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是潮汕地區一種風格獨特的民間傳統舞蹈,歷史悠久。在對潮汕地區與非潮汕地區的英歌舞調查結果分析後發現,如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英歌舞的瞭解越來越少,這種民間藝術急需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一、潮汕地區英歌舞的歷史背景
潮汕英歌舞從明代中葉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這種民間舞蹈融合了戲劇、舞蹈、武術等藝術形式為一體。而其中的潮陽英歌舞更以豪放、遒勁聞名,極具陽剛之氣,被譽為“中國男子漢典型舞”。潮陽英歌是漢族民間廣場舞蹈的延續,明代時期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漸演變為英歌舞,成為潮汕地區一種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
二、潮汕地區英歌舞的現狀分析
1.勞動力不足
隨著城鎮化的迅速發展,一些貧困地區的勞動力也在不斷地外流。潮汕地區的絕大多數年輕勞動力都在外地,而潮汕英歌舞要求動作剛健有力,表演人應以年輕男性為主。而青壯年勞動力的不斷外流,也使得能夠去傳承英歌舞的人數越來越少,從而使英歌舞的傳承和發展變得愈發艱難。同時,由於許多家庭紛紛落戶城市,會導致“空心村”的現象,這樣使得原本在一些村落裡的英歌舞技藝無法得到儲存,難以得到傳承。
2.技藝上的傳承
潮汕英歌舞自古以來一直是靠民俗活動和老藝人言傳身教所傳承下去的。但有關調查顯示,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藝人大多是在80歲到90歲之間,他們的逐漸老去讓潮汕英歌舞的傳承變得更加艱難。在潮汕地區,自古以來的封建宗教觀念一直得以儲存。這種家族繼承具有排他性,傳承範圍嚴重受限,這樣使得家族以外的人很難學到真正的英歌舞技藝。這種傳承的方式尤為狹窄,在如今的社會已很難維持下去了。
3.活動組織方式
潮汕英歌舞是一種集體活動,大多在一些重大傳統節日的巡演活動中出現。活動組織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政府牽頭協助組織,另外一種是鄉村自發組織。鄉村自發組織一般是遊神賽會活動,而英歌舞的氣勢特點就決定了它在遊神賽會里的重要地位。而政府牽頭組織則是由政府組織路線、經費贊助等,然後各社群出隊伍進行巡演。參與巡演者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但由於時間緊,讓參與者在短時間內學會一些技藝顯得極其艱難。採用教練帶學生、老隊員帶新隊員的模式也難以奏效,一些老隊員可能還沒學會就教新隊員,沒辦法使參與者真正學到一些技藝。這樣下去,在傳承的過程中便會出現一些問題,使得英歌舞技藝難以得到真正傳承。