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2193期。1950年抗美援朝前夕,軍委原定的指揮員粟司令因美尼爾綜合症發作而缺席。此時林帥身體也不好,所以主席心中的第二人選也沒能成行,最終彭總不負軍委重託,成為志願軍司令員並取得了重大勝利。如果當年連彭總也因故無法赴朝的話,那麼志願軍的統帥最有可能是誰呢?
建國前後,我軍經過多年征戰,磨練出的一流將帥無數。因此不管誰缺席,找出一位優秀的統帥並沒有太大的困難。有人認為若彭總也不能赴朝的話,則徐帥就是最佳人選。畢竟徐帥在紅軍時期戰績無人能及,戰略、戰術素養也確實十分出眾。但其實這不符合客觀條件,徐帥從來沒有被考慮成為抗美援朝統帥。
因為在1949年,徐帥就被主席任命為三軍總長,但是他身體健康出現了嚴重問題,無法站立和久坐,只能在青島療養,甚至沒到北京赴任總參謀長一職,更不要說去條件惡劣的抗美援朝前線,指揮大兵團作戰了。徐帥雖然能力無可挑剔,但是1950年卻無法指揮志願軍。如果論自身條件,徐帥不光軍事水平高、戰績好,同時軍內大量將領曾在徐帥手下戰鬥過,這有利於他指揮志願軍各級部隊,遺憾的是身體條件成了最大的障礙。
在林帥表示無法赴朝之後,主席尚未決定讓彭總擔任主帥。原三野司令員陳老總曾經請纓,表示自己願意到朝鮮指揮作戰。但是陳老總也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主席沒有同意,只是鼓勵了陳帥為國分憂的決心。陳老總在軍事能力上比其他幾位元帥有所欠缺,尤其是在解放戰爭前期獨立領導山東野戰軍期間,戰績不佳勝少負多。從這個角度上講,讓他指揮部隊對抗聯合國軍,尤其是前期赴朝的老四野部隊,有些力不從心,不是最佳選擇。當然陳帥有他的長處,他的理政、外交能力,也是別人比不上的。
若發生彭總缺席的情況,真正有可能赴朝擔任統帥的,是以下兩人。第一位是來自第二野戰軍的劉帥。劉帥的軍事理論水平在全軍當中是最出眾的,甚至要超過林總和粟司令。在各方面軍統帥當中,劉帥的具體戰績也是出類拔萃的,擅長以少勝多分割殲敵,能打巧仗、硬仗,非常適合入朝作戰的特點。雖然劉帥1892年出生,建國後年齡較大,一隻眼睛失明,同時還有建設南京軍事學院的重任,但這些都不是有決定影響的因素。只要國家需要,他可以抽出身來去朝鮮指揮,並且戰績未必不如彭總。
另一位可能的人選,則是陳賡大將。陳賡和徐帥一樣,出身黃埔一期。雖然在國內作戰時,指揮部隊數量最多僅為一個兵團10萬人左右,但他卻是一位有著相當獨立性的戰略兵團指揮員(第四兵團往往被中央直接調動使用,如中南追殲戰),跟其他兵團司令有很大的區別,他的指揮能力也為人稱道,1947年時曾經被陳老總指出,可以和粟司令相提並論。55年開國大將裡面,他也是唯一一位可以在軍事素質上和粟司令比肩的。
而事實上,陳賡也確實在1952年彭總回國的情況下,短暫擔任過志願軍的代司令員,可見他的能力是得到軍委和志司普遍認可的,完全可以獨當一面,當時的第一副司令員是鄧華,但彭總走後主持志司工作的卻是陳賡。在我軍將帥當中,像他這樣集軍事指揮、政工和特情工作經驗於一身的將領,是十分少見的,無論指揮打仗還是為人處事的情商,都堪稱建國初期解放軍難得的人才。
綜上所述,劉帥和陳賡在彭總一旦缺陣的條件下,可以成為志願軍統帥的合適人選。至於鄧華、韓先楚等人,雖然也是戰功卓著的名將,但在1950年時資歷稍遜。尤其是韓先楚,之前還未曾指揮官兵團級的部隊,更不要說整個志願軍部隊了。他們雖然能力出眾,但在當時的情況下未必能贏壓得住入朝大軍,也就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
“史源歷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運營,專注於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歷史全貌,帶來精彩歷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歷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