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山西的地上文物其實旅行者一點也不陌生,然而其實當你行走在山西大地的時候這裡出土的文物同樣會讓你驚喜滿滿。尤其是一些相對小眾的城市博物館,依然館藏特色的古文物,展示著三晉大地的文化底蘊。
比如來到運城旅行的時候,馬且停第一時間就選擇了前往地處體育公園旁的運城博物館。現在我看到的運城博物館為2106年新建後開放的新博物館,面積達38.07畝。
外觀方面很好的吸取了“太極之意,星雲之勢,搖籃之形”,遠遠望去過的話,彷彿就像是黃土高原之上的老樹根模樣。穿過褐色的大門之後,可以看到整個博物館的內部結構。
雖然比起很多網紅博物館而言,內部造型並不算太過於酷炫,然而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地靈人傑、土木華章、條山風雲6展廳的佈局,一定會讓你在短時間內領略到關於山西運城的厚重文化。
可以說在距今4000萬年前垣曲世紀曙猿就生活在此,開啟了運城大地的人類起源序幕;180萬年西侯度遺址中那的人工切割的鹿角,或是在東方大地點燃的第一把火苗。
時光再往後推移進入到清涼寺史前文明,這些墓地出土的玉器、墓葬形制等都為河東文明提供了很好的實物,也詮釋了河東文化作為古中國時期核心的地區。
第一展廳的最後部分那一尊尊出土的銅鏃、方鼎等青銅器也展示了河東文化和夏商周王朝更替同樣有著莫大的關係。
如果你覺得第一展廳的文物不夠精美的話,那麼不妨移步到第二個展廳館藏珍品,不大的展廳中陳列著1000多件運城珍貴的文物。我個人比較喜歡下面幾款文物:
第1款:唐代的三綵女坐俑
可以看得出來整個女俑皮色白皙,臉型圓潤,高鼻細目,殷桃小嘴,服裝方面為唐代典型的黃綠地短襦,露臂,下面粗穿黃綠色相間的百褶長裙,儼然一副唐代婦女的生活裝束。
第2款:北魏的一佛二弟子坐像
整個文物用白砂石材質打造,中間一佛二弟子三尊造型,火焰紋背光,衣紋繁密等鮮明的特色都帶著濃郁的北魏造像風格。
第3款:漢代的綠釉三層廡殿頂禽鳥御人陶樓
雖然漢代的陶樓看過不少,這樣綠釉三層廡殿頂的陶樓在我的旅行中卻很少看到。整座陶樓共三層通體施綠釉,除了建築外,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就是其中的細節裝飾。在勾欄四角可以看到舉弩的武俑,底層還可以看到11只鴨子等動物俑的裝飾物。
透過這樣的文物我們可以瞭解到兩漢交際之時,開始流行重樓形制的建築。
第4款:唐代的薛儆墓石槨
整座薛儆墓石槨由34塊青石雕組合而成,透過形制可以知道為等級極高的廡殿頂。重點可以關注表面的浮雕,花鳥瑞、侍女、蓮花紋瓦當、勾頭、滴水、人物等都很有唐代的雕刻風格。
按照墓誌可以瞭解到主人薛名儆,為唐睿宗第七個女兒的丈夫,官品為從四品,因此石槨用廡殿頂的構造也是無可厚非的。
參觀完第二個展廳後,剩下的展廳均設在2-3層,大都以圖片和模型展示了運城厚重的鹽業歷史,關公文化以及古建築等。喜歡文物的話可以重點關注,明清時期儲存下來的關公造像,尤其是那一尊銅鑄關公臥像更是栩栩如生,很是靈動。
可以說在整個運城博物館的旅行中,馬且停基本上沒有看到幾個遊客,雖然聽起來有些小眾但其實館藏的文物同樣展示著運城的歷史和文化,如果國慶節你還沒想到去哪裡旅行的話,那麼這個小眾的博物館或許是你的不二之選。(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