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嚴粒粒
假期裡,除了身體的放鬆,也不妨用閱讀給自己的精神來一場盛宴。
“宋韻”,這段時間高頻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宋韻文化傳世工程”,正是浙江在打造的一張“文化金名片”。
想讀到更多關於宋朝的韻味,我們為你準備了一份書單,從入門級的科普,到某領域的聚焦,再到中外對比的思辨————
在當代人們的談資裡,宋朝無疑是個出鏡率極高的朝代。近年來,隨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清平樂》等電視劇的熱播,普通大眾對宋朝歷史的興趣更是日益濃厚。
當宋朝已然激起人們好奇心的時候,如若要一飼求知的“饞蟲”,不免需要從瞭解歷史的脈絡著手。一本入門級的科普書籍應當在書架上佔有一席之地。由知名宋史學者包偉民和吳錚強共著的新書《宋朝簡史》為讀者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友好的選擇。
在各類良莠不齊的出版物中,不乏濫竽充數蹭熱點的,也有過於專業的“大部頭”。此時,《宋朝簡史》這本300多頁薄薄的小冊子就顯得“清新”許多。
書雖“小”,內容卻有料。全書的十章節,用通俗的語言搭建了一個全面而又簡明易懂的宋朝歷史框架。
趙宋國家是如何建立的?宋朝皇帝是如何控制兵權的?為什麼宋朝“重文輕武”、 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為什麼宋代女性的社會地位相對較高?宋代的文化為何高度繁榮?為什麼說宋代百姓更懂生活?300多年的大宋王朝最後又因何步入衰亡?
從政局演變、社會結構,到百姓生活、文化發展、技術發明等等,關於宋朝各方面的歷史都在書中被給予了專業的闡述。
有讀者對這種教科書式的寫法表達了適應和喜愛。網上有人閱後,偏愛它的言簡意賅:“制度史方面敘述,《宋朝簡史》是各大宋史書籍中最系統簡要的”;也有讀者將它作為案頭的“掃盲書”:“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像高考前歷史老師的朝代樹狀圖”;還有人肯定它的議論公允:“沒有傳統教科書以論代史的毛病。”
為宋史博得一個“議論公允”——這也是兩位作者對讀者的所期。
談及《宋朝簡史》的出版緣由,兩位作者在書中有所闡述。長期以來,宋代歷史因不如漢唐之強盛輝煌而受到冷落,這是由於傳統史學過於注重王朝政治史的緣故。綜觀整條中國歷史長河,宋朝歷史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應該受到重視。
錢鍾書先生曾說:“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幾個時代一向是相提並論的,文學就說‘唐宋’,繪畫就說‘宋元’,學術思想就說‘漢宋’,都要說到宋代。”
宋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養、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宋:風雅美學的十個側面》的關鍵詞,便是文化、藝術與美學。
這美學,指向了的宋朝去繁就簡的國人品位。以富麗明豔為美的大唐之後,國人的審美在宋朝拐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彎。宋瓷,即是因極簡而極美的化身。
宋朝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期,全國各地都有窯場。“雨過天青雲破出,這般顏色將作來”。宋朝工匠逾越了傳統五色的界限,在浩渺雲煙的滄海山河中,找到尋更為本源的色彩。原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院廖寶秀從大道至簡的內斂美學,解語更深層次的宋人精神文化映照。
這美學,指向了宋朝文人的精緻化和藝術化。大畫家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中所刻繪的“西園雅集”,以白描手法寫實描繪了當時蘇軾、黃庭堅等16位詩人、詞人、書畫家、音樂家、思想家在駙馬都尉王詵府邸做客聚會的情景。
兩宋是文官政治社會,雅集可謂是宋朝人“朋友圈”。而宋人文化生活的魅力。就在於文化成為生活的態度、藝術成為生活的內容。當代藝術家、園林學者葉放借古開今,從雅集入手,引領讀者從宋人的日常中探知當代生活中,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傳承與頌揚的歷史基因。
這美學,也指向了宋朝啜英咀華的點茶傳統。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對茶、採茶、製茶、碾茶的物理與各種供需都做了詳盡而精到的探討。他特別指出,無論階級的貧富貴賤,都可以從茶事中講究精緻高雅的品味,享有閒情逸致的生活。
經歷了唐朝茶業與茶文化的啟蒙發展階段,宋朝成為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茶本是種形而下的物質,而審美的聯想確實形而上的追求。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覺得,宋人對茶事的重視,實際上是一種對美好境界的嚮往。
……
全書分別從國勢、理學、書法、宋畫、宋詞、宋瓷、名物、茶事、雅集十個側面,以文化和審美為經緯,立體呈現宋人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千年不墜的藝術傳統。作者團隊更是重量級。鄧小南、楊立華、王連起、朱青生、康震、廖寶秀、揚之水、鄭培凱、葉放、餘輝十位業界權威專家學者各展所長撰寫文章,以編織宋代文人的生活指南。
由書名可見,吳鉤認為宋朝應該算是一個走在潮流尖端的時代。
在史學界,論及中國近代史開端,除了“晚清近代說”“晚明資本主義萌芽論”兩個假說,還有一個比較著名的說法是“宋代近世”說。海外諸多漢學家尤其服膺這一假說。歐洲宋代史研究先驅、法國漢學家白樂日曾發起一個龐大的宋史研究計劃,立志要研究宋代如何比西方更早地成為“現代的拂曉時辰”。
為言之有物地解釋“宋代近世”說觀點,吳鉤舉例了許多當時創舉。跳出原先常見的中國史讀物的寫法,他以全球化視野回望宋朝歷史——
例如,根據學校知識,現代國家福利制度起源於1601年英國頒佈的《伊麗莎白濟貧法》。但你可能無法想象,相當完備、富人道主義的福利救濟制度實際早在11到13世紀已經出現在宋代中國。在馬可·波羅行至杭州之前,就曾聽說宋朝設有福利性質育嬰機構。
甚至,由優厚福利慣出的“懶漢病”也隨之出現。如果馬可·波羅南宋時候就來杭州,大可能會在西湖一帶終日遊玩的人,不僅有王公貴族,還有“解質借兌”(類似於今日城市剛剛興起的“貸款旅遊”)的貧民。
再例如,世界最早的招投標制度也存於宋朝。走紅一時的穿越小說《新宋》中,主角穿越到宋神宗時代,運用現代經濟學知識協助宋政府開展變法,以公開競標拍賣的形式幫助財政虛空的杭州賑災。
實際上,在主角穿越回去之前,從確定標底,到公眾投標、政府評標,再到流標的處理,宋朝人早就“玩”起程式完備的“公開競標拍賣”。宋人管它叫“買撲”。私人可以向宋政府承包某項國有產業若干年的經營權、收益權。宋神宗時期更是“買撲遍天下”。
另外,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公共租賃房、世界第一張市場化的新聞報紙、極發達的地方公共部門、司法中的緩刑制度……吳鉤綜合各說,帶領我們重回歷史現場,仔細考察了市政、人文、經濟、政治、司法等5個領域25項極具近代化特徵的宋朝文明表現。這些看似“獵奇”卻有確鑿存在的事實,讓普通讀者讀起來頗具趣味,也非常輕鬆。
書名中的“變革”二字上承“唐宋變革”,下承“宋元變局”。晚唐至宋代,門閥壁壘消弭,均田制瓦解,奴婢解放為自由民,國家放棄對臣民身份和人身的控制,轉而重視市場、工商業、金融與貨幣創作的利益。而到了元朝,以及幾乎因襲元制的明王朝、因襲明王朝的清王朝,一切都好像倒退回去了。
在歷史這片大洋上,“宋潮”都消逝在了元代的岸上。宋朝制度文明在後世有不同程度的中斷。吳鉤正視“中國歷史不是停滯的,也不是線性發展的,而是既有文明的累計與演進,又有傳統的斷裂與延續”的事實,也惋惜文明端倪初見後的失落。
書中每個章節的最後所附的“餘話”,是吳鉤對於“宋潮”之所以消逝的看法。縱然有些觀點會被專業史學者詬病太淺。但閱讀的意義,恰恰就重在有疑而思,思則能辨。普通讀者亦能在閱讀後延伸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注:《宋潮:變革中的大宋文明》系“吳鉤說宋”系列中的最新一冊。其他四冊為《宋:現代的拂曉時辰》《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其中,《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獲2018年度“中國好書”。)
【延伸閱讀】
宋史與宋人
《大宋之變》
趙冬梅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作者認為,從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馬光離世,二十四年間,宋朝政治由盛轉衰,堪稱“大宋之變”。
內容以司馬光的後半生為線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壇風雲,深入濮議之爭、王安石變法、司馬相業等歷史細節,以人物為經,以事件為緯,充分展現韓琦、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文人政治家在歷史大變局中的抗爭與博弈,再現共治時代末期知識分子的榮光與屈辱,探究大宋之變的錯綜因果和歷史真相,揭示帝國興衰的深層根源。該書入選第十六屆文津獎推薦圖書。
《南宋行暮》
虞雲國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某種意義上,每一個帝王就是他統治下那個時代的縮影。歷史人物研究作為整個史學研究的有機構成部分,較之制度史、經濟史等專業性很強的課題,其研究成果具有極廣泛的讀者覆蓋面。
該書選取宋光宗、宋寧宗兩位知名度並不高的帝王作為研究物件。蒙古鐵騎西征、南侵,無往不勝,西遼、花剌子模覆滅,西夏、金朝、高麗乞和......透過更廣闊的的歷史視野,內容全面展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會問題,也分析了光寧兩朝南宋走向衰微的歷程和原因。
《如果這是宋史》
高天流雲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類似《明朝那些事兒》寫作方式,這部書為白話通俗宋史。全書包括《太祖開國》《遼宋風雲》《變革時代》《南渡北望》《官宦王朝》五冊。內容從五代末期宋太祖趙匡胤充滿傳奇和爭議的一生寫起,一直寫到崖山海戰之後南宋覆滅。
為什麼是趙匡胤開創了新的大一統王朝?那個風雪之夜萬歲殿究竟發生了什麼?高粱河之戰和澶州之戰是如何改寫遼宋兩國命運的?為什麼這麼多名臣卻拯救不了瀕死的北宋?為什麼這麼多名將卻無法恢復失去的中原?南宋立國一百多年間又經歷了什麼,以至於淪落到開城受降,幼主流亡?這一套宋史裡有太多的傳奇與謎團,是一段段書不盡的恢弘史詩。
宋景與宋學
《慶曆四年秋》
夏堅勇 著
譯林出版社
故事背景是北宋中期的慶曆新政。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發了朝局的軒然大波。作品展示了從宮廷到市井廣闊的生活面,政治、社會、軍事、外交,錯綜複雜;變革、權爭、陰謀、人禍,驚心動魄。
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於日常性的生活描畫之中,既有細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對於天下大勢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讀來興味盎然,令人深思。該書為從《岳陽樓記》續寫而來的長篇散文,曾獲第二屆孫犁散文獎。作者為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
《陸游的鄉村世界》
包偉民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該書試圖利用陸游的詩篇為主要資料,來展示南宋時期浙東山陰、會稽地區的鄉村社會。
全書共分六章,側重於歷史敘述,主要介紹浙東鄉村一箇中上水平鄉居寓公的生活範本,關於士人在鄉村的社會角色的某些側面,由陸游所感知與描述的當時農村基層社會的一些基本生活場景三方面內容。作者寫作在恪守學術規範、努力從深入觀察生活的細節中發現更多歷史真相的同時,儘可能用平易的語言和相對全面的知識,來滿足更多讀者的需求。
《兩宋茶詩詞與茶道》
黃傑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茶詩詞是中國詩歌富有特色的門類。根源於中國文化的詩性傳統,兩宋茶詩詞不惟數量繁多,且承載了大量的茶文化資訊,是研究我國詩歌與茶文化的重要文獻。
茶道是中華文化結晶,繼有唐之盛,茶道在趙宋得到了更為廣大而精微的發展。兩宋茶道精神既承緒中國上古思想之舊績,亦包融中古道教、禪宗思想之新成,為中國古來獨有之道思想體系之具體而微者, 具有鮮明的民族與時代特徵。該書系統發掘兩宋茶詩詞中的茶文化資訊,全面呈現兩宋茶道風貌,探索兩宋茶道與兩宋茶詩詞創作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