明了中國自力更生在首都建立全國第一家電視臺的巨大成功。此後,全國各地也相繼建立了電視臺。
1978年1月1日,電視新聞節目《新聞聯播》正式開播,這一年的5月1日,北京電視臺正式改稱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CCTV。從此,伴隨著風起雲湧的改革開放大潮,中國的電視事業也逐漸走上繁盛多元、快速發展的道路。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現場直播:旗幟引領方向,旗幟凝聚力量。空中護旗梯隊破空而來,拉開了分列式的序幕……
2018年3月,中央電視臺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共同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這艘新時代的媒體旗艦正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氣緊緊跟隨共和國前進的腳步,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編輯 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