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志願軍第15軍接替26軍防守中線戰場。其中,44師防守西方山,45師防守五聖山、忠賢山,29師為機動部隊。
10月14日,聯合國軍對五聖山地區發動進攻,上甘嶺戰役打響。
在這場歷時43天的艱苦鏖戰中,志願軍第15軍和第12軍以傷亡11529人的代價,殲敵25498人(美軍5271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永遠地載入了史冊。
上甘嶺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軍史上的一座豐碑,被人們所熟知。而對於這場戰役的指揮者,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王近山,也有人說是秦基偉,還有人說是李德生。那麼,當年那場震驚世界的戰役到底是誰指揮的?
15軍鏖戰20天,秦基偉指揮部隊重創敵人
上甘嶺戰役的主戰場就是五聖山南麓的597.9和537.7兩個高地,也就是上甘嶺。這是45師防禦的正面,因而也率先投入了戰鬥。
1952年10月14日,美軍第7師和韓軍第2師在炮火的掩護下,對這兩個高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僅14日這一天,敵人就向上甘嶺的兩個高地發射炮彈三十餘萬發,發動排、連、營級的進攻40餘次。
敵人進攻的猛烈程度超出了軍部、兵團部和志司的預料。兵團部立即作出指示,將45師其他的防禦陣地全部交給29師,45師只負責597.9和537.7兩個高地的作戰;同時,兵團部又命令第60軍接替第12軍,騰出12軍將作為15軍的預備隊隨時準備參戰。
志司也作出了指示:“這個仗你15軍包了,兩個陣地(597.9和537.7高地)是45師包了!整個指揮這一套就全交給你15軍了!”志司還表示:你15軍要什麼,總部就支援什麼。
這個時候,還不叫戰役,叫戰鬥。
志司和兵團部的指示也確定了上甘嶺之戰的指揮體系:後方總指(第三兵團部,王近山)——戰役前線總指揮(15軍軍指,秦基偉)——五聖山前沿指揮所(45師師指揮所,崔建功)——597.9高地指揮所(135團團長張信元,597.9高地為戰役標地)。
也就是說在戰役初期,主要負責的指揮者是15軍軍長秦基偉,第三兵團部統籌掌控。
從10月14日到20日,45師和美軍第7師、韓軍第2師在597.9和537.7高地上進行了反覆的拉鋸戰。敵人每天都要發動幾十次的反覆進攻,志願軍將士們依託高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白天,表面陣地被敵人佔領;到了晚上,45師再組織突擊隊配合防守坑道的部隊反擊回來。45師先後投入了21個連隊參戰,以傷亡3000餘人的代價,斃敵7000餘人。
仗打到這個時候,無論是45師還是15軍,也包括第三兵團部,都徹底冷靜了下來。敵人進攻的規模、頻次和瘋狂程度遠遠超過了以往,各級指揮員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已經不再是戰鬥的戰役。
志司和兵團部陸續將炮2師28團一個105毫米榴彈炮營、30團一個155毫米榴彈炮營、喀秋莎火箭炮209團、第60軍加農炮團、高射炮第610團、12軍炮兵團、炮兵第7師11團和20團陸續增調到了上甘嶺戰場,支援45師的戰鬥。
這些部隊有的是友軍增援部隊、有些是兵團、總部直屬部隊,為了便於指揮,便成立了炮兵聯合指揮部。由炮兵指揮部統一指揮炮兵部隊支援配合45師作戰,在級別上與五聖山前沿指揮所同級,都歸15軍軍長秦基偉指揮。
到了22日的時候,45師的傷亡已經超過了4000,秦基偉將能抽調的機動力量全部派了上去,包括軍直屬部隊和自己的警衛部隊。何不使用44師和29師呢?因為44師防守平康南面的西方山,無法抽調;29師接替了45師除去兩個高地以外的所有陣地。
為了解決兵力問題,上面緊急給45師補充了一批新兵。45師用“老兵帶新兵”的方法重新組建了13個連隊。這13個新組建的連隊裡,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但他們在老兵的帶領下,很快就克服了戰場恐懼,打得十分出色,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戰鬥英雄。
45師的每個連隊都至少上了兩次上甘嶺,很多連隊最後打得只剩下幾個人。但他們依然堅持戰鬥。不久後,軍部又將29師86團和87團抽調出來,劃歸45師指揮,參與兩個高地的戰鬥。29師師長張顯揚和政委王新也來到五聖山前沿指揮所,協助45師師長崔建功指揮戰鬥。(五聖山前沿指揮所由45師師長崔建功主要負責)
15軍45師一直堅持到到11月1日。
在這19天的時間裡,45師與敵人在597.9和537.7高地艱苦鏖戰,以傷亡過半的代價,殲敵13000餘人,佔整個上甘嶺戰役殲敵數量的一大半。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一共有45人被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而45師就佔了21位。
到了11月1日的時候,經過連續地艱苦鏖戰,45師損耗十分巨大,戰士們疲憊不堪,他們已經拼盡了全力,且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多次受到志司和兵團部的通電錶揚。顯然,打到這個時候,必須要把他們替換下去了。
這時,秦基偉手裡的44師和29師還沒有太大的損耗,但他們也有重要的作戰任務。到底是調15軍自己的部隊上,還是使用增援的友軍部隊呢?秦基偉很果斷地做出決定:作為預備隊的12軍上!
11月2日,12軍參戰,李德生被提為副軍長前往五聖山前沿指揮
10月27日,上甘嶺戰役的第14天,第三兵團部命令第12軍31師:91團、93團迅速趕往五聖山地地區,作為第45師的預備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92團作為44師的預備隨時增援。
10月29日,31師各部進入指定攻擊位置待命。
11月2日零時,31師91團8連作為全軍的代表,秘密運動至上甘嶺陣地上,接替防守3、9、10號表面陣地,率先參戰。
2日白天,面對敵人迅猛的進攻,31師8連以零陣亡取得殲敵400餘人的輝煌戰果,創造了“小兵群”戰術的經典戰例。
11月2日到11月5日,第15軍29師、45師和第12軍31師聯合防守、反擊上甘嶺的兩個高地,給予敵人重大創傷。
參戰部隊番號的增多,必然帶來指揮上的問題。在前面的戰役中,五聖山前沿指揮所都是以45師師長崔建功為主要指揮者,但當時參戰的部隊也主要是45師所屬,29師派了一部分增援。
到12軍參戰的時候,無論是秦基偉還是兵團部,都考慮的是讓31師接替久戰疲憊的45師,顯然崔建功的指揮位置需要有人接替。王近山想到的人選是第12軍35師師長李德生。
11月3日,李德生被王近山任命為12軍副軍長,並令他立即趕赴五聖山前沿指揮所指揮戰鬥。11月5日,45師將597.9高地全部移交給86團和87團後,撤出了陣地;8日,防守537.7高地的45師133團也被接替的友軍替換了下來。
45師完成了上甘嶺戰役的使命。
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為了讓前線官兵安心作戰,第3兵團部上報志司和毛主席,準備成立一個15軍的前指,由12軍副軍長李德生統一指揮。這個決定很快被毛主席和志司批准。於是兵團部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
為便於指揮,決定組織五聖山戰鬥指揮所,由12軍副軍長李德生同志負責統一指揮31師和34師的部隊反擊作戰及29師的配合行動。該指揮所歸秦基偉軍長直接指揮。
這樣一來,上甘嶺戰役的指揮系統就發生一些變化調整:後方總指(兵團部,王近山)——戰役總指揮(15軍軍指,秦基偉)——五聖山前沿指揮所(12軍副軍長,李德生)、炮兵聯合指揮部。
也就是說,李德生的指揮位置相當於之前45師師長崔建功,與炮兵聯合指揮部同級。儘管從此刻開始,12軍接替15軍成為了戰役的主角(15軍29師主要任務是配合),但還是歸秦基偉的軍指揮所指揮。
王近山這樣的安排是十分合理的。
李德生以副軍長的身份在前沿指揮戰鬥,既可以統籌指揮兩個軍的參戰部隊,又不會影響到秦基偉的指揮。如果讓12軍軍長曾紹山來的話,最大可能是接替秦基偉戰役總指揮的位置,這必然會引起15軍將士的不滿。
就算曾紹山不接替秦基偉,但也會給秦基偉的指揮帶來一定的不便。因而,王近山派出李德生的這個安排,可謂是用心良苦,又是十分明智。既解決了統一指揮的問題,又避免了臨陣換將帶來的影響。
在朝鮮戰場上,類似因為指揮問題而造成失敗的慘痛教訓,我軍有過,那就是砥平裡之戰。砥平裡之戰,因為參戰部隊分別來自不同的友軍部隊,而上級在戰前只指示由39軍的一個師長指揮。結果,在戰鬥中,各參戰部隊沒有協調統一,都是各自為戰,造成了慘痛的失敗。
而在上甘嶺戰役中,王近山派出李德生,完美地解決了指揮協調的問題。
毛主席在戰後總結上甘嶺戰役,說出了取勝的原因:官兵作戰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應不缺、炮火猛烈。這五個條件缺一個,戰役的勝負就難以預料了!
那時候,從戰士到指揮員,無論是15軍還是12軍,大家都團結一致,一切以勝利為主。
11月5日到8日,45師雖然陸續撤出了戰場轉入休整,但45師的作戰班子並沒有撤下來,而是繼續留在了戰場,以顧問的身份協助12軍繼續作戰。因為經過20余天的鏖戰,45師最瞭解戰場和敵人,對敵的經驗也最豐富。
部隊雖然轉入了休整,但45師師長崔建功和他的作戰班子留在了五聖山前沿指揮所,協助李德生指揮戰鬥;135團團長張信元和一些作戰骨幹們也留在了戰場上,協助兄弟部隊繼續戰鬥。
他們一直堅持到了戰役結束。
上甘嶺戰役,秦基偉一直是戰役總指揮
秦基偉15歲投身革命,參加過黃麻起義,走過雪山、草地,參加過西征,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一步步成長為我軍的高階指揮員。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秦基偉主動請纓赴朝作戰,獲得了軍委的批准。15軍誓師大會那天,秦基偉說出了一句令無數人熱血沸騰的豪言壯語:“不上英雄榜,便塗烈士碑!”
相比於其他部隊,15軍算是一支新生的部隊(前身是1947年8月組建的中野9縱)。但在上甘嶺一戰,15軍打出了中國部隊的氣勢,也奠定了王牌主力的地位。
上甘嶺戰役和志願軍入朝後的前五次大規模戰役不同。前五次戰役,都是敵我數十萬人乃至百萬人之間的廝殺決戰,這種規模的戰役指揮完全是由志司指揮、軍委掌控。戰略決定著雙方的勝負。
但上甘嶺戰役則不同,受限於地形的影響,每次攻防,敵我雙方投入的兵力並不多,但頻次卻是驚人的,激烈程度也更勝前五次戰役。因而,這是一場戰術決定勝負的戰役。
在戰役初期,志司和兵團部就將指揮權下放到了15軍,由秦基偉全權負責指揮。後來,隨著戰役的不斷升級,志司和兵團部陸續將能抽調的炮兵部隊都調到了上甘嶺,也派出了12軍參戰增援。
但在具體的戰役指揮上,志司和兵團部並沒有過多的干預,全部是由秦基偉來負責。
志司、兵團部對上甘嶺戰役的目標設定是:用597.9和537.7兩個高地,將敵人牢牢地吸住;再利用有利的地形和炮兵的協助配合,大量殲滅敵人。徹底將美國人打痛,打得記住教訓,打到談判桌上來。
讀上甘嶺戰役的歷史就可以發現,整個戰役中,我軍把主要的力量傾斜在了597.7高地,而不是537.7高地。為何呢?就因為進攻597.9高地的是美軍,而進攻537.7高地的是韓軍,打痛了美軍,自然也就震懾了韓軍。
在歷時43天的鏖戰裡,秦基的指揮十分靈活,可以說是硬仗巧打,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限度地殲滅敵人。
為了儲存力量,在反擊中大量殲滅敵人,秦基偉指示部隊必要時可以放棄表面陣地,退入坑道。反擊過猛時,擔心敵人會怯走,秦基偉又指示部隊只反擊一部分陣地,而留一部分給敵人當餌,讓敵人繼續進攻。
利用“小兵群”戰術和步炮協同戰術,秦基偉指揮志願軍第15軍和12軍讓上甘嶺成為了美軍心中的“傷心嶺”。
所以,關於上甘嶺戰役指揮問題的討論,實際上就是這場戰役到底是那個級別的指揮所指揮了這場戰役的問題。
說是王近山指揮的也對,因為這種規模的戰役不要說兵團部,就是志司和軍委也在時刻關注著。而且,參戰的15軍和12軍都隸屬第三兵團,王近山這個兵團司令員怎麼可能不參與指揮。但王近山主要是在後方掌控和統籌,具體的作戰部署安排和前線指揮事宜都是秦基偉在負責。
如果說這場戰役是李德生指揮的,就有些牽強。李德生接替崔建功後,主要負責31師、34師和29師步兵部隊對兩個高地的反擊和防守作戰,在級別上比秦基偉低了一級。而且,上甘嶺戰役的另一股主要力量炮兵部隊,是直接受秦基偉指揮。
所以,上甘嶺戰役的主要指揮者,一直都是15軍軍長秦基偉。
12軍參戰後,在李德生副軍長的直接指揮下,將士們英勇作戰,與敵人鏖戰23天,殲滅敵人萬餘名,徹底粉碎了敵人的陰謀。他們打得同15軍一樣出色和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