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熱血照千秋!”
八寶山革命公墓為這些忠骨提供了棲身之所,松柏頷首,墓碑矗立,每一個墓碑都在訴說一個故事,有的令人熱淚盈眶,有的令人心潮澎湃,這些故事共同譜寫了中國共產黨的輝煌史詩。
該公墓是我國最高階國家公墓,實為政要名流最終歸處,而其中卻有一個特別的存在。他的墓碑上竟然空無一字,該墓埋葬的到底是何人呢?
經過多方查證發現,這座墓碑的主人為啞巴紅軍熊世皮,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的身份僅僅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炊事員,但卻受到周總理的特別關照。
這難免令人產生疑問;他生前有何傑出貢獻,才能與諸位卓越將領共葬一處?
機緣巧合,投身紅軍隊伍
他是紅軍隊伍中唯一一位聾啞人士,也是唯一一位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殘疾軍人,他檔案上的姓名赫然寫著“啞巴”。
熊世皮
啞巴與紅軍的結緣,起於一場戲劇性的誤會。
1935年,中央紅軍在強渡大渡河後就地駐紮修整,為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做準備,部隊對當地地形地勢疏於瞭解,急需一名當地嚮導。
然而,當地群眾因戰亂已跑得無影無蹤,正當一籌莫展之際,偵察員肖士傑和馬天皇在一處隱蔽山洞發現了一名壯年漢子,由於他一言不發,被誤認為敵軍派來刺探軍情的奸細。
為保證軍隊的安全,啞巴當場被控制起來並與紅軍隊伍隨行,經過數天的觀察,紅軍方面發現啞巴並無異樣,也減輕了對他的懷疑。
在條件異常艱苦的雪山上,啞巴成為了紅軍的“編外”戰士,奉命背起了行軍鍋,這一背就是一輩子。
直到一件事的發生徹底洗清啞巴“特務”的嫌疑,也使他逐漸得到紅軍的認可。
夾金山素有“鳥兒飛不過的雪山”之稱,上面遍佈“雪塘”般的山坳,肖士傑不慎掉入雪窩之中,是啞巴奮力將他從雪窩子里拉出來的,肖士傑內心無比感激。
有了這次經歷後,啞巴對紅軍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愫,他雖又聾又啞、沒有文化,也不知道什麼是紅軍,什麼是共產黨,但他分得清好壞,紅軍對他的好,他心裡一清二楚,於是萌生出加入紅軍的想法。
“穆桂英掛帥時有個啞巴戰士,紅軍怎麼就不能有個啞巴呢?”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急需吸納群眾擴大隊伍,鑑於啞巴表現良好又有領導舉薦,鄧發首長破例批准,從此啞巴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紅軍戰士”,他的人生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任勞任怨,肩負百斤重擔
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國民黨仍是緊追不捨,紅軍面臨的情況依舊嚴峻,全軍開始向草地轉移。
啞巴一路上盡職盡責,不畏難、不怕苦、不怕累,也不嫌棄這個工作的低微,反而為自己的“有用”感到開心和自豪。
這段時間他活得充實又自在,每天揹著一百多斤的行軍鍋攀山涉水,內心堅定腳步堅實,不管道路多麼艱險,敵軍的炮火多麼猛烈,他都毫無畏懼。
即使沒有飯吃、全身浮腫,他仍忍著飢餓挑著擔子,在崎嶇的山道泥濘的草地裡行走,猶如苦行僧一般,朝著目標進發,哪怕險些喪命,他也沒把身上的擔子放下,也是這口行軍鍋救了他一命。
一次,啞巴像往常一樣挑著行軍鍋在竹林間穿梭,誰知一架戰鬥機向三隊猛衝下來,馬天皇大叫著讓啞巴躲開,啞巴根本就聽不見繼續挑著擔子緩慢前行,馬天皇不顧生命危險,急忙衝出去想要拉住啞巴。
但還沒到他身邊,炸彈就掉了下來,在啞巴周圍炸開,頓時四周瀰漫著滾滾濃煙,馬天皇心中一驚趕忙前去檢視,一眾戰士簇擁上來,只見行軍鍋上有一個直徑五六公分的大窟窿,啞巴抬起頭笑了笑,毫無懼色。
經此一事戰友們都由衷地稱讚他為硬漢,不僅自己在面對危險時處變不驚,戰友有危險時他也沉著冷靜地伸出援手。
全軍已斷糧幾天,人高馬大的肖士傑餓得渾身無力,一不小心就掉入沼澤中,眼看他快要陷進去了,馬天皇心急如焚跑上前,試圖直接將他拉出來。
啞巴見狀急得“嗷嗷”叫起來,他趕緊拉開馬天皇,把自己背上的鍋放在泥潭裡,踩著鍋用盡全身氣力緩緩地將肖士傑從泥潭中拉了出來,被啞巴救了兩次的肖士傑感動得趴在啞巴身上大哭。
啞巴怎麼也想不到,他身上背的這口鍋不僅救了自己,還救了親愛的戰友,於是他重新背起百斤重擔,內心越發從容,目光更加堅定地繼續前行。
無私奉獻,參加開荒運動
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會師,萬里長征終於畫上了句號。
隨軍抵達延安後的啞巴工作更加賣力,就像一頭老黃牛一樣在自己的工作上勤勤懇懇,除了背行軍鍋外,他還負責挑水、餵馬、燒火,只要是能做的雜事他都搶著做,在這裡他才有了“用武之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有些新來的戰士比較調皮,會戲弄啞巴,這時啞巴會嗷嗷大叫,向他們吐口水錶達他的憤怒。而對張思德他只會豎起大拇指,張思德看他挑水腳裂了,又是幫他洗腳,又是幫他擦藥,兩人親如兄弟。
張思德
除此之外,領導們也對他照顧有加,黃土高坡極度缺水,到延安後的啞巴似乎沒停止過挑水。
有次在挑水時遇到朱德,朱德見他光著腳甚是生氣開始責罵起身邊的伍德安,並拿起他脖子上那條又黑又破的毛巾給啞巴擦汗,這一舉動讓啞巴十分感動,也足以見中央領導對啞巴的重視。
一路走來,啞巴看著身邊的摯友為了心中的信仰犧牲,感受到中央領導們對自己的關懷,他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了自己的使命,決心將自己的餘生獻給中國共產黨。
當聽說黨要派他們去南泥灣開荒時,啞巴十分激動,早早收拾好行裝隨時待命,希望能夠到南泥灣大展拳腳,為建設南泥灣貢獻力量。
誰知到南泥灣後,領導卻要他繼續挑水,他自然是萬般不願,領導苦口婆心向他講明挑水與開荒同樣重要,他才答應這個安排。
隨後在南泥灣的日子裡,他從早到晚地挑水,鞋子跑壞了就光著腳挑,別人收工了他仍繼續挑,趁著送飯的功夫,他還會在地裡鋤會兒地,過把開荒的癮。
在延安待了13年,啞巴就挑了13年的水。一年四季,寒來暑往,不論天氣多麼惡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落,這種毅力實在讓人折服。
為民服務,軍民魚水情深
內心有了方向,即使四處漂泊也不會孤寂,解放戰爭時期,啞巴奉命隨軍衛戍石家莊,在這裡他與當地居民結下了深厚的軍民情誼。
啞巴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後,經常利用空餘時間幫當地的老人挑水,打掃衛生,知道他是聾啞人後,老人們都感慨道:“還是解放軍好,連個啞巴都能教育得這麼好”。
誰知國民黨特務利用共產黨軍民魚水情深這一點,矇騙小孩給解放軍下砒霜,幸虧啞巴因為幫老百姓挑水,沒吃大灶的食物,於是急忙找老百姓幫他們用水洗腸,這才把他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自此,石家莊的軍民關係愈發和諧,啞巴也意識到百姓對於共產黨的重要性,對老百姓也更好,老百姓對這個樂於助人、老實憨厚、工作積極、紀律性強的啞巴更是讚不絕口。
老百姓的關愛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甚至有了歸屬感,但沒過多久他又接到命令去接管太原的警衛工作。
雖深感不捨,但啞巴還是服從上級指令挑起他的行軍鍋前往太原,當地老人聽聞訊息急忙趕到中央警備團營區門口,給啞巴送來雞蛋和感謝信。
啞巴嚴守軍隊紀律,只收下了老人的感謝信,雞蛋卻堅決不收,老人由衷地感謝啞巴,稱讚他是天下頂好的人。
啞巴送走了老人,他手裡攥著那封感謝信,挑起了自己的炊具,回頭望了望這座城市,邁著穩健的步伐向太原進發。
當時的石家莊大雪紛飛,寒風冷冽,但啞巴的心卻是滾燙的,穿著件薄薄的單衣也不覺得寒冷,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選錯,紅軍真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軍隊。
勞苦功高,授予少尉軍銜
解放軍的部隊沒到太原多久,就傳來中國解放的捷報,全國人民歡呼雀躍,啞巴也高興得“嗷嗷”直叫,激動地渾身顫抖,心想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新的曙光。
可是很快他就隱隱感到不安,因為這次去北京他不用背行軍鍋了,而是用馬車裝著,啞巴一路上都不怎麼高興,彷彿失去了精神寄託。
辛勞了一輩子的啞巴根本閒不下來,放下陪伴他大半輩子的行軍鍋,反倒覺得無所適從,他又變回了參軍前那個“一無是處”的啞巴。
焦急不安的啞巴心裡有苦卻無法傾訴,只能透過發脾氣、吐口水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好在領導瞭解他安排他去餵馬,他這才回復平靜。
啞巴面對誘惑也能坐懷不亂,在餵馬時有個妖豔的女子來勾引他,從未碰過女人的啞巴竟然不為所動,拿起鞭子就打她,經調查該女子是國民黨遺留的特務,沒想到餵馬也能立功。
真正讓啞巴閒下來的是搬到公主墳後的日子,他簡直度日如年,領導們商議哄騙他去大連榮軍院修養,怎知不到半個月他就鬧著要回北京,領導們只好安排他去經營果園。
開荒不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嗎?在果園裡他又找回了以前的幹勁,就像照顧孩子一樣悉心照料這些小樹苗,急切地盼望他們可以茁壯成長,待到荒地變成果園時,啞巴臉上寫滿了得意。
啞巴還有一個小毛病,就是有點虛榮。當看到以前的戰友都被授勳時,他急不可耐,主動找到劉輝希望可以給他授銜定級。
但此時他內心又是矛盾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立過軍功,但勳章又是榮譽的象徵,他急切地希望能夠得到組織的認可。
師領導感懷啞巴幾十年默默無聞、不辭辛苦為軍隊、為人民所作出的貢獻,再三商議下決定破例給啞巴授予三級八一勳章和八一獎章,啞巴如願以償成為正排級幹部。
啞巴終生未娶、無親無故,至死也未能與親人團聚,但因為有中央領導、戰友的關懷與照顧,他的老年生活並不孤單。
周總理特別指示:“要安排好一師照顧好啞巴同志,吃的、住的、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有什麼病要及時治療。他為國家的解放事業也是做出了貢獻的,我們不能虧待了這個對國家有功的聾啞人啊!”
遵照總理的指示,啞巴紅軍享受副師職離休待遇,管理科的同志還給啞巴置辦了傢俱、電視、電冰箱,並請護理人員專門照顧他,衛戍區和警衛一師的領導和老戰友也常來探望和慰問,讓他度過了一個老有所依、幸福優裕的晚年。
結語
縱觀啞巴的一生的履歷,平凡而不平庸,簡潔而不簡單,中國共產黨賦予了他新的“生命”,他也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給黨和人民,在平凡崗位上鑄就了生命的精彩華章。
啞巴無疑是幸運的,至少他在歷史長河上留下了痕跡,很多和他一樣的普通戰士卻不為人知,但是我們應該記得,在歷史上,曾經有這樣一群人,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