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隱跡處 雙節發源地
山西介休,最大的“代言人”應該就是清明了,這裡是清明文化的發源地。
兩千多年前,一位賢臣在介休古城南邊的綿山上焚身隱跡,留下千古絕唱,這位賢臣便是介子推,介休之名也是由此而來。
那時候晉文公還不是稱霸春秋的晉文公,而是正迫於各路追殺一路逃亡的公子重耳。
介子推則是他逃亡路上的忠實追隨者,在他眼裡,這位落魄公子謙虛好學、知人善任,是可以成為明君的不二人選。
於是他陪著重耳流亡了19年,在他無食物可以果腹、險些喪命之時,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充飢。
晉文公稱霸之後,跟隨他流亡的臣子紛紛前來邀功,唯獨不見介子推。此時,他已經帶著母親,隱入綿山。
晉文公覺得愧對功臣,屢次派人尋找,卻都不見蹤跡。
求人心切的他,聽他人之言,下令燒山,想著介子推見到起火,必然會跑出來。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仍不見介子推的身影。
火勢去後,人們上山尋找時,發現介子推母子已經抱著一棵大柳樹死去,樹下留有一片寫有血詩的衣襟: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詩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希望晉文公做一個清明之主。
為感念忠臣之志,晉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準生火,只能食用冷食,以示痛失忠臣之錯,寒食節由此而來。
而寒食節與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只相差一兩天,人們便經常把二者合一,清明也由此從一個農事節氣,演變為一個敬天法祖、慎終追遠的紀念日。
貞不絕俗真名士 恂恂善導郭林宗
介子推隱跡“不言祿”的清明之德,影響了後世無數介休人,漢末名士郭泰(字林宗)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介休古城裡還存有一塊“無愧碑”,便是為他而立。
碑文中有一句“貞固足以幹事,隱括足以矯時”,對他的品行進行了精準的概括。
學識淵博的郭泰在當時具有極高聲譽,雖屢受徵辟,卻拒絕入仕。
因為當時的朝廷宦官當權,政局糜爛,郭泰不願為這樣的朝廷服務,於是轉而在家鄉開辦書院,教書授徒。
他待人寬容,重視提攜和幫助後進人士,即便是已被眾人打下“壞學生”標籤的人,他也能盡其所能,給予幫助。
當時有一個名叫左原的學生,因犯錯遭貶斥,人都不願意跟他交往,郭泰卻設宴安慰他,好言勸慰。
事後,有人譏他與“惡人”交友,郭泰卻說,“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亂也。”
對於犯錯誤的人,應該盡力幫助他們,勸其向善,若是不理不睬,甚至嘲諷譏笑,無異於逼他們繼續做壞事。
在郭泰的恂恂善導下,左原從此博覽群書,成績斐然。不僅如此,在他的影響下,連賣酒的小販、刷漆的工匠、農民、屠夫等都投於其門下學習,介休讀書之風由此而盛。
從積豆修身到清白傳家
介子推之後一千六百多年,這裡又走出了一位良臣,便是有著“北宋第一賢相”之稱的文彥博。
每到清明,文氏子孫都會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祭拜先祖。和其他家族的祭祀不同,文氏家族的儀式上,會專門供奉一碗紅豆。
這碗紅豆,記載了文家先祖文彥博積豆修身的故事。
文彥博自小聰慧,但十分頑皮,經常犯錯,為了規範他的言行,家人給他準備了兩隻瓷罐。
做了好事,就在一個罐子裡放一粒紅豆;做了錯事,就在另一個罐子裡放一粒黑豆。晚上瞧瞧罐子裡紅、黑豆的數目,便知道自己這一天做了多少好事與錯事。
每日檢視豆子的過程,就是一個自省的過程,也是一個鞭策自己做好事的過程。
紅豆越積越多,文彥博的品行也愈加完善,為他後來成為一個好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北宋明道二年,在外為官的文彥博聽說家鄉百姓因農田用水產生衝突,於是告假回鄉,迅速、合理、公平地解決了紛爭,贏得百姓稱讚。
為表示感謝,介休百姓送其可證功績的“萬民傘”,卻被他拒絕。在他心中,父母官本就是為百姓辦實事的,辦好了才是應當,沒有什麼功績可言。
晚年時,文彥博把自己一生的行事準則寫成家訓:唯以清白傳家,不以產業為事,唯以忠孝為行,不以爵祿為求。以此告誡後代,做人當以清白為重,時刻反躬自省。
山西中南部的這座城,因為介子推的故事,而成為清明文化之源。後又走出了郭泰、文彥博,進而有了“三賢故里”之稱。這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城,有著足夠厚重的歷史底蘊,等待我們去探索。
關於它的更多精彩,今晚22:00,鎖定CCTV4,一起去介休看看!
《記住鄉愁》第七季
播出內容:《介休——清明之源 三賢故里》
播出時間:2021年8月14日(週六)22:00
播出頻道:CCTV-4 中文國際頻道
編輯 | 王琳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