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其中115師兵力15500人,120師兵力14000餘人,129師兵力13000餘人,另外八路軍總部及直屬部隊尚有3000多人,全軍兵力約46000人。
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全軍兵力曾一度增加到1028893人。可以說從當初的數萬精銳,成長為一支百萬大軍。
當然了,這個100餘萬人的兵力統計是包含了縣區游擊隊在內的,當時的主力部隊尚沒有這麼多人。以山東軍區的部隊構成為例,純主力軍所佔比例為四分之一。
然而毫無疑問的是,經歷了殘酷的抗日戰爭後,無論是八路軍主力軍還是地方武裝,都是具有相當戰鬥力的。
有些人抹黑八路軍是什麼“遊而不擊”,這些人除了不學無術之外,連地圖估計都不會看。
但凡是看看抗戰地圖的人都明白,抗戰時我軍的幾大根據地都是在日佔區拔地而起的。“遊而不擊”,能打出大片的根據地嗎?
最近有人在我這裡留言挑釁:說什麼八路軍打了什麼仗,他怎麼都沒聽說過?
對這種問題,我是比較無語的,因為在這種人的認知中,好像只有叫會戰才叫打仗,別的都不算了。
敵後戰場打了什麼仗?我們不說大家都知道的那幾場,我們也談談別的。
1938年7月到1940年7月的兩年時間中,日軍對八路軍根據地大隊級以上的“掃蕩”有109次,累計使用兵力在50萬人。其中1萬人到2萬人的“掃蕩”有7次、3萬人以上的“掃蕩”有2次、還有1次6萬人的大“掃蕩”。
1939年1月到6月,平西三次反“掃蕩”;冀東1939年3月反“掃蕩”;1939年7月,日軍6萬大軍9路圍攻晉冀豫根據地;1938年到1939年底,冀魯豫4次反“掃蕩”。
1939年6月,日軍“掃蕩”山東沂蒙山地區;1940年1月,日軍“掃蕩”魯西南根據地;1939年2月,晉綏邊區反日軍6路“掃蕩”;6月大青山兩次反“掃蕩”。
以上還僅是抗戰初期的情況,到1941年至1942年,日軍對華北八路軍根據地的“掃蕩”更加瘋狂,對根據地實施所謂的“三光”政策。在日軍的“掃蕩”下,我軍則組織反“掃蕩”作戰,戰鬥的殘酷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到1943年日軍的“掃蕩”頻度降低,而我則實施“敵進我進”,不斷恢復根據地,雙方的交戰次數照樣頻繁。
1943年6月,日軍華北方面軍統計:今年1月到5月,與共產軍交戰次數為5524次之多,用兵達567424人之眾。
那人問八路軍打了什麼仗?我想比較合適的回答是:每天都在打仗,沒有間歇。
正是因為戰鬥的頻繁,部隊的戰鬥力才能鍛煉出來。其實不單單是我軍如此,就是國軍中同樣也是這樣。
國軍在抗戰中表現比較好的那幾支部隊,哪一個不是打出來的?像胡宗南那樣,坐擁幾十萬大軍卻極少與日軍交戰,那戰鬥力不廢才怪。
但是打仗打出戰鬥力,說出來容易,具體實踐卻又哪裡是那麼輕鬆的呢?
以國軍74軍為例,這是國軍在抗戰中打出來的主力,其每次對日軍作戰的傷亡也是很大的。但是,作為中央軍精銳,74軍每次戰後都能得到充分的整補,無論兵員還是武器彈藥均是如此。
可是我軍有這個條件嗎?
八路軍當時有軍工部,各戰略區也有兵工廠,但是簡易的條件只能提供少量武器彈藥。各作戰部隊的主要武器彈藥,需要從敵人那裡去奪取。
我們現在聽起來說繳獲武器彈藥好像很輕鬆,可實施起來卻並不容易。
日本兵的武器並不好繳獲,而且抗戰中的日軍非常頑固,其在戰敗前還要有意識地去破壞武器,就使得我們繳獲日式武器是比較困難的。
相對來說,偽軍的武器比較好繳獲。
可是偽軍的戰鬥力雖然低很多,但其大多時候是龜縮在炮樓內的,以八路軍當時的武器裝備,想在短時間內打下炮樓也不容易。而時間稍長,日偽軍的援軍便開至了,這樣打起來也並不容易。
可不容易就不打了嗎?絕對不行,不打的話自己只會更弱,而這是敵人所樂見的,所以必須要打。
打仗是一門精細的藝術,而不是單純的硬碰硬,既然我們的技術裝備不足以跟敵人正面對決,那我們就想別的辦法,要將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創造出別的有利條件,來將敵人戰勝。
從戰略上講,日本最大的劣勢是什麼?是人口少,資源少,這就使得日軍的兵員是不充分的,發動戰爭和維持戰爭的資源也是有限的。
有人說我們敵後抗戰打的仗規模小,甚至有時候只有三五個人東打一槍,西打一槍的,不值一提。
但是戰爭的目的在於什麼?是聽起來壯觀,還是為了打贏呢?
當時日軍最想跟我們打會戰了,因為它們能打贏,而日軍最不想打的仗是什麼呢?是將兵力分散到小隊、分隊級,陷入漫長而看不到盡頭的戰爭中。
那麼我們應該稱日本人的心,打它們希望打的仗嗎?不能,它們最不喜歡打什麼仗,我們就跟它們打什麼仗。它們想打的時候,我們不跟它們打,它們不想打的時候,我們偏跟它們打。
比如在敵後戰場上,日軍集結一整個師團的兵力,我們全部集合起來也是吃不掉它的。但是我們在一大片區域內都在活動,就專門打日軍的軟肋,其想要維持佔領就要佔領所有縣城,為了維持交通就要在各線設點,一個整個師團散下去,每個要點可能就十多個二十多個人了。
我們再怎麼集中兵力也很難吃掉日軍一個師團,但集中現有力量在有利條件下吃掉日軍的分隊還是可以的。
這樣的仗是小,但是打的多了,累計的戰果就不小了。
而且這樣的打法,迫使日軍不得不在佔領區維持相當多的兵力,而這些兵力本身在不斷消耗,同時眾多駐軍點又在不斷消耗日本的戰爭資源。更關鍵的是,由於抗日武裝的存在,它即便深入佔領到了這個程度,其依然無法順利地汲取資源來回血。
戰爭的本質是打資源,如此資源不斷損耗,卻難以回血,日本能堅持下去嗎?日本人為什麼吃不掉我們,卻又發動太平洋戰爭呢?直接原因還是獲取資源,因為它消耗不起了。
從這個角度上去理解敵後的抗戰,很多事情就會想通了。要還是單純執著於所謂的壯不壯觀,建議去看蘇德戰爭好了。
上面的這種打法,換句話說也叫人民戰爭,沒有老百姓的支援,是不行的。
八路軍剛到華北時才3萬多人(其餘留守陝甘寧),到當年年底的時候就發展到了8萬人。到1938年,又發展到了156700人。兵力的快速擴充和敵後根據地的出現,是建立在人民群眾廣泛支援基礎之上的。
新戰士不斷參軍,新部隊不斷出現,八路軍如何保持戰鬥力呢?這個話題很大,我們只說其中的一個側面,那就是以老帶新。
剛開至華北的八路軍中,絕大多數都是經歷過長征的老紅軍,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
在當時的對日作戰中,都是老紅軍部隊打頭陣、啃骨頭,讓新成立的部隊打輔助,在戰爭中逐步學習戰爭。
當然,新部隊中也不算是新兵,其指揮員和各級主官、戰鬥骨幹往往也是從老部隊中抽出來的。因此即便是新部隊參戰,這些骨幹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這樣的仗打幾次之後,新兵的傷亡比較小,但初步的戰鬥力就鍛煉出來了,之後再打一兩場硬仗,新的骨幹培養起來,整體的戰鬥力也就形成了。
所以我們看1938年和1939年八路軍的單位戰鬥力,仍然是比較強的。
不過這一時期軍隊擴大的速度比較快,到1940年時全軍兵力便增加到了40萬人,很多新部隊還缺乏鍛鍊。
在1940年的百團大戰中硬仗主要還是那些老部隊打的,當然傷亡也很大。
而1941年到1942年,日軍集中重兵對根據地實施“掃蕩”,此時我們還面對天災和國軍的摩擦,因此壓力極大,部隊的減員也很大。
因此1941年和1942年,八路軍的兵力便只有30餘萬人。
在嚴酷的形勢下,使用較大的兵團與日軍作戰已經不可能,所以我們實施“精兵簡政”,有意識地控制軍隊規模。同時調整軍隊體系,實施主力軍地方化,夯實民兵——地方軍——主力軍的體制。
當時的主力部隊採用大小團的編制,其中甲種團保持三營九連制,乙種團只有兩個營,丙種團則直轄數個連。
1944年中,全軍有199個步兵團,其中甲種團34 個、乙種團74 個、丙種團 91個。這時甲種團的兵力一般也不到2000人,丙種團則只有數百人,因此將近200個團的總兵力也只有22萬人,此外有純地方軍10萬餘人。
相對比較小的編制主要是受限於武器彈藥的不足,並適應日軍遍佈炮樓的戰術,小編制的主力軍與地方軍、民兵協同作戰,在極高頻次的戰鬥中,即便是民兵所得到的的鍛鍊都是極大的。
1944年,我們的敵後反攻已經開始,隨著根據地面積的擴大和作戰條件的改善,我們的部隊規模也在擴大,當年底時八路軍兵力已增至507620人。
到1945年,敵後反攻的力度更大,部隊的規模也越大,到大反攻前兵力已增至91萬人。大反攻後,兵力便增加到了峰值的1028893人。
所以說,八路軍兵力比較大的擴充主要在抗戰前期和後期,中期的兵力是維持在三四十萬人級的。不過後期的兵力即便是擴充很快,但還是保持了戰鬥力。
因為這跟前期的兵力擴充不一樣了,前期新戰士真的就是新戰士,我們的老部隊太少,戰鬥骨幹容易稀釋。
而我們打造了民兵——地方軍——主力軍的體系後,主力軍往往是地方軍升格的,新的地方軍則是基幹民兵編成,而隨著根據地的不斷擴大,民兵也是越來越多。
我們說過敵後的戰爭是很頻繁的,在無數次戰鬥中,不管是主力軍還是民兵,都在不斷得到鍛鍊。前期我們是主力軍地方化,後面則是地方軍升格為主力軍,其實都是適應戰場形勢變化的舉措。
所以我們後來的百萬大軍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殘酷的戰爭中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