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清末開始算,差不多有100多年中國一直是最受西方軍火商歡迎的市場,原因很簡單:一、常年戰亂,需求旺盛;二、幾乎沒有自研能力,能賣高價。不過,從1949年起,一夜之間中國就被列入了武器禁運名單,“冷戰”背景下的對華封鎖開始了。
禁運
1952年,巴黎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專門成立了一個“中國委員會”,為中國“量身定做”了一個禁運清單,任何與高科技、軍工沾點兒邊的技術和材料,統統不賣。和同樣被禁運的蘇聯相比,中國被禁運的專案還多出來500多種。總之“巴統”就一個目的,凡是你造不了的,都別想從我們這兒買。這一禁就是20多年。
然而,西方不亮,東方亮。
在西方對華封鎖期間,中國卻和蘇聯過上了蜜裡調油的日子。在蘇聯幫助下,中國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國防工業更是初具規模。也就是說,這二十多年裡中國不但沒有止步不前,反而迅速成長了起來。不過,由於蘇聯這位“老師傅”自己有短板,中國這個“徒弟”也有樣學樣,在航空、電子等領域始終比較落後。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1972年開始,隨著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聯手遏制蘇聯的格局逐漸形成。1972年,美國政府宣佈結束對中國的部分禁運,中美貿易的堅冰打開了一個缺口。
面對美國表態,最先歡呼雀躍的卻是西歐各國,尤以英國為甚。從晚清到民國,中國一直是英國軍火的老客戶,兩國軍貿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在對華封鎖的態度上,西方國家也並非鐵板一塊——英國、法國、西德、瑞士都很想和中國做生意,只是礙於美國阻撓。
即使從政治層面看,中歐關係也一直相對緩和。1950年起中英就有貿易接觸,法國也在1964年和中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如果沒有美國打壓,估計中國和西歐的軍火生意早就做得風生水起了。在美國態度有所轉變後,反應最快的是英國和日本,他們很快就拿到了不少中國訂單,最出名的是“三叉戟”和“斯貝”。
1971年-1973年,中國機械裝置進出口公司向英國宇航公司訂購了35架“三叉戟”噴氣客機,最後一架於1978年完成交付。不久後,“三叉戟”在中國就成了一個盡人皆知的名字。
1975年12月13日,中國和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簽訂了5億英鎊的“斯貝mk202”軍用發動機專利合同。斯貝成為國產“秦嶺”發動機的英國藍本。
此外還有一起在“巴統”引起極大震動的交易。1978年2月3日,日本日立公司向中國出售了三臺最先進的大型電子計算機,美國政府在雙方貿易的全過程中,沒有發出任何異議。這次交易被外界認為是中美“結盟”的實錘。
鄧公拍板
其實,在軍貿合作的問題上,中國內部也有意識形態的阻力。70年代末的報紙上,還在長篇累牘地抨擊“美帝蘇修”,此時西方國家無異於洪水猛獸。現在卻忽然要和他們做生意了,而且還是大宗軍貿,國內自然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直到鄧公一錘定音。
1978年6月,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在聽取三機部的工作彙報時,明確作出指示:
“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按現在這個速度不行。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美國的買不來,就到西歐去買,然後在引進吃透的基礎上再發展。”
有了這柄尚方寶劍,早已摩拳擦掌的各部委馬上行動起來。
1978年11月,三機部部長呂東率領一個由國防工辦、空軍、海軍和軍工企業專家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出訪了英國、聯邦德國和法國。這是中國航空工業部部長第一次出訪西方。
幾乎在同一個月,國防科委副主任劉華清也陪同國務院副總理王震去了英國。他們不僅參觀了最先進的“鷂”式戰鬥機(當時翻譯為獵兔犬)生產線,還深入探討了中英兩國進行軍民技術合作的可能性。
兩個中國高規格代表團的連續到來,馬上在英、西德、法三國引起轟動,他們很清楚這兩個代表團的分量。於是三國都使出渾身解數,招攬這個潛在的大客戶。要知道,中國軍隊的規模當時位列世界第一,給如此龐大的軍隊供貨,一旦簽約就是大單。
目前,關於那段歷史最權威的資料來自英國。2008年,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了一份70年代對華武器出口的檔案,似乎能讓我們看到當年英國人那熱切的眼神。
檔案顯示,1976年4月起開始擔任英國首相的卡拉漢,不但同意向中國出口像“鷂”式戰鬥機這樣的先進軍事裝備,甚至頂住了蘇聯的恫嚇。他對蘇聯發出的威脅,給予了這樣的回覆:
“英國政府已經完全排除了出售“鷂”式,這種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戰鬥機的任何障礙,只要中國人願意下訂單。”
英國首相就差送貨上門了。
在中國軍貿代表團訪問後不久,又一個讓西方防務界感到興奮的訊息傳來:1979年10月,中國國防部長徐向前在《紅旗》雜誌撰文,“中國發展核武器在於打破核訛詐,但這並非取勝之道。解放軍必須重點發展常規武器,武裝部隊必須實現戰術、戰法的現代化。”
這幾個連續的訊號讓西方人相信,中國提出的“四個現代化”,絕非僅是一句口號。中國軍方很可能即將展開大規模軍事採購,和中國合作的機會馬上就要到來。
作出這個判斷後,英國人率先行動起來。英國政府在和中國政府進行了“廣泛、全面”的磋商後,雙方一致決定,於1980年在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舉辦一次英國軍事工業展,為了淡化軍事色彩,展覽的正式名稱最終定為:英國航空裝置展覽會。
展會盛況
“1980年3月27日上午9:00,上海工業展覽館(原中蘇友好大廈)的廣場上,中英兩國國旗在晨風中招展......廣場上停排列著整齊的”紅旗“牌轎車......數十家家英國廠商將他們的產品一字排開,塞滿了展館的中央大廳和所有展館.......由此引發的震撼,令人難以忘懷。”
上面這段文字來自香港《廣角鏡》雜誌,這是他們當年發自現場的報道。
面對如期而至的展覽,中、英雙方都非常重視。英國前來參展的公司共有65家,主要是英國宇航協會的會員企業。這些參展商大部分從事的是軍、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導彈、雷達火控等武器裝備的設計研究和製造。簡單說吧,這些公司個個吃的都是“軍火飯”。
英國之所以有底氣在中國舉辦規模如此大的展覽,一方面是迫切希望開展對華軍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英國擁有完備的航空工業基礎(僅限於七、八十年代,如今已經今非昔比)。英國公司帶來的展品,大多集中在電子裝置、裝置材料等方面,絕大多數都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
首次來華的英國廠商們個個擼起袖子上陣,光是派到展會現場的代表就有400多人。他們還聘請了很多中國講解員,這些年輕的翻譯大都來自上海外語學院,個個年輕熱情,雖然對軍事知識瞭解一般,但領悟力非常強,給英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但廠商積極,英國政府也很高調,他們派出了國防大臣皮姆專程來華為展會致詞;中方也回報以相同禮遇,國務院副總理王震親自剪綵並仔細參觀了展會。香港《廣角鏡》雜誌的報道中提到了一些細節:英國國防大臣皮姆全程陪同王震參觀、王震對一些精密小巧的電子儀器最感興趣,不時向工作人員提出問題。
展覽從3月27日開始,一共為期10天,前來參觀的人數達到了空前的6萬人次,這還是在安保嚴格,沒有邀請不得進入的情況下。很多身著65式軍服的解放軍官兵和科研人員來到上海,他們迫切希望感受到世界領先的工業科技。讓英國公司代表們驚訝的是,解放軍參觀者雖然提問很多,但可以感覺到他們並非一知半解。相反,對很多前沿技術他們明顯有過深入的瞭解,甚至對一些從沒在西歐以外地區展示過的技術,解放軍的科研人員也有基本的認知。
明星公司紛紛出場
在幾十家英國公司中,英國宇航公司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在宇航公司的展臺上,有一面巨大的米字旗,一行中文廣告語非常醒目:本公司產品的質量和品種無與倫比!
宇航公司展臺上還赫然擺放著一艘“無敵”級輕型航母和一架“鷂”式戰鬥機的模型,絲毫不掩飾他們的合作意向。事實上,宇航公司的努力也差點開花結果,如果不是價格昂貴,也許八十年代中期“鷂”式就已經加入解放軍服役了,不過這是後話。
除了戰鬥機,宇航公司還帶來了最新式的貝爾146型中程噴氣運輸機。這種飛機可以替代落後的安24,非常適合中國正在快速發展的支線航空,還可以滿足解放軍在特種航空方面的需求。後來,中國也的確採購了不少貝爾146,如果你在90年代乘飛機的話,很多國內支線航班都由貝爾146執飛。我有一個同學的父親是民航飛行員,他就是在1992年從圖-154改飛的貝爾146。
另一個參展明星企業是“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只不過這次他們帶來的不是勞斯萊斯轎車,而是一批全比例實體航空發動機模型,其中包括“鷂”式戰鬥機使用的“飛馬”發動機,以及大山貓直升機使用的“寶石”發動機。
英國著名的直升機公司“韋斯特蘭”也來到了上海。面對中國市場,他們積極向軍方推薦“大山貓”軍用直升機(包括海軍型和空軍型),這種直升機不但可以反潛,還能反坦克,可以有效提升中國落後的直升機裝備現狀。
另一個重量級參展商是馬可尼公司,他們的展品吸引了很多解放軍代表。馬可尼帶來了一系列適用於中國殲擊機的航電裝置。這些從未在國內出現過的平視顯示器、飛行資料計算機、鐳射陀螺儀、機載測距雷達、航空頭盔等產品,都引起了中國科研人員的極大關注。
為了開啟中國市場,馬可尼公司非常“貼心”地為殲-7準備了航電“一攬子”解決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馬可尼公司最終贏得了軍方的訂單。使用馬可尼公司裝置的殲7M型戰鬥機,航電效能較以往的國產戰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冷靜的思考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十天空前熱烈的盛會之後,中英雙方都進行了冷靜的思考,對彼此的合作前景做出了客觀理性的分析,態度都有所改變。
透過展覽,英國公司充分了解了中方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中國大量軍購的可能性並不大,這是因為中國缺乏足夠的外匯。敏銳的英國人認為,中國人只會為那些最重要、最迫切的產品付費,而且他們對技術(而不是產品)更感興趣。因此,很多英國公司放棄了在展會期間簽署大宗合同的想法。
對中國來說,展覽不但打開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在一大堆琳琅滿目的英國產品中,中方明確了與英方合作的重點方向。
展覽結束後不久,三機部副部長和空軍、總參的代表們一起,組團赴英談判,並正式簽訂了馬可尼公司和中航技公司的合作合同。馬可尼公司終於拿到了對殲7戰鬥機進行6項電子火控裝置升級的訂單;此後中方還和史密斯公司簽訂了採購幾百套雷達高度表的供貨合同。
1980年7月31日,中國政府正式批准上述兩項合同,9月1日中方支付預付款,合同正式開始履行。
不過,以上這些都不算“大單”,中國和英國談判的“重頭戲”集中在“鷂”式戰鬥機的採購上。
正如前文所述,英國為了能向中國出售“鷂”式,已經排除了所有障礙,從首相到議會都一路綠燈。但在反覆權衡利弊後,中國最終不得不放棄了“鷂”式,最主要的原因是英方報價過高。當時中國軍隊已經進入了“忍耐期”,軍費已經大幅縮減,軍隊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英國的開價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支付能力。
我沒有查到具體英方報價,但卻看到了一段知情者的回憶:
“如果按照英國當時的報價,我們買了“鷂”式之後,軍隊連吃飯錢都不夠了。”
兩年後在馬島大放異彩的“鷂”式,終於並沒能落戶華夏大地。
後記:
回首當年我們可以看到,相比中美之間的技術合作,中英之間顯得輕鬆很多,並沒有揹負太多包袱。生意沒做成,僅僅因為價格沒談攏,並沒有設定其他障礙。
1980年初春的這次展覽,對於中國軍工來說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機會,讓大量技術人員瞭解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裝置,在此之前中國從來沒有如此尖端的展覽。
不過,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尤其是被西方卡過脖子的大國,我們信奉的真理是:軍隊必須靠自己的企業提供武器。現代化,是買不來的。因此,中國和英國的合作,雖然有歷史提供的這次機緣,但也因為客觀條件的束縛,並沒有如預想那樣“遍地開花”。
參考資料:《中西方軍事技術合作的一次“試水”》
052驅逐艦槳葉驗收不合格,瑞典供貨商強辯,中國代表:拿黑板來
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100億,曾親如兄弟,因尼克松訪華關係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