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及抗日武裝部隊統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原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趙尚志任軍長、馮仲雲任政治部主任。
馮仲雲,江蘇武進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是清華大學熊慶來教授門下的第一位研究生,在他投身抗戰之後,熊慶來教授又先後收了九名弟子,享譽盛名的數學家華羅庚、物理學家嚴濟慈都是他的學生。有人曾說說,假如馮仲雲不是投身到抗日戰爭之中去,他就是日後中國的馮·諾依曼。
從1930年10月開始,馮仲雲到哈爾濱從事地下工作。此後的幾年間,無數的戰友在馮仲雲的身邊倒下,他自己也染過傷寒、負過重傷,經常在零下40度的嚴寒裡露宿野外,拿草根、樹皮充飢。馮仲雲是南方人,要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打游擊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經常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但是,生性樂觀的他總是在唱歌。有些戰士們聽到,就覺得很奇怪,因為馮政委唱的歌,跟他們平時聽到的抗戰歌曲有些不同。那麼,他唱的是什麼那麼?
原來,馮仲雲唱的是江南小調,而且是他自己編的愛情歌曲。他的歌詞是這樣的:“從軍伍,少小離家鄉;念雙親,重返空淒涼。家成灰燼,墓生春草,我的妹妹流落他鄉。兄仲雲,妹妹薛雯;十年前,同居於太陽島。松花江上,乘風破浪,分別後藕斷情長。風悽悽,雪花霏霏;夜朦朧,寒鴉覓巢回。歌聲聲我妹能聽否?茫茫天涯我無家可歸。”
這首歌是馮仲雲寫給妻子薛雯的,1930年,組織決定安排馮仲雲到東北北抗日聯軍工作。因為東北環境太艱苦,於是,他就讓妻子薛雯帶著女兒南下回到無錫老家,去做地下工作。這一別就是數年。
1940年前後,70萬關東軍壓向抗聯的根據地,抗聯的抵抗漸漸難以為繼。馮仲雲的部隊也幾乎全軍覆沒,在最後的戰鬥中,馮仲雲自己也身受重傷。最後,孤立無援的他藏在了一顆大樹後面,面前的敵人一步步向他靠近。那麼,馮仲雲的抗戰傳奇真的就要到此結束了嗎?
眼看敵人就快走到馮仲雲藏身的那棵大樹,這時,一個給日軍帶路的抗聯叛徒指著地上的一具屍骸說,這個就是馮仲雲。正在搜尋的日軍立刻停下腳步,把這具抗聯戰士的遺體挑出來,砍下頭顱帶走了。我們不知道這個叛徒是出於怎樣的心理,說了這樣一句話。但是,馮仲雲卻因為這句話得以死裡逃生。
生還之後,馮仲雲帶著自己殘餘的部隊撤入蘇聯境內,與撤過黑龍江的東北抗日聯軍的餘部共同組成了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他們在蘇聯臥薪嚐膽,準備隨時殺回祖國。
當時,馮仲雲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透過蘇聯拿到一些有關日軍動向的情報。可是,他們才到蘇聯不久,蘇聯就開始跟日本談判,準備簽訂《蘇日互不侵犯條約》。這樣一來,馮仲雲和他的教導旅就成為一個尷尬的存在。蘇聯方面不肯直接提供情報,怎麼辦才好呢?為了搞清楚那些俄文檔案到底在講什麼,馮仲雲決定自學俄文。
可是,沒有教材、沒有老師,馮仲雲怎麼學呢?別忘了,馮仲雲可是清華的學霸!因為他的英文非常好,所以,他就憑藉一本英俄詞典,翻譯出了一篇又一篇蘇方的檔案。抱著堅定的信念,東北抗日聯軍就這樣在蘇聯堅持了下來。1945年,馮仲雲在反法西斯的最後階段參加了盟軍對關東軍的大反攻,在大反攻之中,他和他的部隊屢立戰功。
戰爭結束,馮仲雲終於可以過上平靜的生活了。分別了十幾年之後,馮仲雲與薛雯再次相逢。1955年9月27日,國務院隆重舉行了隆重的授銜、授勳儀式,馮仲雲榮獲一級八一勳章和一級獨立勳章。
真實的人物總會散場,而英雄的故事卻在我們心中永存。在1984年版的《夜幕下的哈爾濱》這部電視劇的結尾,王一民去了湯北游擊隊,但我們知道,這不會是故事的結束,因為他的抗戰還將繼續,他的傳奇也會不斷續寫。而我們眾多的曾經在地下進行工作的抗戰英雄們也必將在歷史的河流中發出熠熠光輝。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