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1910年曾經寫下了「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豪言壯語,表達了自己想去外面經歷大風大浪開闊視野的志向。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這位從韶山沖走來的新中國的締造者永遠地離開了他深愛著的人民,但是主席去世後的遺體被永久地儲存了下來,無法回到他魂牽夢縈的那一片土地,如何讓主席“回到”韶山,給主席找個“新家”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同志們將目光放到了主席生前的遺物上。
如何妥善儲存主席遺物成了一個大問題
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在天安門廣場落成開放,中共中央辦公廳曾對毛主席生前使用過的部分家居物品進行過一次短期的展覽。後來,為了更好地保護主席遺物,中辦將這些物品送到了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進行儲存。
1980年12月,中南海豐澤園毛主席故居對外開放後,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便將所保管的主席傢俱物品奉還,一部分陳列在豐澤園主席故居,一部分保留在菊香書屋。
在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勝利閉幕後,毛主席遺物也逐漸地有了合理的歸宿。
中央警衛局對毛主席生前的家居物品進行了大清理,沙發板凳,到服裝鞋帽,筆墨紙硯、各種眼鏡和放大鏡,還有他將近十萬冊的圖書以及各個時期留下來的手手書和墨跡。
其他方面比如留下來的點唱機、收錄機、聽過的磁帶和唱片,看過的電影複製等文體用品。
還有一部分是國內民主人士和國外友好人士贈送給毛主席的禮品,除了將絕大多數禮品上繳國庫之外的,還在身邊留下幾件比較實用的禮品,比如郭沫若贈送的手錶,齊白石贈送的硯臺等。
這些家居物品都突出地體現出了毛主席一生的優良品格和獨特的個性,在日常生活中毛主席依舊保持著一個農民的簡樸風格,幾乎用慣了一件物品幾十年不去更換,比如大家熟知的那件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只剩下一條腿的眼鏡,他用來工作和讀書的大硬板床,和打了不知道多少補丁的襯衣和襯褲。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特殊的物品陪伴著毛主席一同見證了國內外的風雲突變和重要的歷史時刻。比如毛主席在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是佩戴著郭沫若贈與的手錶和蔣介石進行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抉擇,這款手錶毛主席一直用到臨終。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毛主席就坐在那個土洋結合的沙發上和尼克松總統就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如何和平相處描繪了美好的藍圖。
這些物品讓人民可以回憶起他當年叱吒風雲、指點江山的動人場景,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見證。
毛主席喜歡抽菸,在他的家居物品中有不少煙具也留存了下來。這些物品在很長的時間內並不為人所知。
當中央警衛局的同志們將這些物品整理好之後,原本打算整體移交給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但是由於博物館存放文物的庫房有限,只能儲存部分珍貴物品而中央警衛局卻希望能夠將這些物品找一個能夠完全儲存下來的新家,於是他們開始與韶山、延安、西柏坡等地的文物部門聯絡。
從主席故里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一直到1990年10月,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副館長劉斌珍和保管部主任李淑雲一行二人專程趕往北京。他們趕到北京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館長吳大為前來會合,他們三人將會成為毛澤東家居物品迴歸故里最早的見證人。
10月12日,副館長劉斌珍撥通了中南海中央警衛局的電話,提出想看看毛主席的家居物品,接到電話的正是湖南人,中央警衛局一大隊六中隊隊長梅英明,沒想到在他的幫助下,聯絡到了中央警衛局辦公室主任賈振海,第二天將這一訊息告訴了劉斌珍,說:“賈振海要見你們。”
第二天下午,劉斌珍和李淑雲二人前往中南海,來到中南海之後,梅英明將二人引入警衛局二層的會議室。在這裡,辦公室主任賈振海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負責人王孟江、劉忠勉、周福明等人早已等候他們的到來。
等到賈振海談到毛主席傢俱物品的善後事宜的時候,劉斌珍表示:“毛主席用過的物品回到家鄉韶山是最好的歸宿,毛主席的身軀沒有回到家鄉,但是帶有主席印記的家居物品理應回到故鄉,而且我們韶山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的全面展示毛主席生平偉業的博物館,為了更好的辦好展覽,我們也正需要這一批文物。關於儲存條件,我們可以和有關部門進行溝通,提升相關硬體設施。”
賈振海聽到劉斌珍的話之後說:“關於毛主席的家居物品能否由韶山接收還需要中辦決定”
菊香書屋裡追尋偉人足跡
會後,賈振海和周福明帶領劉斌珍和李淑雲來到豐澤園菊香書屋參觀。
菊香書屋四面各有一排房子,每一排都是五間,紫雲軒作為菊香書屋的主房,曾經作為毛澤東的餐廳使用,裡面放著一張方桌,四周是四把椅子,西邊兩側各放著一個木製的衣架,周福明回憶說:“毛主席經常坐在背靠紫雲軒大門的這把椅子上吃飯”
毛主席所住的房間是用來辦公和休息的,兩個房間並沒有任何隔斷,臥室裡就是一張大木板床,一套翻新幾次的沙發,一張簡單的寫字檯和幾個書架,這些都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接收之後沿用的。
毛主席搬到這裡之前,衛士們擅自做主,從其他地方搬來一張高階的彈簧床,毛主席看到之後十分生氣,要求換成木板床。木板床上安裝了兩個電鈴按鈕,一個是通往機要室的,一個是通往衛士值班室的,床邊還有一張桌子,上面就是一盞檯燈、一個菸灰缸、還有一個菸嘴和筆筒。
除此之外,毛主席臥室的西側還擺了四把椅子,這些椅子提供給臨時彙報工作的工作人員使用的,東側是兩個三米高、兩米寬的大書櫃,裡面放著毛主席經常看的各種書籍。
整個房間的地面是由青磚鋪成的,每到夏季十分潮溼,衛士們曾經提出鋪上地毯防潮,但是被主席拒絕了,後來為了保持室內的物品不受潮,主席去世之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管理部門才鋪上了防潮用的地毯。
菊香書屋西方北側兩個房間是用來做毛主席的藏書室使用,南側的兩個房間曾經放過乒乓球檯,後面改成了客人休息的房間,東房的中廳是毛主席辦公時間的小餐廳。北側的兩間是毛主席的辦公室。
毛主席的辦公室窗戶下放著一張大寫字檯,寫字檯一頭放著待辦檔案和辦公用紙,中間放著筆墨紙硯和墨盒以及一個早就脫了漆的鉛筆盒,鉛筆盒裡面插著長長短短的十幾只鉛筆。
辦公桌的另一頭是筆筒、檯燈和茶葉、菸灰缸以及審批過的檔案。
這個寫字檯由於經常使用,檯面右側的油漆以及脫落,手肘接觸的地方則產生了一道深深的溝。除了寫字檯以外,毛主席辦公室的北山牆還有兩個三米乘兩米的大書櫃,同樣擺滿了各種書籍,這些書櫃都是主席在1925年用自己的稿費特意製作的。
主席的辦公室裡還有一組小沙發,為開會討論使用,隔壁則是會議室,但是這個會議室一般不用,因為一般小型會議則在辦公室就可以進行,如果與會人數過多則全部前往頤年堂進行。這些基本就是菊香書屋的基本陳設了,在外界看來菊香書屋固然是神秘的,但是內部結構和陳設都是圍繞毛主席日常的工作和學習,除了這些以外沒有一點不實用的東西,以前菊香書屋裡的菊花,也被毛主席讓人給撤走了。
毛主席住進菊香書屋以後也是填了一些必要設定的,以前院子裡沒有衛生間,後來工作人員和修繕隊本著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的原則,在毛主席辦公室後窗處建了一個簡單的衛生間,然後把辦公室和衛生間直接的牆打通,安了一個門,剛好了滿足了需求。
毛主席看到辦公室的新變化後十分高興,說:“感謝大家,你們多費心了,以後這樣我們都方便了,哈哈”
但是,毛主席對於自己的房屋的修繕和改造,還是注重實用性,有些多餘的裝飾和修繕在他眼裡是多餘的,比如當時毛主席的臥室在北房,辦公室在南房,從臥室到辦公室必須要穿過整個院子,一旦有個颳風下雨或者下雪的天氣,來回就是一個大問題,曾經衛士們提出在院子裡建一個遮風避雨的走廊,遭到了主席的拒絕。
而且作為一個院子的臉面,豐澤園的大門多處油漆脫落,柱子也脫皮了,修繕人員前腳搭起了腳手架準備重新重新刷一遍油漆,沒想到毛主席走出院門說:“告訴管理處的同志,就說我毛澤東這裡不需要維修了,要修的話過幾年再說吧,我住的地方不要像其他公共場所一樣花那麼多錢,搞得那麼漂亮。”
可是在1958年毛主席出外考察走了有一段時間,當他重新回到菊香書屋的時候,發現很多地方已經被有關部門“動了手腳”所以十分生氣,一怒之下搬到了寬敞簡陋的游泳池進行辦公和休息,當初還有一些傢俱和物品依然在菊香書屋儲存,甚至還有幾次回到菊香書屋居住,但是從1966年8月之後一直到1976年7月,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毛主席都居住在游泳池。
菊香書屋給劉斌珍一行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書多,菊香書屋的西廂房書櫃多達36個,書架上都滿滿地擺著書,毛主席的臥室裡除了兩個書架外,書桌、飯桌、茶几上只要是目之所及基本上都擺著書。在這些書當中一套485冊的二十四史格外引人注目。
很可惜這些書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並沒有得到,這些書籍後來全部被移交給了中央檔案館進行妥善的保護。
然而,毛主席的日常生活起居物品大部分移交給了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周福明介紹主席遺物,幾度哽咽
周福明帶著紀念館一行來到了儲存毛主席生活起居物品的南房,當週福明開啟房門,20多個大木櫃憑藉著昏暗的燈光,展現在一行人面前。
當週福明開啟塵封多年的大木櫃,毛主席參加重慶談判時穿過的中山裝,冬天穿過的大衣和棉襖,甚至鞋襪被褥這些不起眼的東西也被周福明整理的整整齊齊擺放在木櫃裡。
周福明和韶山方面的同志們說:“主席生前用過的東西,能留下來的就全留下來了,我們也不懂什麼是文物,就是想把主席的東西留下來,給後人留個念想。”
他拿起一個早已泛黃的火柴盒說:“這個是主席生前吸菸用過的火柴盒,平時主席很注意節約,有的時候火柴棍用完後盒子還好好的,他就讓我們留下,買來新的火柴棍回來,裝到盒子裡繼續用”
說完之後,又拿出了一雙皮拖鞋:“這是主席當年穿過的皮拖鞋,上面的這些補丁有的是修鞋的師傅弄的,後來實在沒有辦法修了,我們工作人員繼續修,一直到70年代還在用,後來因為實在沒辦法修才換了一雙新的。”
然後周福明拿出來一件補了又補的米黃色的睡衣哽咽地說:“這是主席生前穿過的睡衣,從50年代一直到穿到去世,我們補了又補,已經不知道打了多少個補丁了,我們曾經讓主席換掉,主席一直不同意。”
話音剛落,周福明說:“這是主席的毛巾被,上面也是打了五十多個補丁,主席去世之後我們實在不敢洗,因為一洗這個估計就碎了。”
所有人看到這裡眼眶裡已經溼潤了,一個共和國的主席,平時生活竟然如此節儉,給了任何一個人不是親眼所見哪能想到呢?
全力準備接收工作
透過這次參觀,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同志們更加堅定了將這些物品帶回主席故里的決心了
1990年10月15日,在中央警衛局二樓的會議室,紀念館館長吳大為提出:“中辦如果同意將主席生前的家居物品移交給我們,移交多少,我們就接受多少,全部移交則全部接收,並保證按照要求保管好……”
中央警衛局辦公室主任賈振海將這個意見詳細地彙報給了中央警衛局的領導。
16 日,中央警衛局正式向中共中央辦公廳呈送公字[1990]第 127 號《關於將毛主席在中南海故居的部分家居物品移交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請示》,提出:「在倉庫保管的有紀念意義需長期儲存的家居物品,擬全部移交給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現陳列在豐澤園毛主席故居的家居物品暫不作變動,仍由毛主席故居管理小組精心保管,如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需要,可製作複製件;長期儲存價值不大的其它物品,如內衣褲、毛巾、毛巾被、沙發套、坐墊、窗簾、傢俱等物品,除留少量以備故居陳列外,其餘作登出處理。」但後來,毛澤東的所有物品都沒有作登出處理而是移交給韶山。
1990年10月24日,一個好訊息傳到了中央警衛局,中辦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得到了中央的批示,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立即組織接收工作,專門從韶山調來一批精兵強將參與其中,中央警衛局也召集了各部門全力配合移交工作。
豐澤園管理小組經過幾天幾夜的不懈努力,將所有物品清點完畢,登記成冊;
警衛局的木工班在72小時內製作了13個大木箱用於存放物品
服務部的同志送來250個存放物品的大紙箱子;
行政科提供了125公斤的草繩以及兩大捆草袋;
檔案科知道之後也送來了專門騰空的木箱和填充的泡沫塑膠;
甘家口印刷廠專程送來大量紙屑;
廣安門火車站承擔運輸任務,並且派出專人保障安全。
1990年11月6日,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和中央警衛局以及各大單位的協助下,這批家居物品從豐澤園南房倉庫一一搬出,請點接收、封箱編號,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為了復原毛主席在中南海的生活狀況,吳大為提出了希望能將主席生前使用過的傢俱月同時移交,警衛局馬上同意了這一請求,這樣毛主席說生前使用過的辦公桌、沙發、窗簾、檯燈等物品也第一時間補充進了移交清單內。
當週福明從庫房裡拉出來一個佈滿灰塵的沙發時說:“這個沙發,主席用了幾十年了,主席坐在這個沙發上會見了尼克松和田中角榮,也是在這個沙發上,向尚比亞總統卡翁達提出了三個世界的劃分理論。”
當大家看到沙發墊下面的那些小洞洞時周福明哽咽地說:“這些洞洞是我們為了讓主席透氣用的,主席晚年怕熱,說以我們就用水管在沙發墊上紮了這麼多小洞洞。”
正當清理工作接近尾聲的時候,周福明突然說:“警衛局大樓地下室還有一些賬本,你們要不要?”
對於文物的敏感讓韶山紀念館的同志一聽到這話就立刻興奮起來,他們跟隨周福明來到地下室,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了一些泛黃的紙張和本子,紀念館的同志隨手拿起來,上面竟然登記著毛主席一家的生活收支情況,之後領物清單、交款收據、食譜等等一一被發現。
後來這些記錄主席生活情況的小本子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透過這些更能反映出主席真實的生活情況,更好的還原一個真正的主席的形象。
主席遺物啟程回家
1990年11月23日,北京廣安門火車站,整整兩個集裝箱被吊運到開往湖南的列車上,幾天之後,帶有主席生前印記的這些家居物品終於回到了故鄉。
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00週年之際,韶山毛澤東紀念館主辦了《毛澤東遺物展》和中南海豐澤園的復原陳列,讓大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領袖,親近領袖,從而獲得一個更加真實的領袖形象。
而毛主席作為韶山沖的兒子,生活起居用品的迴歸,也是用另一個方式踐行了當初「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誓言,將自己的血脈,繼續在三湘四水流淌,在中華大地上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